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1993年——这个年份被不少科技人士视为“互联网元年”——《纽约客》杂志有幅漫画就预言了今日之场景,一条坐在计算机前的狗对坐在地板上的另一只狗说:“在网上,没有人会知道你是一条狗。”这幅未来科幻式的漫画几乎成了《纽约客》上最受欢迎的漫画,还可能是最贵的漫画,因为不断重印,作者稿酬已超过5万美元,支付稿酬者就包括比尔·盖茨。
有趣的是,在新近引进出版的《纽约客漫画全集》中,我们还可以看到该漫画的姊妹篇。两条狗逃离了一切电子荧幕后,相互蹲坐在地,其中一位正在向自己的狗友分享上网经验:“我开设个人博客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但最终还是决定回归以前毫无意义的狂吠。”看到这幅漫画,不少成天混迹于社交网络热衷“指点江山”的人,大概会感受得到轻微的冒犯。只是,今天的现实似乎还要更辛辣些,连这位狗友大概也不会料到,毫无意义的狂吠在网上其实一样会大受欢迎,比如前几年在社交网络上很火的伦敦大本钟,每天的角色扮演,就是负责按点BongBongBong,后来还衍生出了中国版。
当然,除了这两条充满未来气息的狗,在《纽约客》杂志漫画里还密布着很多风格化的形象,诸如彼得·阿尔诺笔下瘦骨嶙峋的狂欢者;詹姆斯·瑟伯笔下秃顶、苍白的丈夫和阴森森的康涅狄格州健硕的女子;爱德华·科伦笔下穿着大衣张牙舞爪、活泼欢快、极度乐观的母亲;罗兹·查斯特笔下耸着肩膀、上气不接下气、毫无希望的后现代怪胎等等,它们已经成为了美国流行文化的一部分。
讽刺漫画因其轻巧有趣,辛辣尖钻,立场鲜明又富有视觉吸引力,作为擅于“冒犯”的喜剧形式也一直很受读者欢迎,更常常被作者用作一件便利的批评工具。《巴尔的摩太阳报》的编辑门肯就曾说:“给我一个好的漫画家,我会裁掉一半的社论撰稿人。”与一篇洋洋千言才能完整表达的社论不同,漫画家致力于用寥寥数笔勾勒世间百态,意图通过对复杂事件的瞬间表达创造爆炸性效果。
正因如此,漫画追求力度,讲求刺激的特性,一旦脱离社会现实的观察基础,就容易陷于粗鄙暴戾的一面:随意散播的恶意、廉价的指责和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偏执的嘲弄等等。这种工具性很容易被操纵,如同德国当年的纳粹小报《先锋报》,为了攻击丑化犹太人,在漫画中把又肥又圆的鼻子和让人毛骨悚然的昆虫状躯体一律加诸犹太人,借以煽动人们的厌恶感。换言之,在复杂的社会面前,一目了然的讽刺漫画通常是有效的,但通常也是错误和简化的,是一种临时性的矫枉过正,就如同漫画的形象都有点夸张变形,它扭曲人的面孔,打乱人的身体比例。
另一方面,在市场中需要不断以夸张形式表达“立场”的漫画家,本身是某种“粗暴”表达,在让一部分人喊爽的同时,也会让另一部分人感到不安。2015年,《查理周刊》因讽刺漫画引发恐怖袭击,导致12死11伤,这是一个观念冲突的爆裂点。正因如此,在暴恐与言论自由的讨论中,这事件也引发了对讽刺漫画伦理的讨论。《查理周刊》遇袭事件之后,美国的不少媒体都停止刊登属于《查理周刊》的各种讽刺漫画,一些网站也撤下了曾刊登过的《查理周刊》的漫画。这不单是出于恐惧,也确有漫画伦理方面的重新思考。
事实上,讽刺漫画的历史可以追溯至17世纪。但伴随着印刷技术的发展,讽刺漫画真正开始在报刊上风行,是在1841年的英国,也正是英国的《笨拙》杂志首创了Car⁃toon这个词。到了19世纪上半叶,法国的政治讽刺漫画,其特色是表达更激烈直接,火力十足。19世纪末,美国媒体上的社论性讽刺漫画开始大受欢迎。其后,美国经历的朝鲜战争、越战、水门事件、伊朗危机、海湾战争等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都为漫画家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纽约客》杂志参与其中。
这本《纽约客漫画全集》收录了从1925年到2006年刊载的2200幅漫画,几乎涵盖了这几十年间美国从大萧条、裸体主义到互联网时代的历史。这样的漫画有其新闻性,因为总是紧跟事件现场,所以时至今日,对美国历史并不甚了然的我,很多漫画因为猜不明白背后的现场信息,已经不大能懂了,但也有不少能和当下的生活环境对上,因此还是会心一笑的多。除了有趣,这本书对我来说,更有益的是它展现出来的漫画态度:总是通过真相,而不是奇思妙想,来传递信息;总是更注重真实,而不是标新立异。或者,这大概也能给现在充斥在我们生活里的段子手们一点教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