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7年05月10日 星期三

    驻校作家制度能否推动大学教育变革

    本报记者舒晋瑜 《 中华读书报 》( 2017年05月10日   05 版)

        

     

        把莫言请进北师大的校园,是张清华很早就冒出的念头。只是那时,他尚不曾预料,在北师大有关领导的支持下,他的梦想不仅成为了现实,且形成了一个大规模、高规格的阵容和平台,那个小芽会在天时地利人和的境遇中长成繁茂的大树。

     

        至2017年5月13日,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已成立四周年。莫言担任国际写作中心的主任,张清华为执行主任,中心职能之一,是定期邀请国内重要作家或诗人作为“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驻校作家”来中心开展写作、研究、讲学与交流工作,此前已有贾平凹、余华、严歌苓、苏童、欧阳江河、迟子建、西川、格非、翟永明到校,今年4月,韩少功成为北师大第十位驻校作家。

     

        莫言等名作家对北师大的学生来说,不再是天边的传奇或遥远的童话。“‘北师大国际写作中心驻校作家’所产生的效应正在扩展。”张清华说,“我们慢慢汇集在莫言先生的精神感召下,在他这杆高高飘起的旗帜下面,已经吸收的十位驻校作家和诗人,他们都是中国当代最优秀的作家,大家的气息相聚在一起,生发出超越每一个个体的力量,最终生成了一种场域,一种氛围,一种精神。”

     

        驻校作家只是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的职能之一。中心自2012年的秋冬筹划,到2013年5月13日成立时,已设置了比较系统的章程,并仿照国际通例为国际写作中心设计了四大功能:

     

        一是文学交流,北师大成立写作中心的目的,是提供中国文学和世界文学高端交流的平台,借助莫言的感召力,邀请世界优秀的作家和中国作家进行创作方面的交流,当然也包括学者之间、出版界之间的交流,推动中国文学更多更快地走出去;二是文学创作,定期邀请国内重要作家或诗人作为“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驻校作家”来中心开展写作、研究、讲学与交流工作,聚拢浓厚的文学氛围,和学生广泛接触,给青年作家的成长提供助推;三是文学教育;四是文学研究。即加强北师大作家群的研究,推出“北师大师群”作家专论、北师大诗群等四套书系。

     

        其中,大学的文学教育引起较大的争论。“关于大学是否应该培养作家,一直有很多说法。原来很多著名高校有不成文的规则,认为大学不培养作家。但文学教育缺失,是多年以来严重的通病。”张清华将原因追溯到五四时期。那时很多学者就是作家,鲁迅、周作人、胡适、刘半农、宗白华……他们既是学者同时也是作家诗人,钱锺书不在大学任教,却是科研人员,同时也是作家;古代更不用说,古代的“诗教”即是“文学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中最成功的,每位读书人提笔即能写诗作文,而现在的大学教育则完全“知识化”,使得专业的技能被搁置,受教育者知道一堆文学知识,却不会写作,这是最大的缺陷。

     

        “我们再也不能大言不惭地说:大学不培养作家——作家当然不是培养出来的。”张清华紧接着反问:“科学家能培养吗?任何杰出人才能定制吗?大学是为杰出人才的成长提供教育的条件,任何法学家、教育家都不是大学定制培养的,哪个大学也不可以说培养什么家。但文学教育是必须的,我们要重新恢复文学的本体性理念,在知识化的同时也要保有作为技能的品质。这关乎大学教育理念的变革和整个中文学科教育理念的变革。这是结构性的调整。”张清华说:“我们愿意推动这样的变革。”

     

        在这样的理念下,北师大成立国际写作中心后,开设了创作方向研究生,并和鲁迅文学院恢复合招研究生班,这是北师大在招收研究生方面完成的突破。目前,北师大创作方向的研究生中已经有一些在写作方面显露出令人喜悦的才华和潜质,有的还发表了不少作品。“国际写作中心不能光是象牙塔,我们还计划拓展社会服务,为广大的青少年和文学爱好者服务。”据张清华介绍,北师大写作中心正在和相关部门组建“校园文学联盟”,推动中小学的文学教育。所做的大小上百场文学活动,也辐射到社会的方方面面。

     

