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以深入推进“十三五”时期民国文献保护相关工作全面开展为主旨的民国时期文献保护工作座谈会,3月29日在国家图书馆召开。国家图书馆常务副馆长陈力出席会议,来自全国省级图书馆的代表,档案馆、高校以及各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近五十人参加会议。
民国时期文献全面记载了中华民族争取民族独立与国家振兴的光辉历史,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学术价值与重要的现实意义。由于该时期文献纸张酸化脆弱,如不及时抢救,文献历史将面临“断层”危险。为了抢救、保护民国时期珍贵文献,2011年,国家图书馆联合国内文献收藏单位策划了“民国时期文献保护计划”项目,得到中央有关部委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项目于2012年正式启动。
2016年,该项目被分别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文化重大工程”、《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和《文化部“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在各地图书馆及专家学者的积极参与配合下,民国时期文献保护计划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保护工作机制逐步建立,文献普查工作渐次展开;海外文献征集成果显著,文献整理出版规模显现;国家社科基金抗战研究专项工程获批立项,原生性保护工作稳步推进;宣传推广有效增强,民国文献保护氛围渐浓。
会议总结交流了近年来的主要进展和工作经验,进一步明确了“十三五”期间民国文献保护的工作思路和工作重点,并就相关标准征求业界意见。国家图书馆相关部门负责人对民国时期文献保护计划项目的实施情况和2018年主要工作计划作了介绍。来自上海图书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南京图书馆、重庆图书馆、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的相关专家学者分别发言,对《民国时期连续出版物普查数据标准(征求意见稿)》和《图书馆民国时期文献书库建设标准(征求意见稿)》展开讨论,并就促进民国时期文献保护工作,建立相关工作机制等工作积极建言献策。 (夏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