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7年07月26日 星期三

    《青云谷童话》:寻找失去的桃花源

    徐鲁 《 中华读书报 》( 2017年07月26日   16 版)
    徐则臣
    《青云谷童话》,徐则臣/著,赵希岗/绘,新蕾出版社2017年4月第一版,25.00元

        而在无所不用其极、自私而又恣意的现代物质霸权面前,青云谷人抵抗与坚守的力量,是那么微弱。

        美国生态学家、环境保护主义先驱、“大地伦理”的首倡者奥尔多·利奥波德,提出过一个“大地伦理”(或曰“土地道德”)的观念。他认为,“大地伦理”的行为准则其实十分朴素和简单:任何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事都是对的,反之,就是错的。他希望人类把自身放到与土壤、水、植物和动物一样平等的位置上,因为所有这一切,都是一个“共同体”。“大地伦理”就是要把人类在这个共同体中喜欢以“征服者”的面目出现的角色,变成这个共同体中平等的一员。只有这样,人类才有可能尊重每个成员,并且对这个共同体本身有所尊重。否则,“一切征服者最终都将祸及自身”。

        徐则臣的首部儿童文学作品《青云谷童话》,是一部亦真亦幻的寓言式作品,说是长篇童话或长篇幻想小说,皆无不可,他用一个离奇的、超现实的故事,向读者展示了类似奥尔多·利奥波德所说的“一切征服者最终都将祸及自身”的“大地伦理”。

        故事里的“青云谷”,是作者心目中的一个“桃花源”。传说当年因为外面的世界不乏天灾人祸,先祖们便辗转逃灾躲难,发现了一个洞口,得以从山外的世界进入谷里。善良、淳朴的青云谷人世世代代在这里繁衍生息,可谓“无论魏晋,不知有汉”,不知多少年就太平安逸地过来了。

        然而到了今天,往昔的宁静被彻底打破了。所谓的“开发商”之类的现代人进入了青云谷。一条条大船,装载着各种材料驶进了青云谷。而在无所不用其极、自私而又恣意的现代物质霸权面前,青云谷人抵抗与坚守的力量,是那么微弱。他们在承受着人类欲望和所谓物质文明给他们的生存空间带来的挤压和伤害的同时,也不知不觉地一点点转让和出卖了自己的权益。

        作者直面现代物质社会的自私、骄横与霸道,描写了来到青云谷的人们猎捕动物、圈霸土地、蚕食山林的种种野蛮与丑陋的作为。而说这部作品亦真亦幻,是因为整个故事里除了生活在青云谷内外的众多真实人物,以及发生在青云谷的活生生的现实故事之外,还有一个类似大熊与大猩猩合体的“金刚”式的动物形象“熊猩”,名字叫“古怪”。

        古怪住在一个葫芦形的山洞里,洞外有棵大树,各种藤蔓从枝杈上垂下来,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野花为它遮住洞门。青云谷的少年古里和熊猩成了声息相通的好朋友,古里不仅能听懂古怪的语言,经常一起坐在石头山上晒太阳,而且,从青云谷失去了往昔的安宁那一天起,古里就一直在为古怪的命运担忧,并且始终在道义上和古怪站在一起。当青云谷里充满了机器的轰鸣声,很多的铁家伙在街巷里横冲直撞地穿行,一个个老院子、一座座老房子瞬间灰飞烟灭的时候,原本与世无争的古怪,也深深感到了生存的危险。“你们要把我们赶走!”古怪对古里说道。

        故事在悬疑重重、令人紧张的气氛中,一步步展示了身处这个危险的生存环境中的熊猩等等山林生命,与人类之间的对峙与抵抗。这只熊猩,当然是作者虚构的、人类之外的另一类生命的象征体。作者要书写的,也不仅仅是一个个体的熊猩的命运,而是现代化进程对传统农业文明的破坏与吞噬,是毫无节制的现代消费文化对古老乡村的平静祥和的风习与传统道德观念的颠覆与霸权,同时,也有原始闭塞的生活方式、生活观念在浩浩荡荡的现代文明进程中所显示出来的无可奈何与自我解体。所以,无论是古怪的命运,还是整个青云谷的命运,带给读者的都是一种极其复杂和矛盾的感觉。作品里一再写到了这种“复杂的感觉”。

        故事的结局,是一个“创世纪”式的大寓言。天地汪洋一片,整个青云谷全淹了,而大水还在不断地往上涨。“肯定是他们挖地基挖得太狠,把地球给钻漏了。四处漏水,‘咕嘟咕嘟’往上翻。”是的,一切征服者最终都将祸及自身,这个结局果然是应验了。那么,面对这样的结局,能够拯救人类最终的命运的“诺亚方舟”,会在哪里呢?

        故事告诉我们说,诺亚方舟不在别处,其实还是在人类自己的掌握之中。很多年前,青云谷的祖先从一个洞口进入谷里,开始了漫长的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只有从这个洞口进去,才能找到通往另外一个世界的隐秘路径。”关键是看人类最终是否能重新找到这个“洞口”了。

        徐则臣在作品里表达出了自己的忧患与隐痛,同时,也向读者传递出了一种希望和光明的力量。那就是在许多成年人身上普遍存在的狭隘、自私、粗野、霸道和工于心计之外,在少年古里身上,我们却看到了一种包容、公正和道义,看到了一种仁爱、平等和良知。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