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8年03月14日 星期三

    本期导读

    《 中华读书报 》( 2018年03月14日   01 版)

        读书报3月图书推荐榜

     

        (详见9版)

     

        日本半数大学生读书“零时间”

     

        日本全国大学生活协同组合联合会(简称全国大学生协联)前不久对大学生的生活实态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日本大学生每天的平均读书时间为23.6分钟,读书时间为零的学生占比达53%,首度超过了半数。值得一提的是,该项调查将电子书也纳入了“读书”范围。《产经新闻》报道,与以往的调查结果相比,近年来年轻人远离读书呈加剧之势。在日本文化厅一项有关国语的舆论调查中,回答“一个月一本书也不读”的十六岁以上年轻受访者占47.5%,较十年前上升超过十个百分点。尽管许多人回答“十到二十岁是最应该读书的时期”,但有如此众多的年轻人在这个黄金时间段没有获得宝贵的读书体验,这不能不说是人生的一大损失。

     

        (详见4版)

        王映霞忆鲁迅与郁达夫

     

        狗年春节清旧物,无意中发现了42年前王映霞的两封来信:一封写于1976年9月8日,另一封写于同年9月21日。当时我办公的地点在北京西城西皇城根北街二号,来信地址是上海威海卫路190弄(太和村)23号。我当年联系王映霞,绝非因为她列名于“民国美人”,也非对她跟郁达夫的绯闻感兴趣,只是因为她是当时尚健在的跟鲁迅有过直接接触的老人,而我所在的鲁迅研究室正接受了一项抢救《鲁迅研究资料》的任务。当时有关文件明文写着,要抓紧时机,对一些熟悉鲁迅的老人(包括反面人物)进行访问记录。我跟王映霞还有一次偶遇,那就是上世纪90年代初在台北市,我在访学,她在女儿陪同下访友。台湾“野史馆主”刘绍唐先生几次设宴,同时邀请了我跟她们母女,洽谈甚欢。当年我们还有一帧合影,就刊登在台湾《传记文学》的封里。2000年王映霞病逝,终年92岁,今年是王映霞诞生110周年,仓促中写成此文,遥祭她的在天之灵。

     

        (详见5版)

     

        寻找蔡其矫

     

        蔡其矫逝世后,蔡其矫的挚友陶然先生,开始收集诗人的书信,之后由大象出版社出版了一本薄薄的《蔡其矫书信集》,计20人次163函。陶然在后记中说:“明知他生前交游广泛,写信甚勤,有时一天两三封,是等闲事情,但一旦要收集,却不容易回笼。因为收信人未必留存,即使留着,一时也不知如何追踪。即使是家属,保存的只是别人写给他的信,并没有他写给别人的信。在这种情势下,只能凭有限线索,尽力联系。”对此,深有同感。中国作协在文革中被砸烂,恢复之后无地方办公,安插在文化部大院中的地震棚里。但就是这个地震棚,却是“藏宝之地”,有识宝者从中发现了宝贝,我托友人帮助寻找两个人档案资料,一是冰心,一是蔡其矫,单独的冰心档案没有找到,蔡其矫倒是找到了一个档案袋,那是他调至福建之前在中央文学讲习所的档案,内有审查报告、处分决定、自我检讨等,《我的交代与检讨》《学习与写作年表》等,都是从这里寻得的。

     

        (详见7版)

     

        和珅与《金瓶梅》

     

        关于和珅曾读过《红楼梦》,并听乾隆帝揭示“明珠家事”一节,见诸曾国藩幕僚赵烈文的《能静居笔记》,通常以为是可信的。这一条和珅讲述《金瓶梅》的记载,应更为真实。王笃的信息源为生性端谨的道光朝大学士王鼎,初为庶常馆庶吉士,很有可能就是由同乡先辈王杰亲口告知。出乎常人意料之外的,是大清军机处竟然有人开谈《金瓶梅》。据王杰与其他军机大臣的反应,和珅所讲,大约是其中的“黄段子”,且有可能是“系列讲座”。时值国家内乱纷起,圣上日夜焦灼,军政事务繁重,每次会食时讲上一段《金瓶梅》,众枢臣开怀一笑,顿忘烦累,不亦乐乎?此事乍看有点儿不可思议,实则不足为奇。

     

        (详见13版)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