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7年07月26日 星期三

    我们最缺少的是这样的书

    ——读《追梦珊瑚》

    王泉根 《 中华读书报 》( 2017年07月26日   16 版)
    《追梦珊瑚》,刘先平/著,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2017年5月第一版,36.00元

        人生在世总要有一种精神,人一辈子如果能够专注于一件事情,那就可能把这件事情做到极致,做到最好。这种精神就是一种追求。我经常会想起毛泽东主席在《纪念白求恩》一文中的那句话:要成为一个高尚的人、纯粹的人、有道德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我认为,刘先平就是这种有精神追求、精神境界的人。四十多年来,他跋涉在大自然,从平原到沙漠,从高山到海洋,用他的双腿丈量着大自然的壮美版图,用他的笔抒写着大自然的雄浑气概。难能可贵的是,当刘先平被大自然震撼的同时,更为大自然的千疮百孔、多种污染所痛苦,从而使他的文学观、价值观、道德观、人生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作为一个作家,他被写作对象所打动,所感染,甚至转变他的观念,我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研究对象。包括《追梦珊瑚》在内,刘先平的大自然文学,我认为有三个维度和三个方面的特点。

        第一个维度与特点是,从人类的中心主义和人类中心论走向地球中心主义和地球中心论。这是大自然文学的发展趋向,也是刘先平大自然文学非常有特色的文学坐标。从人类中心论转向地球中心论,就我有限的阅读范围来看,应该是美国的托马斯·贝利提出来的。他认为我们和我们的后代正面临着地球生态系统的崩溃,这种崩溃的规模和严重性可以跟恐龙灭绝时代相提并论。人类要想拯救地球生态系统的崩溃,有三条路可以走,第一是地球中心,第二是自我限制,第三是有机经济。刘先平的大自然文学所要追寻和张扬的,正是维护地球生命共同体,在地球生态面前众生平等,众生都有生命价值与尊严。他的大自然文学清醒地走出了大自然弱于人类的误区,而进入了人类弱于大自然的境界。刘先平不但通过他的文学作品,而且通过讲学、写论文等多种途径大力倡导生态道德。我们一般讲的道德是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的一种道德,他则更进一步,讲人与自然的和谐,人对自然的尊重这种道德。所以在刘先平身上,让我们看到一种崭新的道德,这种道德在今天这个时代,在人类面临严重生态危机的背景之下,难能可贵。

        第二个维度和特点是,直面现实,基于忧患,坚守现实主义精神的大自然文学的美学取向。我认为刘先平大自然文学根本的创作就是现实主义,而且是批判现实主义,充满了忧患意识,深入到生活。用他的腿去丈量大地,一步步走出来的现实主义,这与闭门造车的写作是两回事。他年过七旬后再转而写海洋,追踪皇甫晖海洋团队四年多时间,最后才写成长篇纪实文学《追梦珊瑚》。一个小学生或中学生,如果认真读了《追梦珊瑚》,他的海洋知识、海洋意识肯定会有所提高,我们现在的阅读推广就缺乏与科学、科普、科幻有关的作品的推广。从某种角度讲,大自然文学应该归于这个范围里。我们并不缺少小说、童话,我们缺少的就是这样的作品。

        第三个维度和特点,大自然文学是一种特殊的文学类型,这种特殊性体现在它是跨文化的对话,跨代际的沟通,跨文体的写作。这是刘先平大自然文学重要的艺术取向。大自然的未来属于孩子,大自然的命运牵连着孩子,因而大自然文学的主体读者应该是少年儿童,当然,也包括我们成年人。刘先平的大自然文学,文体很难界定,他的很多作品都是跨文体的写作风格。由于大量的主角是动物,因而这是一种动物小说、探险文学,以野外报告文学为主体,又兼有游记散文、科学小品、考察笔记、随笔性质的综合性文体。他的作品既不同于沈石溪、金曾豪等人写的纯粹的动物小说,也不同于高士其、叶永烈等人写的科学文艺,它既是浪漫的,又是纪实的,既是脚踏大地的又是仰望星空的,它是饱含情感与喜怒哀乐的,又是冷静的克制的理性的,它是文学研究的对象,我相信它也会成为决策层关注的重要话题。刘先平的大自然文学,为我们提供了多种阐释的可能性。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