        张清华认为,驻校作家制度在北师大有很多优势。一是学校的人文传统比较深远。从鲁迅先生到钟敬文、钱玄同、黄药眠、郑敏、童庆炳……北师大人文氛围十分浓厚;二是培养了很多作家,当代作家中从北师大走出去的可谓占据了半壁江山,莫言、余华、苏童……这批作家不仅在中国文坛有很高地位,在国外也享有盛誉;三是有同行同仁的支持。他们选择驻校作家的标准,既具有思想高度,又具有艺术品质,是国内公认的一流作家。驻校作家进驻北师大后,要开展一些演讲、讲课以及对话。自名作家进驻校园,张清华最深切的感受是,北师大的学生们创作热情比过去高得多,每天下课都有同学塞给他新写的作品请教。与此同时,北师大在国内外中文学科的影响力美誉度不断攀升,学生受教育的环境也有了结构性的改善,大学整个场域发生了变化。

     

        “作家到大学里,最根本的是推动文学教育的深化和普及。文学教育的核心理念不只是知识教育,还要培养人文主义的情怀,写作是不可或缺的能力。”张清华说。他指出,文学教育在古代就是人文教育的基本形式,孔夫子的教材就是《诗经》,而《诗经》就是百科全书,孔子分析的“兴观群怨”是非常综合的目标功能,让学生有意兴的抒发,还能够表情达意。从文学的专业教育生长出人格教育,古代人文主义精神都包含其中了。

     

        近年来,“驻校作家”在各地高校中日益增多,但是如何做得行之有效、名符其实而不是流于形式,却大有门道。张清华认为,关键是学校要有完备的机制和配套的条件,为驻校作家提供好的创作环境和与学生互动的条件,而且要有合理细致的安排。“驻校作家的目的是什么?不是走形式,更不是让驻校作家为高校脸上贴金,而是要推动原有教育理念的变革、推动教育要素的结构性变化,使写作技能的培养成为一种习惯和机制,以此推动教育本身的变革。”张清华表示,他希望驻校作家的到来,能够使中文学科的学生在教育和成长过程中意识到,阅读研究和写作是同步的;希望他们从中文系毕业后,不仅拥有知识,还应该能够拿起笔来,写出像样的文字。

     

        二

     

        中国人民大学有较好的作家任教的传统。前身延安鲁艺就集结了许多知名作家,丁玲、艾青、孙犁、何其芳等人给文学教育带来了许多有趣的经验。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院长孙郁介绍说,进入新世纪以来,文学院多名老师有文学创作背景,像王家新、王以培都有不错的实绩。2009年后随着阎连科、刘震云、张悦然、梁鸿等人的到来,人民大学重新恢复了过去的传统。建立作家驻校制度,其实是为了丰富学校的文学教育,给日趋单一化的教学体系带来一种鲜活的气息。

     

        中国人民大学驻校作家所选择的标准是国内一流的有影响的作家。孙郁说,这样可以带动学术研究与创作的对话,使淡出人们视野的写作成为新的可能。由于驻校作家的影响力,也吸引了许多作家来学校交流。比如诺贝尔奖获奖者略萨和索因卡,茅盾文学奖获奖者陈忠实、贾平凹、格非等,他们的到来给文艺学、比较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带来了诸多新话题。

        中国人民大学的驻校作家还有一种是阶段性的。比如驻校诗人多多、蓝蓝、陈黎(台湾)等。他们都短时间在学校参加各类活动,如举行诗歌朗诵和诗歌研究等。这给驻校作家体制带来了灵活性和便捷性。

     

        “我们学院的作家一部分不以上课为主,一部分和普通老师一样参加各类考评。这两种方式给作家提供了不同的工作空间,使他们根据自己的特点在此愉快地工作。我们对于阎连科、刘震云没有规定动作,也没有什么具体要求。主要是因他们的存在而使学生感受到创造性写作的价值。他们会有一些讲座,和学生有一些互动。近来他们招收了创造性写作专业的研究生,像阎连科老师等还兼一点课程。他们还带领学生参加各类实践活动,比如到国外名校访学,和域外翻译家、作家对话等。前不久还与台湾作家群进行了有趣的对话活动。”据孙郁介绍,人大的课程设计不同,分两个部分,一是请专业作家授课,集中讨论一些写作的问题。另一部分是讲授文史哲课程,带有学术的因素。这些课程有不同的特点,主要是扩大视野,使学生在多维空间里建立理解世界的理念。

     

