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中国书法》适合于一般书法爱好者及专业人士,同样适合于书法收藏爱好者。类似话题的书籍,市面上并不乏见,该书却能够以恰当、新颖的角度切入,引发读者的兴趣,丰富其相关知识。过于通俗的读本,多有翻炒前人冷饭之嫌,已难以满足现在较为精致的读者的兴趣;偏于高深的理论专著,又多较为晦涩,使那些好奇者望而却步。本书却能够深入浅出,用鲜活生动的语言讲解精深的理论,令读者在较为轻松的阅读中获得知识,不了解书法史或书法创作背景的读者读之亦可补其短,增其长。
作为中国传统的经典艺术形式,书法相当独特;事实上,现在中国的文化已经是东西文化的混血,已嵌入西方语境,涉及传统文化领域的表述面临两类尴尬:满足于传统的经验式表述,叫人读《历代书法论文选》,很难融入现当代语境,仿佛以文言文应对现代社会之沟通;借助西方美学、艺术理论解读传统书法,叫人读刘纲纪的《书法美学简论》,又近于隔靴搔痒,颇似以传统心态解读西方文明,如同借助风水观审视修建铁路、铺设电网。本书则避其两端,作者凭借其长期对外交流的经验,“运用系统哲学的观点,采用纵向梳理,横向对比的方式反思中国书法”,尝试从深层破解此尴尬。
不同于古人,作者并未把“软毫书写”“传统书法是艺术”判定为理所当然,而从对比硬毫与软毫书写模式、东西方文字形式着手,尝试说明软毫书写方式的优劣,汉字形式及传统软毫书写表现形式的丰富。如此研读、表述,即深入挖掘出传统书法的核心价值,又顾及与现代西方语境的融入。颇显深意。
在吸纳“近现代五大重要书法材料”,构建新的书法史论体系过程中,在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作者并不强行归纳,而是采取概念细分的方式,首先帮助作者区分书法材料中“官家样”“民间样”,借以对书法生存形态进行“金字塔结构”的立体解读,然后分析书法史论中的“二维模式”“三维模式”“四维模式”的系统演进动态,对此前书法理论惯用的平面树枝状结构、单向演进模式进行突破与升级。传统的书法理论,很难面对“近现代五大重要书法材料”对原有书法史论观念的挑战;无视传统经典法书材料与“近现代五大重要书法材料”之间的巨大差异,强行归纳统一,难免不成为夹生饭。作者目前所采用的作法,无疑是恰当的,融通的。
传统的书法解读,往往着眼于官家样,即所谓经典法书。大量新出土的民间样,在血脉上与官家样存有直接关系,在形态上又有一定距离。不先理清这两大类新旧材料之间的关系,熔铸新的书法史论无从谈起,后续的反思与批评更无法展开。近现代五大重要书法材料中,之前仅有北碑有被单独提出,构建独立的体系,也未能够与传统法书体系紧密融合,其他材料则更游离于传统书论之外。这类障碍,妨碍后续书法创作的深入展开。
书中的上卷“反思中国书法史”与下卷“心法-技法-器用模式的回归”两部分相对独立,而又血脉贯通。作者强于思辨,以心法-技法-器用模式解读中国书法史,更以中国书法史印证心法-技法-器用模式。
传统书论多出自书家,中国书法史上很难找到西方式的纯理论家,涉语书论者,多立足于较高水平的书法创作这一基础。目前部分书论过于沉迷于纯理论式的典籍文献解读,少有深入结合书论与创作展开,常给人以“飘在空中”的感觉,部分甚至是在误导创作。两位作者一位善小楷,一位精于行草,二人皆善书论。或许正因为如此,该书一方面能构建书论体系、书法创作模式的宏观架构,又能深入创作的诸多细节,将二者融会贯通。
对诗词等其他传统文学艺术形式的熟悉,更使作者具备了更广阔的视野及游走的空间,不同的传统文艺形式的对比与串联,使本书在细节议论中多有可看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