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以上是《孟子·滕文公下篇》第2章(6·2),它点明了孟子理想中的知识分子应该具有“大丈夫”的精神风貌。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景春,按照赵岐(?—201)的注解,就是纵横家(参见[清]焦循:《孟子正义》卷12)。战国时期有许多纵横家,苏秦、张仪是当时的两大纵横家。苏秦把其他国家联合起来,挂六国相印,目的是要对付秦国。后来,秦国越来越壮大,苏秦的合纵派失利,连横派出来了,张仪出来了。
《孟子》为什么没有提到苏秦呢?《孟子四考》卷4《出处时地考》“右附论周霄、宋硁、景春等问答”条说:
景春称仪、衍而不及苏秦,时秦已为齐所杀矣。(《通鉴答问》据叶石林谓:苏秦揣摩之术,和交不久,故不取。意以春不称秦大丈夫,由此。恐未然。)
《孟子四考》是清代孟学家周广业(1730—1798)的著作,他认为苏秦已经被杀;夹注引用的《通鉴答问》是南宋大学者王应麟(1223—1296)的作品,他认为苏秦已经失势。这两种说法并不一样,但都是为了解释景春未提苏秦的原因。
有意思的是,一向被视作伪书的《孟子外书·性善辨》写道:
徐辟将之秦,孟子曰:“秦,虎狼之国也。子何游焉?”(辟,音璧。)徐辟对曰:“山东之国,无可与者。苏子来招,故将必往。”(苏子,苏秦也。)孟子曰:“夫苏子,天下之至无信人也,天下之大不义人也,子何交焉?”(夫,音扶。)徐辟对曰:“辟之祖自南州迁于郏鄏,今五世矣,于苏为睦。且辟,苏之自出也。”(南州,徐国也。郏鄏,洛阳也。自出,谓苏氏之甥。)孟子曰:“然则姑赠子以言:不约纵,不连横,不为威屈,不为利疚,以守子素,以全子生。斯可矣。”(纵,音宗。)
《孟子外书》提到苏秦,还说徐辟是苏秦的外甥,但孟子对苏秦的评价极低。《孟子》瞧不起公孙衍、张仪,《孟子外书》瞧不起苏秦,这是一脉相承的。就此而言,《孟子外书》再是伪书,其中亦有不少真的成分。
回到6·2。景春是一个不太有名的纵横家。他问孟子:公孙衍、张仪难道不是大丈夫吗?因为他们“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公孙衍、张仪只要一发脾气,天下所有的诸侯都会吓得啰里啰嗦、胆战心惊。一旦他们不发脾气,天下就会变得太平无事。公孙衍、张仪的气势很大,按照一般人的理解,这样的人应当是大丈夫。“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但是,在孟子看来,公孙衍、张仪这样的人怎么能够称得上大丈夫呢?
然后,孟子对景春说:“子未学礼乎?”你没有学过礼吗?下面这段话,我们可以按照五伦中的“夫妇有别”——把它变为“男女有别”——来看。“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就是男孩子行成年礼的那一天,父亲会教育他。“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就是女孩子出嫁的那一天,母亲反反复复对她说一些知心话。“往送之门”,母亲把女孩子送到大门口,因为迎亲的队伍就在门外面了。“戒之曰”,母亲语重心长地叮嘱这个女孩子。叮嘱什么呢?“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女儿,你马上要嫁到你婆婆家里了。你一定要谨慎小心,就是“必敬必戒”;一定要“无违夫子”,就是不要违抗你的丈夫。
这里先谈到“丈夫”,后谈到“女子”,关键落在“必敬必戒,无违夫子”这句话上。孟子把它归结为:“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把顺从当成自己的原则,这是为人之妻的道理,这是为人之妻该做的,这是一种解释。还有另外一种解释,就是唯唯诺诺,这只有那些女人,只有那些小家子气的女人,才会这么做。朱熹(1130—1200)就认为公孙衍、张仪的所作所为是妾妇之道的体现,其《孟子集注》卷6云:“盖言二子阿谀苟容,窃取权势,乃妾妇顺从之道耳,非丈夫之事也。”第一种解释应该是母亲说的真心话,第二种解释比较贬义,这两种解释我们可以并行不悖。
前面讲“以顺为正者”是妾妇之道。下面要讲的是丈夫之道,它的影响力特别大。
孟子说:“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住在天下最宽广的房子里,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上,走在天下最广阔的大路上。按照孟子的思想,这句话包含了仁、礼、义三个概念。天下最宽广的房子是什么呢?就是仁。《论语》有一篇叫作《里仁篇》,开篇是孔子说的“里仁为美”(《论语》4·1),我住在仁里面,是一件美好的事情。孟子也引过孔子这句话(3·7)。所以,天下最宽广的房子是仁,天下最正确的位置是礼,天下最广阔的大道是义。我要住在“仁”这座天下最宽广的房子里,我要站在“礼”这个天下最正确的位置上,我要走在“义”这条天下最广阔的大路上,这就是“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的含义。