        孙郁说:“文学院的作家的存在,使学科的结构出现变化。许多学生有机会亲近国内外一流的作家。文学院后来引进的作家张悦然、梁鸿等很有人气,她们的课很受欢迎,许多学生因之而喜欢上了写作。”至于创造性写作的课程,目前人大尚没有形成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如何培养写作习惯的养成和提升诗意的表达,还有许多探索的空间。另外,大学的评价体系不利于创造性写作课的发展,作家的成果不被教育部的考核所承认。做好这项工作非有超功利的意识不可。孙郁认为,这项工作看似没有实际价值,但却有根本的意义。缺乏感性体验和诗心的中文专业学生,是不合格的学生。同样,大学里缺乏有写作实践经验的老师,那样的教学生态是不完整的。

     

        三

     

        请方方去华中科技大学中文系,最早是华科大文学院院长何锡章教授的想法。

     

        而方方当时也想离开作协,湖北省委宣传部和湖北省作协也都同意。但调到一半,省作协突然反悔。

     

        华中科技大学人事部门均已通过,方方的调动手续都办得差不多了,怎么办?何锡章院长说,可以先这样挂着,学校其他教授也有同类情况。

     

        调去一半也算调,总归要做点事。于是方方拿出了一个讲学方案,学院为此成立了“中国当代写作研究中心”。春秋讲学是中心最重要的项目之一,讲学过后,会将讲学内容以及后续研究文章编辑成书。

     

        作为湖北省作协主席,方方经常参加省内外的文学活动。她最强烈的感受就是:武汉的文学活动参与者水平比较高。其中最重要原因在于武汉市有120多万大学生,是同城在校大学生人数的世界之最。

     

        “很自然,湖北有文学专业的大学也就非常多。由此,做专业文学评论的老师们也多。在这里讲学,有着最优质的资源,会场氛围会很好。”方方说,事实证明的确如此。对于讲学的作家和评论家来说,专业人士多,交流自然会有很多碰撞,甚至因观点不同,引起台上台下争执,无论讲者还是听者都因这样的碰撞而兴奋。

     

        这样的讲学活动从2012年春天开始,到今天已经办了11季。其中一季讲学作家是诺奖得主法国作家勒克莱齐奥。

     

        据华中科技大学的驻校作家们反映,该校的活动是最多的,开始都“叫苦连天”(方方语)。

     

        “两周内的规定动作:一是必须给本科生讲一次课;必须在学校人文基地作一次演讲;必须参与一次作家自己的作品朗读会及无主题对话,这个活动是湖北省作协‘我们爱’读书会主持的。最重要的活动则是两周中的一个周日全天的‘喻家山论坛’。这个论坛面向全省的文学评论家,同时也有外省评论家参与。”方方介绍说,除此外,还有两项“自选动作”,一是到省图书馆去做一场演讲,二是与专业老师和在校博士和硕士做一次对话。这些都在讲学前即与讲学嘉宾事先沟通,不愿意去则不强求,但大多作家和评论家也都接受了这些活动。

     

        驻校作家的讲学,从一开始就不少人参加,现在人越来越多。“演讲时,会场永远嫌小,周边大学的学生们都会赶来听讲。所以,学生们很早就会去排队,真可谓盛况呀!而相对专业层次高的论坛,我们只选择小型会场,最多容三百人。所以对于踊跃的学生和文学爱好者来说,只能采用网上报名制。很多人都进不来。”方方说,看到这样的状况,自己一则是高兴,同时也很难过。高兴的是还是有这么多的文学热爱者,难过的是,会场太小,他们也没办法。有人建议说,不妨找一个大会场,但会场太大,现场台上台下相互争执的氛围就会没有了。在图书馆的演讲,也大多是挤满了人,台阶上坐的都是人。

     

        华中科技大学邀请驻校作家有自己的优势,即“中国当代写作研究中心”是华科大与湖北作协联合成立,中心主要领导,既有学校老师,也有作协的工作人员。双方各自发挥自己的长处。校内专业活动,以学校师生为主体;校外社会活动,以省作协为主体;每次活动,除了学生受惠,同时还有湖北省内的市州基层作者。每一季的讲学,基层作家都是抢着报名。为了控制人数,只能让他们轮流参与。五六年做下来,双方合作得特别默契,彼此相处得也非常好。

     

        驻校作家的到来,在大学里掀起的热潮令人欣喜而振奋。

     

        方方说,作家来的第一天,就要给本科生讲课。十点钟的课,有时候学生八点去教室,都只能坐在地上,还有专程从外地大学赶来听课的人。而晚上的演讲,学生们从中午就开始排队,校园里排着长长的队伍,长时间的等待,只是为了晚上听一个作家的演讲。

