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7年06月28日 星期三

    《窗边的小豆豆》中文版问世十五年发行逾千万册

    本报记者丁杨 《 中华读书报 》( 2017年06月28日   02 版)

        本报讯(记者丁杨)“1000万册,这个数字在日本是难以想象的。我真想去中国问问买这本书的人们这本书哪里最有意思。是因为两个国家的学校、教育体制不一样吗?或者说是妈妈不一样?”日前,庆祝《窗边的小豆豆》简体中文版发行总量突破1000万册答谢会在京举行,该书作者、日本作家黑柳彻子虽未到场,但通过视频表达了欣慰之情。

     

        2003年,《窗边的小豆豆》中译本由新经典文化公司引进推出,起印两万册。经过新经典公司十五年的推广、传播,众多小读者、家长和儿童文学作家、教育专家的口碑传递,这部故事生动、情感真挚的儿童文学佳作被越来越多中国读者接受,截至2017年6月,该书中译本总发行量已经突破1000万册。这个数字在出版界堪称奇迹。

     

        黑柳彻子小时候是个有些特别的孩子,因为淘气被学校劝退。后来她到巴学园就学,遇到善待孩子、保护天性、发现亮点的小林校长。在校长的爱护和引导下,这位常人眼中有些奇怪的“小豆豆”成为能被大家接受的孩子,进而成长为一位有着国际影响力的儿童文学作家、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窗边的小豆豆》中的故事即来自黑柳彻子的这段成长经历。

     

        答谢会上,诸多专家探讨了这本书的价值所在和市场成功秘诀。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表示:“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本书的主人公,既不是豆豆,也不是那个叫小林的‘校长先生’——这本书主人公的名字叫‘教育’”。儿童教育专家孙云晓认为,这本书的成功在于作者黑柳彻子一直童心未泯,“小豆豆是‘永远’的儿童,书中提出的问题是永恒的问题,这本书的经典是有充分根据的”。儿童文学作家梅子涵评价说,《窗边的小豆豆》不仅儿童需要阅读,老师和家长更应该读,因为“小林校长在他的教学园地实现了对童年秘密的尊重”。在现场播放的视频中,黑柳彻子也深有感触:“假如当年没有去巴学园,就不会有现在的我。小林校长对我的认可,是我人生中最感激的事情。”

     

        参与、主持推动并亲历这一出版奇迹的新经典文化公司董事长陈明俊在答谢会现场有些激动地说,“那些在成人眼中有些不一样的孩子阅读这部作品,会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他们的人生。这本书就是以这种口口相传的方式,用自己的力量和书中反映的真善美世界征服了许许多多孩子和老师”。陈明俊坦言,当初并未想过这本书的销量会这么大,面对逾千万册的销量,他宣布了更远大的目标,“希望这本书能在我退休的时候销量达到5000万册”。

     

        答谢会现场,先后担任《窗边的小豆豆》简体中文版责任编辑的猿渡静子、翟明明向读者介绍了该书从2003年至2017年的“大数据”,截至2017年6月,《窗边的小豆豆》简体中文版发行总量达10175920册,印刷143次,并连续十年位列开卷中国畅销书排行榜少儿类前五,豆瓣评分高达9.0。据悉,接下来,新经典文化公司还将在北京三里屯pageone书店举行为期一周的“窗边小豆豆主题展”。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