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7年08月09日 星期三

    创意写作能否给中国语文教学带来冲击

    ——“北大培文杯”全国青少年创意写作大赛走过四年

    本报记者 舒晋瑜 《 中华读书报 》( 2017年08月09日   05 版)

        2000余所学校、20万学生踊跃投稿,2017第四届“北大培文杯”全国青少年创意写作大赛参赛学校和人数达到新高。

     

        这是四年前北大培文创意研究院执行院长高秀芹起意组织这场大赛的时候,没有料及的。

     

        2017年8月2日,在第四届“北大培文杯”全国青少年创意写作大赛决赛颁奖礼上,北京大学教授曹文轩在接受中华读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北大培文杯”是对现有的、已经僵化的写作模式的一种改良或者颠覆,带来一种冲击作用,这是作文大赛的重要意义,她给孩子们带来一种新的写作观和作文观。

     

        “毫无疑问,‘北大培文杯’写作大赛无论是对孩子们写作主题的诠释还是表达方式,以及对孩子想象力的认可,是对已有的程式化写作模式的对抗和摩擦。这是我们希望看到的结果。”曹文轩认为,中国孩子的写作能力在世界上也是比较理想的,这是近年来各种作文大赛起到的推动作用,“北大培文杯”全国青少年创意写作大赛更是如此,强调自我,强调自己的声音、自己的感知和表达生活的方式,既是对现有写作模式的冲击,也是让更多的孩子从小对文学产生兴趣,是对未来中国文学事业的人才储备。

     

        这个面向中学生的作文大赛,短短几年间以燎原之势蔓延到全国中学的诸多角落。星星之火自谁而起?这个大赛的背后有哪些故事?是否果如大家所期望的,对中国语文教育改革带来助推?社会各界又如何看待她的成长和发展?

     

        前所未有的评委阵容

     

        事情追溯到四年前。

     

        一个偶然的机会,高秀芹听到一位语文特级教师的作文辅导课。她发现老师正在教孩子进入固定的作文模式,如何开头,何时出现好词好句,结尾如何升华……这种模式化的教育,使高秀芹充满忧虑。她想,语文特级教师不过如此,那么全国的中学生面临的语文教育又是怎样呢?写作本来应该是轻松自由地表达个性,如果孩子们对中国语言的运用如此中规中矩,我们民族的创新和创造力又将面临怎样的前景?

     

        一个创意由此而生。

     

        她想发起一场作文比赛,以此推动作文改革,改变模式化的写作方式。

     

        “我们希望通过大赛发掘标新立异的青少年写作人才,力倡青少年以鲜活的视角和独特的艺术手段反映当代社会人们对于‘真、善、美’的追求,鼓励他们创作具有独特审美感受的作品,大胆而巧妙地传达时代精神。”高秀芹说。所谓创意写作,是一种开放的写作方式,涵盖了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电影脚本、影视评论、广告文案、活动策划等各种文本样式,强调创作者独特的想象、鲜明的个性、新奇的构思以及诗意表达的能力,并鼓励生产应用型的创意文本。

     

        2014年6月,首届“北大培文杯”全国青少年创意写作大赛启动,邀请了乐黛云、谢冕、范曾、周其凤等名家担任大赛顾问,评委会主席由著名作家曹文轩和著名导演田沁鑫担任,成立了由一百五十多位著名学者、作家、导演、编剧以及评论家组成的评委会。

     

        与其他中学生作文大赛相比,“北大培文杯”全国青少年创意写作大赛设置的题材几乎无所不包,这是高秀芹和她的团队参照美国爱荷华大学的写作门类设置的,也是大赛倡导开放性的表现之一,他们希望将所有能发挥孩子们潜能的文体都包容进来。“创意写作是现代文化工业发展的产物,致力于为文化创意、影视创作、广告宣传、演艺娱乐、数字传媒以及动漫游戏等文化产业提供具有原创力的人才。”高秀芹说,通过这个大赛,她发现孩子有充分的表达能力和欲望,只要给他们足够的平台。

     

        大赛筹办期间,高秀芹的老师、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温儒敏教授曾善意地提醒她:设立这样一个大赛,万一孩子们被引偏,高考得不了高分怎么办?

