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与中国的变革、改革与进步之间的关系,是20世纪中国被反复提起的一大命题:五四时期、80年代的“文化热”时期,都曾一次又一次提起此一命题,十八大之后我们再一次提起了这一命题,这一次提起的特别意义在于:这是第一次从正面角度的提起,而以往每次提起,都导致对传统文化与改革关系的大面积解构和更深刻的质疑,认为孔夫子应为中国落后挨打负责,传统文化应该为“文革”的发生负责。八十年代人们甚至还形成了一种更为普遍的认识,那就是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华文化,是封闭的、落后的、僵化的、保守的、不能与时俱进的,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绊脚石。但是,这一被认为已经僵化了的中华传统文化,却并没有如很多人所曾经预期的那样,走向其必然死亡的命运,并且不仅没有死亡,反而在新时代展现出绵延不绝的生命力。
- 01版:头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