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7年03月15日 星期三

    北斗当空,光明在前,大地上似乎正回响着两个少年追随而去的脚步声。

    徐鲁:少年的信仰

    徐鲁(湖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 中华读书报 》( 2017年03月15日   06 版)

        “清泉永远比淤泥更值得拥有,光明永远比黑暗更值得歌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说,作家们应该“善于在幽微处发现美善、在阴影中看取光明”,“用理性之光、正义之光、善良之光照亮生活”,让文学成为引导国民精神前途的灯火。

     

        茅盾文学奖获得者、著名作家柳建伟的长篇少年小说《永远追随》,正是一部“在幽微处发现美善、在阴影中看取光明”的优秀作品,一部闪耀着少年生命的觉醒与信仰的光芒、也呈现了纯朴、善良和正直的人性之美,富有温暖的家国情怀和崇高的民族大义的作品。

     

        一声划破天空的枪响,打破了小镇和陶家的平静。这是一个风起云涌、兵荒马乱的年代。一支身穿灰蓝色军服、头戴八角帽的队伍来到了香花岭,暂时借住到了陶家。在经过了从疑虑到信任的数日相处之后,两个少年、百川的奶奶,还有村里的人,都看在眼里、也明白在心了,这来的都是一些好人,是自己人。

     

        是的,这支队伍正是毛泽东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此时,他们被迫离开了井冈山根据地,开始了艰难的长征,准备北上抗日。而借住在陶家的那位身材高大、说话语气和蔼的首长“大老李”,正是大病初愈的毛泽东。毛主席领导的红军队伍爱护百姓、秋毫无犯的一举一动,深深打动了陶家每一个人,也赢得了陶百川、周三才两个少年的信任。

     

        小说的第一章“香花岭”写到这里时,已是十分精彩、引人入胜了。故事大背景的交待和细节上的描写,都处理得举重若轻。已经出场的人物形象,如少年陶百川的自尊好强,陶家奶奶的人情练达,百川爸爸的谨小慎微,毛泽东的赤子情怀,彭德怀的直率豪爽,小战士马天来的质朴忠诚……都在不多的笔墨里得到了鲜明的刻画。

     

        然而,两个少年曲折的“追随”故事,却是从几天之后,毛主席和红军队伍离开香花岭开始的。红军撤离那天,两个少年正牵着一头毛驴小白去县城买石膏和卤水。小毛驴被陶家视若“顶梁柱”,陶家磨豆腐、卖豆腐、采购原料,一刻也离不开这头小毛驴。就在这天,已经和两个少年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的红军通讯员马天来,因为要运送一些藏在山洞里的紧要物资去追赶队伍,就借走了这头小毛驴。本来小马答应过两个少年,晚上一定会把毛驴归还回来的,可是,吃过晚饭好久了,小马还是没把毛驴还回来。为了追要回对陶家来说极其宝贵的小毛驴,两个少年在得到家人允许后,来不及考虑太多,就背上干粮,循着红军队伍开走的方向,踏上了追寻小毛驴的路途……

     

        从第二章“九嶷山”开始,一段漫长、艰辛和一波三折的追寻之路,渐渐展开。两个少年追寻小毛驴的脚步,一直没有停止过,每次好不容易赶到了一个地方,都会受到红军指挥员的慎重对待,但又总是阴差阳错,与他们要追寻的借走小毛驴的人越来越远;而毛主席和红军指挥机关,当然也包括那个通讯员马天来,也伴随着一场场激烈的战斗而不断转移,步步向前,朝着伟大的革命事业所召唤着他们的方向坚定地走去……

     

        红军长征是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一个前所未有的故事,是毛主席、共产党领导的革命队伍用长长的、深深的脚印,写在中国大地上的一部壮丽的英雄史诗。柳建伟的这部少年小说选择了一个较小的“切入口”,从历史洪流的缝隙中发掘出小人物的故事,即从两个少年的视角和亲身的经历,带引着读者进入了一个伟大而壮丽的历史事件之中。可以说,这是一部别具艺术匠心、构思巧妙的少年小说。小说每一章都以一个地名命名:九嶷山,蒋家岭,新圩,凤凰嘴,猫儿山,雷口关,最后回到香花岭。这些地名,既是两个少年追寻所至的地方,也是毛主席率领的红军队伍转战经过的地方。整个小说的故事情节也是循着这两条线索不断往前推进的。

     

        两个少年的小小脚印,在追随和寻找小毛驴的同时,不知不觉地汇入了一道决定着中华民族的命运的滚滚铁流之中;两个初涉艰难时世的少年的生命,也在与一个个红军将士的相识与离别中,一步步进入了红军开始长征之初所经历的一次次激烈和残酷的战斗现场,在血与火的考验里,渐渐变得明亮、勇毅和坚定。

     

        小说最后,毛主席派红军战士马天来和魏苍生护送着两个少年,平安回到了香花镇上。可是,等待着两个少年的,却是百川爸爸惨遭国民党反动派杀害,百川奶奶悬梁自尽的残酷现实。老人留下的最后一句话是:“川伢子,三娃子,你们跟着共产党,走吧。”

     

        故事至此,两个少年原本的“追随”和“寻找”的升华与转变,已是瓜熟蒂落、水到渠成。北斗当空,光明在前,大地上似乎正回响着两个少年追随而去的坚定的脚步声。那是他们永远的追随,从眼前一直撞响到遥远的明天。

     

        合上这部作品,我感觉自己的心被一种浩然大气吹拂和激荡着。红军长征的队伍曾被老作家魏巍形象地比喻为“地球的红飘带”。壮丽的红飘带,是中国共产党人坚定无畏的意志的象征,也是中华民族追求理想、不怕牺牲、百折不挠的伟大精神的象征。像《永远追随》所写的长征故事,是一代代孩子都会“为它哭,为它笑”的永恒主题,也是值得我们献出一生,献出全部力量、激情与热爱去讲述、去礼赞、去讴歌的永恒而不朽的“中国故事”。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