     

        高秀芹说:“高考的作文是训练孩子爬香山的。创意写作大赛的写作是让孩子爬珠峰。我不相信这些孩子有能力参加大赛、爬得上珠峰却上不了香山。即使高考作文是命题作文,孩子们更应该能写好。”

     

        她怀着美好的理想和远大的抱负做这件事,此项大赛关乎孩子的未来,更关乎中国文学的未来。怎样才能设置有开放性和挑战性的题目,让真正有才华的孩子脱颖而出,每一届的作文大赛,从初赛到决赛专家们都特别认真地从大题库中抽题反复论证,有时甚至争得面红耳赤。从题目设置到评委构成到获奖作品发表出版,高秀芹和她的团队从一开始就采用了最高端的平台。

     

        谢冕、温儒敏、曹文轩、白烨、张福贵、格非、吴义勤、施战军、陈晓明、毛尖、倪文尖、王尧、谢有顺……有一次,北京大学教授孔庆东环顾评委会现场,看到阵容如此豪华了,不由得感慨:“高秀芹,你太浪费资源了。”

     

        有一届评选,很多评委是从鲁迅文学奖的评选现场转战到“北大培文杯”全国青少年创意写作大赛现场。评委层次之高、阵容之强大,连参加过全国各式各样大奖赛的曹文轩也表示是前所未有的。

     

        有必要请这么多高层次的评委参与大赛吗?高秀芹的回答是肯定的。她的想法很朴素:“孩子的未来,怎么估计都不为过。评委层次高端,孩子们会有士气,他们对自我的要求也会提升。著名评委为那些发出微弱声音的孩子们做出点评,这是一种公益和美德,是扶持整个民族下一代的力量。”

     

        2015年第二届“北大培文杯”全国青少年创意写作大赛,“北大培文杯”全国青少年英语创意写作大赛同期启动,希望既可有效培养青少年的多元文化理念,又能提升其创造性思维和双语表达能力。北大培文加深了与全国各地中学的直接联系,扩展了创意写作与中学语文教育的关联。大赛组委会紧张有序地组织了多次宣讲,深入湖南、新疆、福建、河北、江西、安徽等地共一百多所中学,与当地中学的师生面对面地交流有关创意写作的理念,发动各种力量推动中学生写作回到本源。2016年公益宣讲进校园近百场,直接影响了孩子写作的方式。决赛期间,大赛成功举办了首届北大培文“创意写作与中学语文教学论坛”,就新课标高考、语文教学、阅读教育等议题进行了建设性研讨。

     

        一个大赛的成功除了参加人数多,评委规格高,写作实绩才是考量的关键。评委们为孩子们的作品欣喜甚至惊异,这些作品已经突破中学生作文的限制,而具有个人创作性,可以称作是具有创新能力的作品了。《人民文学》主编施战军给第三届大赛冠军获得者写点评时充满感情地说:“《蒋扈氏》是这个年龄段作者所写的少见的小说上品。让我们记住胡浩然这个名字吧,他将来也许会成为一个好作家。”大赛获奖优秀作品连续两届在《光明日报》刊发,《新华文摘》转载,这在中学生作品里是前所未有的,获奖作品结集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目前,由曹文轩主编的《倾听未来的声音》已出版了三季。

     

        从创意写作,逐渐扩展并实现与中学作文教学的良性对接。“北大培文杯”全国青少年创意写作大赛的发展正如高秀芹当初的设想,一步步朝着理想的方向迈进。

     

        展示中学生朝气蓬勃的创意精神

     

        这是一场张扬创意的写作大赛。

     

        参加大赛的孩子们像鱼儿游入大海,那是容纳思想与创意的海洋。以文学的名义,他们拥抱并深深融入,如万马奔腾在广袤的草原,无限绽放他们前所未有的活力。

     

        北京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院长谢冕认为,创意大赛,应该是创造性地发现和新意表达的一个大赛,创造性地发现世界的美好和优点,然后用自己的文字表现出来。

     

        “文学创作包括中学作文写作是自由心灵的表达。我想好的作文应该有独特的发现,独特的表达,而且有一种独特的气象。”谢冕说,优秀的作家,风格一定是他所特有的,是独一无二的。比如鲁迅先生就是不可替代的。

     