孟子经常说:仁是一座房子,它的门是什么呢?就是礼。门前有一条路,它是什么呢?就是义(参见3·7、7·10、10·7、11·11、13·33)。后人把它慨括为“礼门义路”。2016年11月4日上午,我又去看了“两孟”(孟庙、孟府),进一步理解了“礼门义路”的深刻意义。一个人必须生活在仁、礼、义之中,跟仁、礼、义为伍,住在它的房子里,站在它的位置上,走在它的大路上。
对于很多人来说,既有得志的时候,更有不得志的时候。孟子说:“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志向能够实现的时候,就带领老百姓好好干;志向不能够实现的时候,就一个人坚持自己该坚持的东西。我们的一生,有得志的时候,有不得志的时候。假设你得志的时候就飞扬跋扈,人们是看不起你的;假设你不得志的时候就灰心丧气,人们会更看不起你。所以,孟子采取的策略是:得志的时候,跟大家好好干;不得志的时候,要坚持自己认为正确的理想。
下面这句话极其有名:“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丈夫”这个词在《孟子》中时常出现,并有很多搭配,比如“丈夫”(5·1、6·2、6·3)、“小丈夫”(4·12)、“大丈夫”(6·2),还有“贱丈夫”(4·10)。孟子这里真正确立了“大丈夫”的定义。“富贵不能淫”,不能淫什么呢?现在有一大堆金银财宝、一大群达官贵人在我面前,但我的心不为之所动,再多的金银财宝、再大的达官贵人也不能让我心旌摇荡,这就是“富贵不能淫”。我再贫困潦倒、地位卑微,我心里的志向也毫不改变,这就是“贫贱不能移”。别人再有权有势、再威逼利诱,但我始终保持我的气节,绝不动摇我的气节,这就是“威武不能屈”。面对富贵,我的心很坚强;面对贫贱,我的志很坚强;面对威武,我的节很坚强。这就是大丈夫,这就是大丈夫的精神风貌!
我这样解释孟子这句震烁千古的名言,其实我已经知道:面对这15个字或者21个字,任何用白话文做出的解读,都不足以传达它真正的内涵、真正的精神。因此,直奔原文来激励我们自己,是最好的。
古人说人生有三不朽,就是立德、立功、立言。“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这是《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说的。后来,不仅司马迁(约前145—约前87)的《与挚伯陵书》引过这句话(参见《全汉文》卷26),而且《孟子外书·文说》也说过跟《左传》一模一样的话:
万章从游于牛山之上,孟子喟然叹曰:“此齐景公流涕之所也,而其骨已朽矣。”万章曰:“古之人何以不朽?”孟子曰:“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此之谓三不朽。古之人皆有死,君子虽死而求其不死者,若小人则未死而已死矣。”
三不朽之中,立德是最重要的。立德,就是我们要建立自己的道德,让我们道德起来。立功,就是我们要在社会上建立一定的事业,要有自己的事业。立言,就是我们要把自己的思想体会、文化创造留传下来。这是立“三不朽”。
立德、立功、立言,跟孟子讲的大丈夫“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两者的联系,我觉得就在它们都强调立德;但“三不朽”没有把大丈夫那种真正的浩然之气展示出来,这是两者的区别。后来很多思想家研究《孟子》,就有所发挥。这里我想提到魏源(1794—1857)。古人讲“三不朽”,但魏源的《默觚上·学篇九》提出了“四不朽”,就是立德、立功、立言,还要立节。要有节气,要有节操,就是要立节。魏源把立节也作为人生之不朽来追求,可见他深深地把握了孟子“大丈夫”的基本精神。魏源在“开眼看世界”之前,也对《孟子》有过很多研究。魏源彰显“立节”,是跟“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密切相关的。
6·2这一章,从知识分子与政治的关系看,体现了两种不同的立场或者两条不同的路线:一方是公孙衍、张仪那种知识分子,另一方是以孟子为代表的知识分子。我们怎么区分它们呢?其实还是要落实到6·1讲的义利之辨。对于知识分子与政治的关系,孟子是从道义的角度来看,公孙衍、张仪是从利益的关系来看。钱穆(1895—1990)先生的《国史大纲》对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知识分子做过分类。其中,孟子这一派知识分子被称为义仕派,公孙衍、张仪这一班知识分子被称为禄仕派,这是最有鲜明对比的两派。能够支持孟子这一派铁肩担道义的,就是大丈夫的精神人格、精神风貌。
所以,我们今天回想起“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回想起“大丈夫”的精神风貌,一定要体会到:它既是孟子对于做一个真正的男子汉所提出的要求,对于做一个真正的人所提出的要求,更是孟子对于做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所提出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