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5月2日《新华日报》报道,从去年底开始,江苏省东海县启动“耕读传家”项目,把“农家书屋”搬进村民家。选取地理位置适中、住房条件好、责任心强的农家,把原有的农家书屋清产核资,整建制迁移到农家。每个乡镇选两三个村试点,选老党员、退休老教师、热心村民加入耕读志愿服务小组,每人每周服务10小时以上,负责图书统计和管理。首批选了13个村试点,很受农民欢迎,到4月底已经扩展到70个村。
近年来,各地都十分重视村村建立“农家书屋”,为推进农村基层全民阅读工作夯实了基础,丰富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了新农村建设。
从另一方面的情况来看,一些地方在“农家书屋”建设上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必须要引起上级宣传文化部门的重视。主要表现在:近年来,不少村虽然通过政府投入建立了“农家书屋”,硬件上去了,书屋图书管理员配备了,但是图书管理员上班不正常,书屋综合利用率不太高。
针对这一问题,东海县对“农家书屋”建设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积极化解问题,启动“耕读传家”项目,把“农家书屋”搬进村民家,这个做法符合农村实际。
经过实践,已经取得较好的效果,方便了村民借书阅读,提高了图书的利用率。该县的做法值得点赞。
正如东海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朱崇慧说得好:“东海有个樊氏图书馆,在农家里搞起的个人图书馆。我们就琢磨,能不能像樊氏图书馆那样,政府引导把‘农家书屋’放到志愿者家里去,图书产权归志愿者,年底再以奖代补给志愿者一些经济补偿,让图书真正能用起来。”
“农家书屋”关键建管并重,重在用处上下功夫,将惠民的好事实事,办好办实。把“农家书屋”内的图书放到平时喜爱读书、热心公益的文化志愿者家里,创办新的名副其实的额“农家书屋”,并且采取以奖代补的办法,保证农家书屋平时有人上班管理,让图书真正能用起来,让书屋真正转起来、活起来,可谓“农家书屋”建设管理的创新之举,充分发挥了书屋服务农民、服务群众的作用。
笔者觉得,创新可以推进全民阅读工作深入开展,传承先进文化,提高工作实效和读书效果。
因此,东海县启动“耕读传家”项目,把“农家书屋”搬进村民家的做法,值得各地在“农家书屋”建设管理和方便群众借书读书、提高图书利用率上,学习借鉴,以破解“农家书屋”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
江苏省东台市 朱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