        大赛组委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李敬泽以“唤醒语文的耳朵”生动地比喻“北大培文杯”写作大赛的意义。“《左传》里面也谈到耳朵的问题。耳朵听不见是一个生理性病症,如果我们的眼睛看不到这个世间的文章,如果我们的耳朵听不见人间的天籁,实际上我们就是聋的、瞎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语文教育所包含的内在意义,就相当于有待于我们去唤醒自己的耳朵,唤醒它倾听领会语文中那些内在美好的东西,内在美好的表达。唤醒越来越多年轻人的耳朵,让他们知道我们语言的美,然后知道怎么更美、更好、更有力地表达。”

     

        中山大学教授谢有顺发现,多数参赛者完成了从应试作文到创意写作的转型。当下中学时代的应试作文,似曾相识的东西、模式化的东西很多,感觉是从一个套路里出来的,最缺的就是个性和创意。但是“北大培文杯”全国青少年创意写作大赛的作文,想象力奇崛、构思精巧、用词大胆,甚至异想天开的篇章太多,完全没有应试作文的固化风格。这就表明,大家理解了创意,理解了写作。所谓创意写作,它完全是个人主义的,是想象力的产物。过去那种应试作文,多是总体主义的、公共的思维,但真正的写作,永远是个体的。那些奇特、偏僻甚至异端的想法,是成就一种创意写作最重要的材质。通过写作,参赛学生慢慢学会了和自我、和世界对话。

     

        “‘北大培文杯’的确为千千万万的孩子展示自己的特点和才情提供了一个平台,这些孩子里可能会出现能够写作的人。”北京大学教授温儒敏认为,“北大培文杯”全国青少年创意写作大赛有可能对现在的语文教学、写作教学产生很好的刺激,或者是某种带动。但是需要重视的是,高考作文和创意写作在现实中还是不同,教学里恐怕需要平衡一下。创意写作非常好,但需要长期的积累。从2017年开始,中学可能会比较重视文学的教育,也会重视创意写作。同时,温儒敏也不无忧虑地指出,现在的语文教学,特别是高中的语文教学,可以说是全线崩溃。现在的情况基本上是考什么,学什么。由于语文教学上的问题,造成的现实就是这个学科被边缘化,基本上不用怎么学语文了。他说:“我们北大是有理想的,也有诗和远方。但是我们有时候确实也要考虑到中国的国情,考虑到更大多数学校,更大多数普通的学生。同时,还要把老师带起来,让老师多读书。老师不读书,怎么有水平来教学生?所以,‘北大培文杯’能不能搞一个老师的作文比赛?”

     

        对于温儒敏的建议,高秀芹表示,从大赛第一届起,组委会就开始启动对于语文老师的理念唤醒,从2017年起,他们开始研发创意写作课程,培育创意写作基地。北大培文学校里已开设从小学到高中的创意写作课,洛阳八中等基地学校也开设了创意写作选修课。“我们绝不是高高在上。”高秀芹说,北大怀抱天下的理念,已深深地扎根于“北大培文杯”全国青少年创意写作大赛。

     

        “不要阻止奇迹发生”

     

        著名书画家、北京大学中国画法研究院院长范曾认为,创意的核心在于一个“新”字,没有“新”,如何有创意?韩愈曾讲“陈言务去”,它提示着青年人对传统要有一种吸纳的能力,从而才能经过主观的思维产生一个“新”,进而转化为心灵的盛果。

     

        民进中央副主席、著名教育家朱永新教授在第四届“北大培文杯”全国青少年创意写作大赛颁奖典礼上致辞,他从创新教育的角度出发,指出创意写作是新教育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创意写作的意义不仅是在文学方面,也有助于当下青少年建立完整人格,所有的教育工作者都应该为青少年的创意写作提供助力成长的土壤。

     

        “不要阻止奇迹发生,要支配日月,让雷电大作。”著名作家、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格非对写作大赛寄予厚望。

     

        是的,正如清华大学人文学院院长万俊人所说,创意写作蕴含着动人心弦的个性思想和奇特的想象。

     

        谈到第四届“北大培文杯”写作大赛,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倪文尖表示:“我个人是更欣赏本届大赛的试题命制的。‘尼采说’和‘度’这两道题,无论是题面的表达,还是内含的深意,以及写作的开放性,都可圈可点;尤其命题对参赛者思辨能力和思想强度的期待,可以说是历届之最。但是,因为培文大赛形成了自己的鲜明特色,而这又白纸黑字地体现在一年一度的大赛获奖文选里;更因为当下弥漫于教育界乃至全社会的功利风气,所以,许多参赛者会按套路出牌,奔着更容易获奖的路数来应对命题。这样,题是好题,不少文章也是好文章,但题和文章摆在一起看,就让人难免有违和之感。”倪文尖指出,“北大培文杯”写作大赛也许面临着某种路径的选择:是更专注于引领中学生群体的文学创作,还是表露自己对学校写作教学的改造企图?

