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7年03月15日 星期三

    谈凤霞:儿童小说的宏大叙事可能

    谈凤霞(南京师范大学教授) 《 中华读书报 》( 2017年03月15日   06 版)

        作者将宏大叙事引入儿童文学的努力,拓展了儿童文学在叙事深度和广度方面的可能性。

        儿童战争小说这一类型在中国儿童文学发展史上至今已出现两个高潮:一是建国十七年间以徐光耀的《小兵张嘎》等为代表,重在塑造勇敢机智的革命小英雄;另一则是21世纪初,对中国抗日战争历史的重视激发了儿童文学作家对战争题材的瞩目,大多书写战争给儿童生活带来的激变及其精神或性格的成长。曾经写下内容博大、气势恢宏的“时代三部曲”(《北方城郭》《突破重围》《英雄时代》)的军旅作家柳建伟初涉儿童文学,依然选择了他擅长的宏大叙事的方式,成就了这一部以红军长征为背景的儿童长篇小说《永远追随》。

        小说要写得好看,必然要有扣人心弦的情节。故事一波三折,少年执意要见毛主席去当面讨回公道,被一程又一程地转交给不同的部队,经历了不同的遭遇。他们从一开始的守口如瓶,到后来因被误解而生怨愤,再到后来逐渐认识自己小题大做而改变主意,却又被要求必须去见毛主席,这一过程波澜起伏且不无戏剧性,使得故事具有引人入胜的张力。少年追随红军的步伐也引出了各级各层红军将士的不同事迹。从士兵到领袖,作者力争写出每个人物的个性,尽可能地贴近人物气质和性格本身。小说表现了毛泽东的和蔼、彭德怀的粗犷,尤其是通过少年和毛泽东的交往,反映了日常生活中的毛泽东这个“人”的所好所念,从而更为有血有肉接地气。作者塑造了处事鲁莽的段连长、血气方刚的李师长等各色战士,并且也写出了两少年不同的气性,川伢子倔强、有心机,而三娃子更天真、柔和。不同的人物个性相碰撞,迸发出大大小小的火花,增强了故事性。

        作者注重场景描写,具有电影的画面感,如尾声写三年后的春天,追随红军而去的两少年到了延安杨家岭,“毛泽东走出窑洞,张开双臂,大步向他们走来”。作者将故事定格于这一亲近的画面,少年向党、党迎少年,意味深长。小说以少年追寻毛主席为贯穿主线,又辅之以战争中领袖决策和军队作战的境况铺写,叙事场域广阔,再现了紧张激烈的湘江之战,也涉猎国民党肃清联共分子而采取的血腥行动,将阔大、沉重的题材直接写入儿童战争文学,接续了之前《小兵张嘎》《闪闪的红星》等为代表的革命叙事传统,但又有着新的考量,如没有急于把少年主人公塑造成革命英雄,而是还原其生活本相,因而更能看到其缓慢而自然的成长变化,具有亲和力。

        《永远追随》将儿童生活和历史叙事相结合,巧妙地以儿童对诺言的求证来联结和过渡到对政治信仰的追随,表征了作者将宏大叙事引入儿童文学的努力,拓展了儿童文学在叙事深度和广度方面的可能性。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