     

        “看到这些,一句空话都不用说,你就会感觉到这件事的意义。”方方觉得,学生们非常希望见到作家本人和亲耳听到作家的声音,还不仅仅只是出于热爱文学。他们还想知道得更多,想知道作家是怎样理解这个世界的。想了解作家看问题的方式,想探究作家思考人生的角度。同时,他们还想知道这世上更多的事情,以让自己更好地去认识和理解世界,走好自己的人生道路。诸如此类。

     

        “作家们之所以愿意来武汉、来华中科技大学这个文科并非强项的学校,除了他们对我本人的支持外,更重要的是我们中心的口碑很好。中心的老师们既专业,又相当认真。但凡来后的作家都会有一份感动,因为他面对的是读了他很多作品的人。他出现的地方,都挤满了学生或是读者。”方方表示,在作家来之前,他们就号召大家读作家的作品。当作家与听众互动时,他会发现,大多数人都读过他的作品。没有什么比这个更让作家心动的了。

     

        方方认为,目前大学和作家协会合作,是一个非常好的方式。作家们既有学校的专业层面的研讨(喻家山论坛),又面向社会,做一些普及性的公益活动(图书馆演讲),还有与文学爱好者的互动(作品朗读会及无主题对话),内容很丰富。各层次活动都有,更多的普通读者都能听到他们的想法。

     

        持续组织驻校作家的讲学活动,方方也发现,这样的事情更类似公益,阻碍太多。像中心这样的项目,如果想要做得长久,仅靠老师和作协员工们的理想和情怀这一类空洞口号支撑,是不可能的。而让大家长期打义工,自己作为中心领导,仅从心理上就承受不下去,所以,今年秋季的讲学中止一期。“一则让大家休息一下,二来,也是等待明年政策是否能稍好一点。当然,如果现状仍然像现在这样,或许就永远停下去了。”方方说,繁荣发展文化需要相应的政策和规定扶持,否则障碍重重,人人都会没有动力。一旦没有了做事的热情和动力,效果就会越做越差。停止便是唯一的办法。

     

        四

     

        迟子建在《额尔古纳河右岸·跋》——《从山峦到海洋》中曾有如下记述:

     

        初稿完成后,受王蒙先生的邀请,我来到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做这部长篇的修改。我是这所大学的驻校作家。海洋大学为我提供了生活上便利的条件。在小说中,我写的鄂温克的祖先就是从拉穆湖走出来的,他们最后来到额尔古纳河右岸的山林中。而这部长篇真正的结束又是在美丽的海滨城市青岛。我小说中的人物跟着我由山峦又回到了海洋,这好像是一种宿命的回归。如果说山峦给予我的是勇气和激情,那么大海赋予我的则是宽容的心态和收敛的诗情。在青岛,我对依芙琳的命运进行了重大修改,我觉得让清风驱散她心中所有世俗的愤怒,让花朵作食物洗尽她肠中淤积的油腻,使她有一个安然而洁净的结局,才是合情合理的。从这点来说,我得感激大海给我的启示。

     

        迟子建是中国海洋大学的驻校作家之一。文中提到的王蒙先生,便是该校驻校作家制的创立者。

     

        2002年4月,著名作家王蒙先生受聘于中国海洋大学,担任中国海洋大学教授、顾问、文学院院长,并提出聘请驻校作家,让他们在海大创作,把身影留在海大,让同学们足不出户即可感受名家的风采,在潜移默化中提升校园的文化品位,营造浓郁的人文气息。

     

        王蒙先生的建议得到了学校的高度认同,由此,“驻校作家制度”得以确立和实施。此后,在王蒙先生的引荐下,当代著名作家毕淑敏、余华、迟子建、张炜、尤凤伟受聘于中国海洋大学,成为中国海洋大学首批驻校作家,王蒙为首席驻校作家,之后王海、郑愁予、严力、邓刚、刘西鸿等,陆续成为中国海洋大学驻校作家。

     

        据中国海洋大学王蒙文学研究所所长温奉桥介绍,海大的前身是私立青岛大学,始建于1924年,分别于上世纪30、50年代先后出现了两次人文辉煌,蔡元培、杨振声、老舍、闻一多、梁实秋、赵太侔、沈从文、王统照、冯沅君、萧涤非、陆侃如等著名作家、诗人、学者都曾任教于此,形成了海大发展史上浓郁的人文精神和鲜明的人文传统。

     

