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哲学系聂锦芳教授多年来专注于马克思文本、文献及其思想研究,新近推出其2015-2016年在马克思故乡、位于德国西南部莱茵兰—普法尔茨州的特里尔(Trier)将近一年生活和工作的见闻、随感集《“到马克思的故乡去!”》。
2016年初离开那里的时候,作者以这样的文字表达其感受:“咀嚼着对马克思思想获得的新理解,在这座古老、静谧而美丽的小城,我度过了将近一年沉寂、专注而心安的时光。再过两年的2018年将迎来马克思诞辰200周年,近两个世纪沧桑变迁,这里物是人非,但在这并不处处彰显马克思的地方,其精魂和文脉依然有迹可循,氤氲弥漫。作为一个专门从事马克思文本、文献及其思想研究的学人,能到马克思生命诞生、思想起源之地进行考察、研究,是我很久以来的愿望;而今夙愿以偿,倍感欣慰。当我完成了既定的工作,带着众多的信息、见闻和思考离开这里的时候,禁不住向国内的同行、向真正试图了解马克思及其思想的人发出真诚的呼吁——‘到马克思的故乡去!’”
挽留不住的时光,不曾淡漠的记忆!而今作者又以这本同名小书拷贝和保存了当初的见闻、感受和沉思。“引言”部分以“探寻切近的理解马克思的途径和方式”为题,回顾了作者进入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三十年的经历,特别是近年来的研究工作。考虑到这是一本向读者介绍马克思故乡历史和现状的普及性的读物,书中以文字解说图片(包括将近300余张用手机拍摄的照片)的方式展示了城内沧桑而凝重的古迹和城外旖旎而多彩的风景:作为特里尔城标志的著名的黑门、富丽堂皇的君士坦丁宫、体现古罗马工程和技艺卓绝水准的凯撒浴场和可容纳两万余名观众的圆形剧场,更有马克思在博士论文“献词”中提及的“风景如画的山野和森林”组成的城郊景致。作者还以自己在特里尔市郊Irsch小镇独特的生活见闻,分“初来印象”“居民生活”“我的房东”“德文手迹”“登岗琐记”几个专题,具象地呈现了特里尔普通人生活的环境和状况;接着,又以比较大的篇幅从“历史传统”“校园景致”“学生生活”“教授工作”“学术年会的开法”等方面介绍了特里尔大学的状况。
当然,作者最关注的还是马克思在这里的生活、学习和思想起源期的情形,因此以“故居现况”为题,重点概述了位于Brückenstraße10号的马克思故居博物馆的历史、现状以及展览的详细内容,此外,书中对位于Simeonstraße8号的马克思另一处故居、位于Neustraße83号的燕妮故居、位于Jesuitenstraße13号的马克思就读过的威廉中学遗址以及位于Johannisstraße28号、现已关闭的特里尔马克思故居研究中心也一一做了简单的介绍。
现在留存下来表征“特里尔时期”马克思思想状况和进展的文献主要有:他最早创作的两首诗《人生》和《查理大帝》;中学毕业时的宗教、德语和拉丁语作文;围绕《德法年鉴》创办而写给卢格等人的著名的“1842-1843年通信”(其中5封是在特里尔写的)。书中对这些文献的内容进行了初步的解读,它们展示了这一时期马克思心理和思想的成长、生活方式的抉择,以及后来走上现实批判和社会变革以寻求人的解放的坎坷道路的缘由。
综合起来,在特里尔所获得的上述见闻,不能不引发作者更进一步的沉思。有的是零星生发的感慨,有的则是反复考量也难以寻找到答案的难题。诸如:特里尔的生活对于马克思一生的影响、马克思思想与西方传统之间的关系、究竟该如何诠释马克思的思想形象、德国社会的现代转型与马克思学说的命运、我们正在建设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经典马克思主义的关系,等等。作者把自己初步的思考简略地表述出来,构成这本书最后一部分的内容。
本书献给那些认为马克思已经过时的人,它有助于人们理性地看待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只要资本仍然是塑造世界最主要的力量,马克思透视问题的方式和维度就不可或缺;献给那些对马克思抱有兴趣、但限于传统观念却并没有真正理解马克思的人,此书启示我们应该转换框架和视野,更客观而到位地接近这位思想巨匠;奉献给专业研究者,作者期盼推进马克思主义研究水准的提升和超越资本逻辑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作者虽然从事哲学研究,但文笔之优美不逊于专业的文学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