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舒晋瑜)3月22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主办的“法治蓝皮书《中国法治发展报告No.16(2018)》发布暨2018年中国法治发展研讨会”在京举行,发布了首个儿童权利保护第三方评估指标体系。
中国在儿童权利保护方面取得的进展与成绩有目共睹,但这项工作任重而道远且永远没有终点,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与不足,需要予以关注并在今后逐一解决。首先,全社会儿童权利保护的意识有待提升。一方面,虽然人类命运共同体对儿童给予特殊关注与照顾是不分种族和文化的共同传统,但儿童权利保护理念是不断发展的,儿童权利保护理论时有更新。另一方面,中国有自己的发展路径与节奏,也有个性化的制度设计与长远安排。近年来一些热点事件反映出的亲子关系紧张、儿童之间矛盾引起的成人间的过度反应、家长与学校及政府的冲突等均反映了社会意识在转变过程中出现了失序现象,儿童权利保护在适应本国国情的前提下要始终站在世界前列,需要全社会儿童权利保护意识的持续更新与提升;其次,儿童权利保护的均等化问题亟待解决。中国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导致儿童权利保护存在区域间的不平衡现象。地区差异、城乡差异体现在儿童死亡率、义务教育普及率、医疗资源分布、社会福利、财政投入等多个方面。不同年龄阶段儿童权利保障需求的满足程度存在差异。比如,学龄前儿童公立教育资源不足,私立教育机构的有效监管仍存盲点,义务教育阶段校园霸凌现象需要法律迅速予以应对,高中教育和职业教育水平有待提升;第三,对不同儿童群体进行个性化照顾的机制与环境仍不理想。比如,对各类困境儿童的关照体系还不健全。困境儿童产生的原因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残疾儿童康复,留守儿童监护、受教育,流动儿童受教育、犯罪预防,艾滋孤儿医疗救助、监护,女童受教育、避免遭受性侵害,等等。这些都需要相关制度安排,相应地需要政策倾斜和财政投入的持续增加。
蓝皮书指出,儿童权利保护的文化环境有待改善。信息时代的来临对儿童成长而言是双刃剑,其积极影响显而易见,其负面作用也需要高度重视和积极预防。信息爆炸、文化多元容易给成长中的儿童造成价值观混乱、心理失衡等影响,而一些“负能量”也在地下网络中悄然传播,直接危害青少年精神健康。如何有效治理网络信息乱象,净化文化环境,让儿童在健康的文化氛围内成长,是全社会共同面临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