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杭大运河作为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与长城齐名,被誉为古代人类建筑工程的奇迹;同物质比肩,叩响了世界非物质遗产的门环。古往今来,关于长江、黄河的文艺作品丰富多彩、汗牛充栋;而关于大运河的文学创作却是凤毛麟角。刘凤起的长篇小说《永远的大运河》,可以说是当代文学创作领域填补空白之作,也是反映大运河两岸人民抗战时期对敌斗争生活和风俗民情的优秀篇章。
大运河北起京都、南至余杭,流经六个省市,连接五大水系,对我国的商贸航通和人文传承都起着不可比拟的作用。始建于春秋并沿用至今,阅尽了三千年华夏水运历史,承载了运河两岸无数中华儿女的英雄事迹。150多万字的巨幅长篇小说《永远的大运河》,以1931年“九一八事变”至1939年抗战转入相持阶段为背景,展现了京津地区北运河两岸人民的生存状况。作者力图通过描写抗日英雄刘光汉及其周围的抗日群体从蒙昧到觉醒的思想转化过程,揭示出中国人民团结共进的民族理念和顽强御侮的民族精神。小说名为《永远的大运河》,在我们看来,其整个故事框架和情节发展,尤其是众多人物形象、性格,深刻揭示和表现了永远的大运河之魂。
主人公所在的刘氏家族,是一个颇具底蕴的传统大家族。在中华传统文化理念的影响下,家训成为维系家族生存和发展的核心纽带。作者多次提及“平安第一福”、“携余第二福”的理念,这样的行文设置为后文人物在国恨与家训的对照中反复纠结埋下伏笔。在家族、宗族、村族三方愈演愈烈的矛盾纠葛中,刘光汉对内诚信担当,娴于辞令,敏锐干练,带领乡亲们扎风筝、跳狮子会挣钱挣粮度过灾年;对外除暴安良,胆识过人,敢于冒险,同官痞兵匪巧妙周旋,对社会渣滓深恶痛绝。诠释了在动荡年代里,惩奸除恶、济困扶危,维护乡邻利益、保障一方平安的民间好汉形象。
1937年的“七七事变”打破了一切善良人们的美好幻想,标志着中华民族反法西斯战争的全面展开。主人公刘光汉在这一时期经历了三次生死考验,所带领的抗日队伍与倭寇、汉奸进行了艰苦作战,最终取得胜利,达成了人物性格和思想的全面觉醒。把政委成智声的一番话作为结语,使整部作品的意义得到了升华——“只要我中华民族有一批刘光汉在,鬼子就永远甭想奴役中国。它可以用坚船利炮占领运河两岸,可它永远跨不过去中国人心中的那条大运河!”
那个时代,民间英雄“刘光汉”不是唯一,但却是典型。在国家命运面临危亡的关键时刻,作为运河儿女,“血性”与“担当”使得他挺身而出,英勇杀敌,扬威中华民族,血染运河,保卫大地神州。此为大运河之精神,亦为大运河之魂。
除了战场上的血雨腥风,作者还着力描绘了京津廊地区的民俗文化,扎风筝、舞狮会的画面生动,亲朋近邻的交流通俗亲切,极具生活气息。《永远的大运河》所言之“永远”,不是运河之水流动的永远,而是运河文化扎根在中华儿女心底的永远。不同于黄河“母亲河”的孕育,大运河的古老经历了千秋的风雨烟云,大运河的悠长哺喂了无数百姓、城镇,印证了作者刘凤起提出的概念——大运河是“中华民族的父亲河”,镶刻了两岸埠铺的锦绣,凝聚了亿万百姓的辛劳。《永远的大运河》不仅是传唱运河英雄疆场杀敌的高亢战歌,也是作者在研究运河文化基础上为读者展示的壮美画卷,更是一部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鸿篇巨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