     

        “在我看来,写作教学的改革和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其难度超过了惯常的想象。一项有追求、有特色的大赛可以起到好的作用,其意义也不可低估,但是,也不能因此就给大赛以太大的压力和不切实际的期待。”倪文尖认为,“北大培文杯”写作大赛的意义主要在于,让写作方面的特长生被看见,让常规之外的优秀写作得以彰显;而有了这个基本面,也就能以此为基础,带来诸多方面的正能量。

     

        苏州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江苏作协副主席王尧认为,第四届大赛筛选出了一些优秀作文,整体水准比上一届好。如何创意,对竞赛中的写作者来说是一大考验。这需要积累,但如果带着准备好的稿子来对接,创意的本来意义就失去了。这些优秀作文,是规定的题目激活了写作者的思维和积累。他还有一点印象很深,不少参赛者的字写得不错,受过硬笔书法的训练。一个汉语写作者对文字的敬畏,应该包括认真书写。同时,王尧也指出,很多写作者受网络文学的影响很大,套路明显。另外,大赛中议论文很少。

     

        通过担任三届培文大赛评委,王尧发现学生对创意写作的理解越来越明确和清晰。无论是叙事还是议论,虚构还是写实,都需要表达自己对生活、世界的理解和想象,并且是个人化的。“北大培文杯”写作大赛的组织者有自己的抱负和理念,从组织到大赛选拔产生了广泛积极的影响。“培文”坚持做这样的公益活动,责任感和使命感令人钦佩。王尧说:“如何避免格式化的生活和格式化的写作,其实是一个问题。‘北大培文杯’创意写作大赛,为写作者的自由表达创造了条件,持之以恒,将会产生深远影响。”

     

        让所有热爱写作的孩子都找到自己的家园,以写作成就梦想,以文学实现教育均等化,也是组委会的初衷。“北大培文杯”从第一届起给边远山区的孩子免路费和住宿费,连续四届均全程公益,高秀芹说,这需要全社会的支持才能实现。对于一个怀有梦想的文化教育公司来说,这个承担和抱负实在太巨大了,因此,从第五届起组委会考虑从公益转入非盈利,让大赛更加平衡和良性健康发展。

     

        四年风雨,大赛砥砺前行,自我完善,“北大培文杯”参赛环节越发丰富,大赛口碑日佳,已成为中国青春写作的风向标,被业界称为目前国内“高规格、高品质的写作大赛”,大赛同时还为各高校的文学创新人才选拔输送了大量优质人才,得到了各自主招生高校的高度重视。北京大学中文系系主任、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陈晓明教授指出,青少年是今天文学消费者中的生力军,也是文学生产的生力军。鼓励青少年开展专业性的写作,应该是北大中文系的职责之一。借“北大培文杯”的平台,北大中文系未来将对大赛中的获奖选手重点关注。

     

        以《写作财富的象征》为题,曹文轩在第四届“北大培文杯”创意写作大赛颁奖典礼上重申写作的意义:“谁都想成为巨大财富的拥有者。写作者会发现只有文字可以满足他无止境的追求,而这样反反复复地写作之后,他会对文字着迷,再也无法丢下它,他要写作,不停地写作,不停地逃避于由他一手创造的财富之中,因为是精神财富,文字创造的金山银山升华了他的精神境界,如果说物质财富容易导致腐败堕落的话,那么精神财富不仅可以使人升华,还能有效的阻止腐败与堕落。”曹文轩说,文章作者所提供的财富是永远的,天地不衰,这些财富不衰,并会随着时代、随着历史,随着一次又一次的赠予不断增加。文章是一笔一笔的遗产,谁接收它们谁就是这些遗产的主人,而它们最大的意义莫过于投资未来。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