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麦作家耶斯佩尔·黄嵩首次著书回忆传奇家史中华读书报专访耶斯佩尔·黄嵩
四十六岁的丹麦作家耶斯佩尔·黄嵩(Jes-perWungSung)刚刚推出了五百六十页的小说新作,首次回忆源自中国的传奇家史。《另一枝》(Enandengren)9月1日由驽骍难得出版社出版,并以登上《政治报》图书版最新一期的封面为标志,在丹麦媒体上收获广泛好评。不出意外的是,在民族主义、排外主义和白人至上主义回潮的今天,这本书的现实意义也屡获强调。
(详见4版)
教师节特辑〡怀念我的老师
鲁枢元:师生是一辈子的关系邵燕祥:我为什么要伤害好人?叶广芩:理解的幸福
(详见5版)
邓广铭四写王安石及与《光明日报》二三事
晚年的邓广铭在专心修改王安石传记及《岳飞传》等著作期间,曾多次接受《光明日报》《中华读书报》的采访,其中一位记者韩小蕙留下了这段采访笔记:“当我说明是来约稿的,邓先生的女儿十分客气地将我让进门。邓先生首先便指着饭菜让我一起吃饭,见我执意不肯,他就立即放下饭碗,过来陪我说话。”邓先生和善地说:“我很愿意给你们写稿,这里面有两个因素,其一,我跟《光明日报》的关系可谓深矣,过去的史学版就是我们几个人编的,那还是60年代。其二,你要的文章我肚子里也有,还有不少呢!”邓先生已辞世,带走了他要写给《光明日报》的“一肚子的文章”,却在《光明日报》上留下了他四写王安石的故事,和一位学者对于学术事业的敬畏和坚守。
(详见7版)
“这世界真好,不让你只活在现在”
周志文先生是台大中文系教授,也是台湾知名的古典音乐爱好者。他谈音乐的书《冬夜繁星——古典音乐与唱片札记》不久将由北大出版社出版简体字版。比起文学、绘画作品,音乐的形制和接受方式远为复杂,如果想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就需要在知识等方面有更多的准备。因此,周先生说,“那些出身阳光之国的人”,在演绎他的作品的时候,“老是拿捏不准,不是过于兴奋,就是哀伤过度,能真正把握准确的,我以为只有穆拉文斯基(EvgenyMravinsky,1903-1988)了。”外缘知识,还包括广泛的人文素养。在《冬夜寒星》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作者这方面的专深研习,如何影响、深化他对乐曲的解读。(详见13版)
“立马锐克”的中国故事
“立马锐克”是limerick的音译。这是现代英语中最流行、最普及的定型诗,专用来写“胡调”内容的打油作品。1984年,在当年出版的《英美名诗选》中,我看到佚名作者的“五行打油诗”《女大学生》原作,介绍了这种诗在英美的情况,但未提供译文。排印方式也不显目。到了1987年,吕叔湘先生在《读书》第9期上发表《李尔和他的谐趣诗》一文,介绍了打油诗作家李尔的谐趣诗。这位画家诗人被尊为“谐趣文学之父”,还被评论家罗斯金列于百位优秀作家之首。
(详见1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