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7年11月15日 星期三

    跟蜜蜂学哲学

    潘一禾 《 中华读书报 》( 2017年11月15日   09 版)

        《蜜蜂与哲人》([法]皮埃尔-亨利·达瓦佑、[法]弗朗索瓦·达瓦佑著,蒙田译,海天出版社2017年10月出版)是一本全新的哲学入门书,因为它把蜜蜂视为人类境遇的一面镜子和人类命运的理想楷模。而对那些相对熟悉中外思想史的“资深”读者而言,这本内容翔实、视野开阔的书也体现了这个时代的智慧,让人开卷有益,因为它以一种现代人需要的写作和阅读方式,重新阐释了一系列当代重大哲学命题和世界文明走向议题。

     

        《蜜蜂与哲人》由法国作者达瓦佑兄弟二人合著,兄长是资深职业养蜂人和哲学爱好者,弟弟是名牌大学的哲学教授和蜜蜂爱好者。两人20多年的合作让这本“慢功夫”的哲学新著体现了跨专业知识和才能的独特优势,激发了读者们的思考兴致和阅读乐趣。他们通过观察“蜜蜂与哲人”的关系,亲身经历六次奇特的智慧之旅,或者说是体验一场对西方文明历程的探险式反思。

     

        此书开篇就点明一个“爱因斯坦预言”是谎言。据称是爱因斯坦担忧:“如果蜜蜂从地球上消失,人类将只能再存活四年。没有蜜蜂,就没有授粉,没有植物,没有动物,也就没有人类。”《蜜蜂与哲人》的作者告诉我们:事实上爱因斯坦从未如此预言。这个伪预言之所以风行一时,说明蜜蜂被视为人类的一面镜子和人类命运的晴雨表,具有反映、改变和预见人类命运的功能。

     

        蜂蜜虽然是现代生活中人们普遍的日常饮品,但是对一般人而言,蜜蜂只是“熟悉的陌生虫”。《蜜蜂与哲人》引经据典、洞穿细节,妙趣横生、引人入胜。首先是会全面提升我们关于蜜蜂的各种专业和跨专业知识,其次是我们会换个蜜蜂的角度去重审西方思想史的主线和脉胳。蜜蜂初看是普通的昆虫,但它的集体行为在理性、道德和智慧方面却登峰造极。在古代和中世纪及当代各个时期的文学著作中,人类对蜜蜂的赞誉比比皆是。文学家、神学家、哲学家和现代科学家们或者歌颂蜜蜂的能干、忠诚、乐于助人;赞叹蜜蜂的品行和才能,研习六边形蜂巢的构造和运作机制,探讨人类的组织系统(如经济、社会或政治系统)应该怎样实现与蜂巢理想国的相似。

     

        不过,这两位职业养蜂人和当代哲人的最大共识或主要强调的是:在蜜蜂身上,我们可以找到自然和文明的双重属性。养殖的家蜂仍保持野生习性(如它的螫针蜇起人来很要命);而野生蜜蜂也具有与家蜂一样的习性(如即便没有养蜂人照护也能酿蜜)。

     

        早在20年前的创意萌生期,两个作者就提前为这本书定下写作基调:严肃而不刻板。这本书的写作确实实现了可深可浅、雅俗共赏的理想。全书思路清晰而又思维灵动、故事精妙而又追问彻底,文笔幽默风趣,观点鲜明和严肃,用词丰富、规范而且十分严谨。

     

        在全书结尾,作者观点鲜明地指出:在由科学、创新和和技术主宰的当今世界,威胁人类创造精神的是过度。神话天性悲观,因为它是从一去不复返的黄金时代出发,去叙述世界的意义;科学则天性乐观,因为它是以进步为诉求。人类或许在往后的生活中会有一种奇怪的感觉:一切都变得越来越好,一切又会变得越来越糟。作者希望我们清醒地看到:“一方面,渺小脆弱的凡人淹没在浩瀚无边的宇宙之中,这是人类的有限性;另一方面,人类有超强理论和实践能力,这是人类的过度性。养蜂人和哲人的任务,恰好位于这个二元性的核心。……蜜蜂的哲学功能正体现在此,它向我们展现了有效协调渺小与伟大、谦卑与强悍的可能性。”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