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8年04月18日 星期三

    肉身与永恒:互联网时代的人类尊严

    陈自富 《 中华读书报 》( 2018年04月18日   16 版)
    《论因特网》,[美]休伯特·L·德雷福斯著,喻向午等译,河南大学出版社2016年5月第一版,32.00元

        “非此即彼”:如何避免生活的虚无

     

        如果说前三章主要从信息检索、技能获得这样的工具性向度来讨论互联网技术得失的话,那么第四章和第五章则是从价值向度来分析。德雷福斯主要基于克尔凯郭尔、海德格尔这两位存在主义哲学家的思想资源,探讨了互联网的虚拟、非涉身性、匿名等关键特性能否实现人类真实生活的意义问题,从更高层次来看,就是其是否负荷和如何实现人类生活中的人文价值问题。

     

        19世纪的丹麦哲学家克尔凯郭尔将人的存在分为审美、伦理、宗教三种形式,也可以说是三个阶段或三种境界。德雷福斯认为互联网的海量信息使人类陷入了一种审美式的感性存在,网络冲浪者只需要轻点鼠标就可以收集信息并进行交流和评价,而且匿名机制和非涉身性使得人们无需承担责任,虚拟空间进出自由,对于决策的后果更没有切身感受。互联网成为了一个社会实验室,缺乏意见领袖和主流价值观,各种信息杂乱、平等地充斥其中,无法辨别何为重要何为不重要。种种这些最终导致无趣和缺乏激情,而激情正是克尔凯郭尔认为从一个较低境界跃入到较高境界所必须的,这种跳跃同样需要不同层次的信念承诺,即书中所谓的“信责”。

     

        即使人们能在互联网中拥有稳定身份并实现代入,从而意识到自己的责任,进入伦理存在的境界,但仍然无法像真实生活那样严肃对待信责,人们只有通过无条件的信责,才能进入宗教存在的境界,使得生活藉由信仰而获得意义,可是因特网和克尔凯郭尔批判的公共领域和报刊一样,正是无条件信责的最大敌人。互联网模拟了现实生活的各种风险和责任,同样也使人们迷失在这种虚无之中,逐步丧失了区分重要和不重要的能力。

     

        至于像第五章讨论的“第二人生”这样的虚拟社区游戏,似乎可以使人们超越现实中的种种限制,获得了新的“第二生命”,但这种忽略了情绪、信仰、真实责任的虚拟生活,在哲学上却面临逃避人类自身脆弱性、消解无条件信责、缺乏涉身体验和情绪共享的指责,而这些正是人类生活具有意义、远离虚无的关键所在。

     

        非对称权衡与共生

     

        德雷福斯在总结中并未对人类是否接受还是拒斥互联网给出一个统一回答,因为他感觉到在某些方面进行利弊权衡的难度,虽然在信息检索和技能获得这两个领域,情况比较乐观,前者通过谷歌和维基百科,似乎能在海量信息和语义组织这两个目标上进行恰当的平衡,而后者至少能通过远程教育和具现达到“有能力”的第三阶段。但是对于社会中如何获得现实感或者信任、如何通过互联网重现人类文化生活的意义,却完全是“非对称权衡”的局面,即两者利弊无需权衡,其中一种占有压倒性优势,例如就社会中的现实感而言,人类身体比远程具现要重要得多,同样在考虑生活意义时,涉身性中的差异化远远比无差别、匿名、符号化的非涉身虚无主义要关键。

     

        德雷福斯由此提出了三个特征作为人类的基本要素或规定性:获取技能的能力、对现实的感觉、过上有意义生活的可能,互联网不能代替人类获得这些规定性,但我们可以通过和技术之间建立共生关系,在这三个方面获得进步,前提是需要抵制住“非对称权衡”中技术因素的诱惑,使得身体始终在整体主义的世界存在中,牢牢占据着中心地位。

     

        信息时代里的复魅和祛魅

     

        信息时代中的互联网技术,是在现代社会的理性传统中孕育的,而理性对中世纪以来传统社会的的祛魅过程,也是对历史上赋予现世生活世界意义的宗教权威的消解过程。韦伯原来的祛魅,是用理性来弱化宗教的作用,但理性本身通过高度发达的技术又制造了新的权威,这种新权威与经济、政治的理性化因素叠加在一起,加剧了哈贝马斯所指出的“生活世界的殖民化”,导致了信息时代的算法霸权、数据隐私、贫富差距加大、信息鸿沟等一系列新问题,在这个意义上,人们需要一场更高层次的新祛魅。

     

        克尔凯郭尔的答案是诉诸上帝,而德雷福斯并未从这个方面给出更清晰的解释,只是反复提醒我们要注意身体在认知和生活中的作用,但某种程度上他对远程教育、播客、谷歌和维基百科的赞美,似乎又反映出对这种新的复魅的认同。

     

        从另一个方面看,信息时代技术的二次祛魅也未必全是对意义的消解,无论是维基百科、维基解密还是自由软件运动,还是共享经济的代表Uber和Airbnb,以及最近喧嚣一时的区块链和比特币,似乎也负荷了经验共享、绝对平等、重塑信仰、算力民主等这些新的人文旨趣,也许生活的意义和人类的尊严将从这些新的技术实践中得到重新塑造。

     

        德雷福斯一生都在观察和思考人工智能、虚拟现实、互联网等这些奠定信息文明基础的技术实践和社会影响,他的反思,首先是习惯从人类认知的角度出发分析人工智能和互联网能否代替人类,其次是强调身体在人类认知中的不可替代性,第三是从存在的意义、存在的整体主义背景来阐述人类独一无二的价值,最后则是谨慎地确定技术和人类的共生关系,人类具有互联网技术不能取消的独立特性,但人类也可以借助互联网来实现自己的一些目标。

