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12月2日,由江苏省作家协会、北京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南京大学新文学研究中心诗歌研究所共同主办的江苏诗人胡弦诗歌研讨会在京举行。吉狄马加、谢冕、叶延滨、吴思敬、陈晓明、王彬彬、何向阳、耿占春等专家到会。很多专家都注意到胡弦诗歌对于日常经验的表达,那么这些细节关照之外如何提升到精神高度,胡弦的写作给予当下诗坛有益的启示。
胡弦现为《扬子江诗刊》执行主编。20世纪90年代开始写作,出版诗集《十年灯》《沙漏》《空楼梯》(2016),散文集《永远无法返乡的人》(2016)等。近年来获《诗刊》年度诗歌奖(2014)、中国诗歌排行榜2014-2015年度奖(2015)、腾讯书院文学奖(2016)、花地文学榜年度诗人奖(2017)等。中国作协诗歌委员会主任叶延滨概括了胡弦诗歌的三个特点,一是从日常经验入手,细节入诗。碎片化的时代,很多这样的诗是平面的琐碎的,写得粗糙甚至暴利,胡弦处理日常生活经验和细节的时候,表达了他的幽默、智慧、豁达和一个诗人的悲悯;二是有着江南文人的传统,有着久远的中国传统文人的情怀,他的诗显得典雅、幽雅,使他的口语和世俗保持一定距离;三是在一个碎片化和世俗化的写作中间,胡弦始终保持了一种诗人的精神,能感觉到诗人的内心始终是热的,他的诗歌是有温度的。
中国诗歌研究中心副主任、《诗探索》主编吴思敬认为,胡弦的诗歌完全是发自内心的,是他的心灵世界和情感世界,没有丝毫的官气,也没有丝毫的简单的配合政治的种种想法,是一个非常纯的诗人。胡弦的诗歌有意识地衔接中国文化的传统,有一种强烈的民族性,这在当前也是非常可贵的。江苏省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韩松林也表示,胡弦是一个优秀的诗人,他的诗歌创作有着坚定的方向,为时代和人民颂歌是他诗歌创作的主旋律。他对生活爱得深沉,在平凡的事物中发现诗性、诗意并加以表达,同时也是个优秀的诗歌刊物主编,他有着极强的定力,能够把诗歌创作的个人风格注入到办刊当中,才有了《扬子江诗刊》的今天。 (夏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