        温奉桥认为,驻校作家制度是国外大学一种常见的文学界与大学合作育人的方式,很多作家在大学内以驻校作家的身份作阶段性的创作、讲学,而中国的大学由于各种原因和条件的制约,一直缺失这样一种灵活的办学形式。

     

        “中国海洋大学驻校作家制度,开启了中国高校驻校作家、驻校诗人的先河。”温奉桥说,驻校作家制度是中国海洋大学基于中国当代教育体制从实际出发的一种创造性构想,是“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柔性”引进智力的一种新探索、新模式,为繁荣校园文化、促进人文学科的发展、繁荣文学穿过等,都发挥了积极作用。

     

        五

     

        从第一次看《红粉》,还是大一学生的何向就被苏童的文字深深地迷住了。在学校图书馆中,她借阅了几乎所有苏童的小说。那个时候,她大概不曾预料,四年之后将有幸成为偶像的学生。

     

        考研时,何向报了北师大现当代文学专业文学创作方向,并在导师一项中,认真地写上了“苏童”。

     

        她被幸运的彩球击中了。当得知真的成为苏童的学生时,何向的自豪难以形容。“老师总是先开启话题的那个人。他很幽默,有一种童心不老的气质。苏童老师会和我们交流读书心得,向我们传授一些他的写作经验,也会带我们一起品尝美食、分享他的生活经历。”何向说,从前只是喜欢和崇拜苏童在写作上的天才,在成为苏童的学生后自己更加敬重他对待创作严谨考究、坚持不懈的态度,还有他处变不惊、不改本色的生活方式。

     

        作为北师大的学生,何向也深深地了解,自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设立文学创作专业以来,社会各界对此举的讨论或者说争辩就没有消失过。包括很多学者、教授在内的人都觉得作家是不可能教出来的,认为这种聘请驻校作家来做学生研究生导师的制度更多的是表面文章,难免有哗众取宠、吸引眼球之嫌。

     

        “作为已经在校学习近两年的创作方向的学生,我一直很感激师大给我们提供了如此良好的学习、创作环境,作家导师更对我们的写作能力的提高有很多的帮助。虽然天才的作家、超一流的作家也许是不能纯粹依靠学校的制度培养出来,但是学校的责任本身也不在于仅仅培养天才,设立创作专业重在发掘优秀的青年写作人才,为他们提供合理、完善的学习和创作环境,同时向更多的青年学生传播当下写作的意义和重要性,在浮躁和急功近利的社会里为纯文学和写作传统保留下了一块世外桃源。”何向说,在学校,自己和同专业的学生们一起学习现当代文学专业的课程,此外再去上相关的文学创作课、作家指导课,相互交流作品、交换修改意见,相互鼓励着去不断地写作和投稿,这种可以和像自己一样热爱写作的同龄人一起学习的氛围十分难得。比如苏童虽有时不在学校,但是对于自己的作品,总是很快就回复修改意见和评价。“他还会具体指出,如果他写会怎样。这样一比较,会很快发现自己的差距。”何向表示,和作家们近距离的接触之后,同学们对写作的热情更高了,也对自己的写作要求不断提高。

     

        来北师大之前,马赫觉得作家是遥远的称谓,或是一种象征、一个标志,是非常广大的意义上的人物。然而当她成为北师大文学院文学创作方向研究生,马赫突然真切地体会到,就像见到明星一样——照片上的人物怎么就走了出来?

     

        “驻校作家就在我们身边。他们和蔼谦逊,我们可以近距离地感受到他们的人格魅力;他们博学广识,哪怕只是与他们进行短暂的交流,我们也会感到受益匪浅。”马赫说,随着对各位作家了解的深入,才知道他们是那么友善,心情也由从最初的敬畏和惶恐,变得平和而愉悦。

     

        对于创作方向的学生来说,有作家导师,修作家讲座课,也会就创作问题与某一位驻校作家进行专门交流,无疑是颇为享受。马赫也注意到,很多人对文学创作怎么“教”的问题有疑惑,但她的理解是,创作不是狭义上一下子“教”出来的,是需要长期的积累与练习,点点滴滴提高自己的水平。“既然我们获得了与作家直接交流的机会,那么我们当然可以在短时间内学到很多东西。‘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说起来的确有些夸张,但用这句话来表达我的感受却非常贴切。我们所受到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但取得的进步非常明显。”马赫说,和驻校作家的交流是一种幸运,也是对自己的一种鞭策和激励。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