     

        德雷福斯对互联网技术带来的积极人文价值缺乏足够的描述,也未涉及对共享经济、区块链、比特币、推特等新产生的互联网技术应用。从这个角度来看,德雷福斯的信息文明反思三部曲,仅仅以认知哲学和存在主义向度为主的考察,并不是对互联网技术与社会、文化、经济和政治方面的关系的全面思考,因此只能作为一种哲学家的警示,还不能成为人类在互联网时代中思想的全面行动指引。

     

        信息文明的哲学反思

     

        美国哲学家休伯特·德雷福斯(1929-2017)几乎可以说是二战以来对信息文明(尤其是人工智能)反思时间跨度最长、影响最大的专业哲学家之一,早在1965年他就在当时人工智能的研究重镇兰德公司撰写了《炼金术与人工智能》的报告,从而开始了与人工智能界长达数十年的争论,因此在大多数时候,对于中国读者而言,德雷福斯是以人工智能的激进批评者的形象出现,但事实上并非完全如此,尤其是在他这本《论因特网》被翻译成中文在国内出版之后。

     

        二战以后当代信息文明作为后工业社会的主要形态,随着技术的进步也呈现出不同的经验场景,从早期的计算机取代重复性手工劳动,到目前无所不在的互联网和智能手机,以及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广泛应用,似乎都在昭示着时代精神的欣欣向荣,因此对技术促进人类福祉的赞誉和推崇成为了社会主流,但德雷福斯在这数十年里,始终保持着哲学家的警惕之心,在跟踪技术和时代潮流的同时,总是提醒人们在信息文明时代遇到的新问题,而他这些反思的大众文本,主要就体现在三本著作中:《计算机不能做什么?》(1972、1979、1986)、《机器上的心灵》(MindoverMachine,1986,与其兄弟合著)、《论因特网》(2001、2008),虽然这些著作跨越不同的技术阶段,但作者只是根据技术发展少量修订部分内容,并未修改标题,这种长时间跨度的坚持使得这三本书成为德雷福斯反思信息文明的三部曲,从而建立了他作为信息时代思想大家的声誉。

     

        这三本书中,国内1986年翻译出版了1979年版的《计算机不能做什么?》,在当时国内学界获得了广泛关注,而之后的《机器上的心灵》迄今未有译本,因此国内读者往往仅将德雷福斯视为人工智能哲学的先行者,但此次《论因特网》的出版,则更完整地展现一位视野宽广的哲学家对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文明的深邃思考。

     

        肉身与永恒:人类尊严的捍卫

     

        德雷福斯从上世纪60年代中期就开始对人工智能的反思,但互联网却是在90年代中后期开始繁荣,为此他从90年代末开始对互联网的考察和反思进行总结,于2001年出版了《论互联网》的第一版,之后谷歌和维基百科的兴起又促使他在2008年再次修订此书,即我们今天看到的这个中文版本。从60年代到21世纪,曾经与德雷福斯辩论的一些人工智能学者已经去世,而他却完整地经历了从早期人工智能到移动互联网的数十年,并孜孜不倦地对不同阶段的技术后果进行反思,这些反思很多是其本人从现象学、存在主义哲学的思想宝库中挖掘的,如果要对其进行总结的话,其最重要的主题是:肉身与永恒,尤其是在他晚年修订的此书中,这两个主题表现得更加突出。

     

        《论互联网》的篇幅并不长,共由七部分组成,即一篇引言、五章正文和一篇总结。在引言中德雷福斯提出一个古老的问题:代表人类形而上的超越性的灵魂(或者超越个人的语言和文化),能否从个人身体的动物性躯壳中摆脱而达到永恒和不朽?这种基于柏拉图—笛卡尔式传统的假设和理想,能否通过互联网来实现?作者在这里将互联网宽泛地定义为一系列带来实质变化的技术革新总和,因此如虚拟现实(VR)等技术也属于互联网的范畴。但德雷福斯并未直接回答广义的互联网技术能否实现永恒和超越的问题,而是假设技术能够实现的话,我们将因此失去什么,通过将所得的“永恒”与所失的“肉体”“意义”等相比较,作者警告人们:“权衡利弊之下,生活在网络上的前景可能最终并不那么吸引人”。

     

        在书中的五章正文中,德雷福斯通过五个问题的讨论来权衡技术的利弊,第一章回顾了互联网作为信息提供者的进步历程,基本上肯定了谷歌在帮助人们获取海量资源上的有效性。第二章则分析了人类技能获得的六个阶段(新手、高阶初学者、有能力的、熟手、专家、大师),认为后三个阶段中的情感代入、面对面的训导、文化风格的影响等,无法通过基于互联网的远程教育来实现,因此人类的技能习得具有独特性。第三章分析了远程具现(Telepresence)这样的虚拟交互手段能否代替人类身体在技能获得和建立社会文化联系的作用,他基于法国现象学家梅洛·庞蒂的理论,认为身体最终决定着人类认知活动中对事物和人的真实性的感觉,由此也决定了如技能获取这样的关键学习能力,同时在社会文化背景中建立人际信任、获得意义这样的人类特性,也必须依靠身体,但正是由于身体这种无所不在的作用,使得其被掩盖在了人类的日常经验中,成为了一个不易觉察的背景,由此可见,类似远程具现这样与人类肉身分离的虚拟交互技术,表面上克服了人类在时空距离上的限制,实际上却失去了人类活动中的关键要素。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