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8年02月14日 星期三

    严阵和他的淮河之诗

    毛乐耕 《 中华读书报 》( 2018年02月14日   14 版)
    严阵的第一本诗集《淮河上的姑娘》

        1930年11月,诗人严阵出生在胶东半岛莱阳县一个小村庄里,原名阎桂青,“严阵”是他的笔名。父亲对他寄予很大希望。从虚龄6岁开始,父亲就教他临字帖、读唐诗。8岁时,父亲把他送进初级小学读书。四年毕业后,他进入高级小学读了两年书。1943年,严阵高小毕业,考进了莱阳南乡的团旺联合中学。由于战乱,他在联中只读了不到一年书便辍学回家。

        1944年,15岁的严阵到邻村的小学教过一年书。16岁那年,又到胶东书店印刷厂当了校对工人。当时胶东书店经常出版一些革命文艺方面的书籍,校对工作为严阵接触十月革命后的苏联文学及其他革命文学提供了方便,也让他得到了语法修辞方面训练。当时严阵印象最深的外国文学作品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和《马赛曲》。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严阵逐渐培养起对文学的热爱。

        1947年,国民党军队进攻胶东解放区,严阵在工厂疏散印刷机时左脚负伤,被送到后方医院治疗。伤愈出院后,组织上又送他到胶东建校学习,结业以后先是到胶东日报当校对,接着又调到报社编辑部时事组工作。到报社工作后,严阵在胶东文艺界一些同志的帮助和鼓励下,开始写诗。他最初创作的两首诗发表在《胶东大众》和《胶东文艺》刊物上。

        1950年初,严阵与山东的一部分新闻干部南下到苏州华东革命大学2部11支队学习了一段时间,同年冬天参加华东土改工作队到安徽。

        在安徽参加土改工作期间,严阵和农民在一起,有机会接触到南方丰富的民歌和情歌。冬天农闲的夜晚,农民的屋子里燃烧着芝麻秸秆,农民们充满激情地高唱当地的民歌,有时候能一直唱到天亮。严阵对这些民歌很有兴趣,在小本子上记录着,一直记到天亮。春天来了,农民们一边劳动一边唱歌,严阵也在工作和劳动之余,把一首首既朴实又富有情感的民歌仔细地记录下来。严阵受到南方民歌的深深陶冶,从人民群众中吸收了民间艺术的营养。这些来自民间的原生态艺术养分充满魅力,使从小熟读古典诗词的严阵感受到另外一种艺术境界。丰富的生活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他写诗的热情更为高涨。

        在这期间,他写出了《张二嫂分田》和《“拖不动”换工》两首诗,发表在《皖北文艺》上,“严阵”的笔名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启用的。

        土改结束以后,严阵被调到安徽省委宣传部工作,1953年又调至省文联。工作关系转到省文联不久,严阵到地处淮北的颍上县陈屯村挂职担任副乡长。当时的乡政府仅有一间房屋,其中半间已经坍塌,另外半间是会计办公和睡觉的地方。严阵住到当地劳动模范张会庭家中,在张家同吃同住同劳动的几个月中,严阵对翻身农民的生存和奋斗状况,对他们过去的苦难、现在的激情和奔向未来的目标都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和体验。

        回到合肥以后,淮北农村那些充满泥土气息的民歌、农民们在艰苦环境中不折不挠的精神常常会在严阵脑海中映现,让他心潮澎湃、夜不能寐。创作的冲动不断激荡着他的心灵,严阵觉得,他需要写一首能够和淮北平原的心脏一起跳动、和中国农民命运息息相关的诗,来抒发的情感。

        在这种亢奋情绪的推助下,严阵挥笔疾书,1953年10月,抒情诗《老张的手》创作成功了。在诗中,严阵选择了一个特定的诗歌意象——老张的手,将“老张”生活经历中许多有代表性的细节,通过“这双手”串联起来,借以表达了千百万农民翻身得解放,奔向新生活的历史进程。诗作细节清晰,语言铿锵,感情真挚朴素,富有打动人心的冲击力。1954年1月,《人民文学》编辑部从众多来稿中选出了《老张的手》刊登出来。

