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8年05月16日 星期三

    《中国近代经济地理》获学界肯定

    “中国现代化的空间进程”首度得到阐明

    本报记者王洪波 《 中华读书报 》( 2018年05月16日   01 版)

        本报讯(记者王洪波)5月12日,由复旦大学文科处、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地理中心联合主办的“《中国近代经济地理》学术座谈会”在京举行。与会学者认为,作为海内外首部全面系统阐述中国近代经济地理的大型学术著作,九卷本《中国近代经济地理》是相关研究集大成式的总结,“标志着中国历史经济地理学分支学科的建立”,具有重大学术价值、理论贡献和现实意义。

     

        《中国近代经济地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由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吴松弟教授担任主编,复旦大学历史系戴鞍钢教授担任副主编,他们联合中国内地及港台25位学者,经过近十年努力完成撰稿。《中国近代经济地理》篇幅达510万字,是“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该套书包括总论性质的第一卷《绪论和全国概况》,其余八卷分别聚焦江浙沪、华中、西南、华南、闽台、华北与蒙古高原、西北、东北等区域,梳理和探讨了各区域近代经济变迁的背景、空间过程和内容等。

     

        在吴松弟看来,中国近代经济地理的格局大致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业已形成。近代以前,中国的区域经济差异以“南北差距为主、东西差距为次”。到了近代,则逐步转变为“东西差距为主、南北差距为次”。这一巨大变化,既与中国国民经济之构成的变化息息相关,也与地理因素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中国近代经济地理的变迁,始于先进生产力在沿海、沿江、沿边口岸城市登陆并发育,然后沿着主要交通路线往内陆腹地推进,最终促成了全国广大地区传统经济的转型和新兴生产力的发展。这一“自东向西,由边及里”的“港口—腹地”的变迁对近代交通和贸易体系、城市格局、区域经济等各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从根本上改变了近代中国的经济地理格局,是理解中国现代化空间进程的关键。

     

        与会专家充分肯定了《中国近代经济地理》的学术价值。“这套书是对很多年以来中国近代经济地理研究的集大成式的总结,并且在理论上作了提炼和归纳,提出了很多我们以前没有注意到的问题,具有重大的学术意义。同时,它必将刺激新的思考和研究,是这方面研究的全新起点。”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唐晓峰教授评论说。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封越健研究员则指出,以前虽然也有若干属于历史经济地理的研究论著,但还没有历史经济地理学的学科自觉,“这部巨著的出版,可以说标志着中国历史经济地理学分支学科的建立”。他认为,难得的是,这套书并未满足于历史事实的描述,而是有明确而强烈的理论追求,“尤其是以‘港口—腹地与中国现代化空间进程’为理论框架,较好地解释了中国近代经济变迁的动力、方向、区域差异及其成因等,是这套书的重要理论贡献”。

     

        与会专家还指出,《中国近代经济地理》对以往研究相对薄弱的西北、西南等地区近代的经济变迁亦做了全面深入的探讨,填补了相关空白;在史料的收集、整理方面用力甚勤,尤其重视对旧时海关报告的发掘,为学界贡献良多。

     

        据出版社介绍,《中国近代经济地理》2017年出齐后,《人民日报》《解放日报》《文汇报》等主流媒体发表了二十余篇报道;2017年底,该书入选《中华读书报》“2017不可错过的25种历史和传记好书”;日前,该书又荣获第十五届“上海图书奖”一等奖。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