        诗作发表以后受到文学界和读者的好评,这给了严阵很大的鼓舞,从此,严阵正式踏进诗歌创作的门槛,将写诗定为毕生追求的目标。直到晚年,严阵还说,是这首诗开创了他一生的文学之路。接下来,严阵的诗歌创作一发而不可收,《中国青年报》《解放日报》《文艺学习》等报刊都发表了他的作品。

        在这样的创作势头面前,严阵的第一本诗集《淮河上的姑娘》顺理成章地出版了。此书由中国青年出版社1955年11月初版,全书分为三辑。第一辑收诗作13首,打头的一首就是《老张的手》。这一辑诗,反映了建国初期的中国农民通过斗争,从旧社会走向新时代,他们以前所未有的热情,迎接新生活,创造新生活。第二辑收《淮河上的姑娘》等诗作20首,集中反映了当年治淮工程的建设情景。第三辑收《大别山短歌》等诗作18首,重点描摹了革命根据地大别山区人民在建国初期的精神面貌。

        诗集出版后不到半年,严阵就出席了全国青年文学创作者会议。在会上,老诗人公木对严阵的创作给予充分肯定,认为他是“反映农村生活的青年诗人中”“比较有成就的”一位,他的诗集《淮河上的姑娘》为人们“展开了农村的新画面,介绍了形形色色的农村的先进人物”。会议召开之前,《人民文学》1956年第3期上发表了(蔡)其矫的评论《读严阵的诗》,将严阵的诗向全国读者作了热情的推介。

        《淮河上的姑娘》虽然只是严阵的第一本诗集,却是他的成名作。严阵的诗歌创作从一开始就显示了独特的个人风格、比较高的诗艺水平。严阵写诗的一个特点是注意情节的展开和人物刻画,他稍长一点的抒情诗往往都会有一些故事或情节,再在此基础上抒发情感。在风格上,他的诗笔调清新,具有浓郁的抒情气息和浪漫情怀。诗人公木的看法是,严阵的一些诗,只要在情节构思上再具体一点,就可以写成叙事诗。不过,严阵有诗歌美学上明确的认识,他始终认为,感情是诗的灵魂,只要是诗,都应该通过抒情的艺术手段来表达诗人的所思所感,同时,诗歌的旋律美和色彩美也不能忽视。

        继第一本诗集出版以后,严阵又先后出版了《乡村之歌》(1956)、《春啊,春啊,播种的时候》(1957)、《淮河要唱一支歌》(1957)、《草原颂》(1957)、《红石》(1958)、《喜歌》(1959)、《樱花集》(1959)、《红色牧歌》(1959)、《渔女》(1960)、《江南曲》(1961)、《长江在我窗前流过》(1963)、《琴泉》(1963)、《竹矛》(1964)等诗作。对这些作品,严阵后来回顾说:“其中我个人较喜欢的有《江南曲》《竹矛》以及长诗《渔女》等。”

        进入新时期以后,严阵又迎来了一次创作高峰期,先后出版了《花海》(1981)、《旗海》(1983)、《严阵抒情诗选》(1986)、《鸽子与郁金香》(1987)、《严阵爱情诗》(1988)、《山盟》(1989)、《含苞的太阳》(2002)《谁能与我同醉》(2002)、《严阵诗选》(2006)、《瓷月亮》(2007)等诗作。其中长篇叙事诗《山盟》被人民文学出版社作为庆祝建国40周年献礼作品向读者推荐;《含苞的太阳》也受到诗歌界的高度赞誉。

        除了诗歌创作以外,严阵还有《牡丹园记》等散文集、《荒漠奇踪》等长篇小说、《南国的玫瑰》等中短篇小说集、《今天谁最美丽》等报告文学集出版。2008年8月,十卷本《严阵文集》出版,为严阵50多年的文学创作作了一个总结。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