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7年01月04日 星期三

    2016英伦补遗书单

    沈胜衣 《 中华读书报 》( 2017年01月04日   11 版)

        年轻时,我看不上英国(及其文艺),痴迷的是法国意大利希腊西班牙那些火热激情、浪漫缤纷,嫌英国人沉闷保守、正统老旧。随着年纪增长,却越来越接受那份英式风度了,领会他们的守旧含蓄、深沉自处(哪怕现代先锋如伍尔芙,也有这种英国特色)。这便是人生的过程吧。

     

        今年的读写主题是英国,购书150多种,读了70来种;已写的英国题材文章6篇,里面引用、评介、提到的英书也有70多种(不限于今年所得)。现于专文中出现过的书籍之外,再精选8种值得推荐的好书,录以补遗。

     

        《毛姆短篇小说精选集》,冯亦代等译,译林出版社2012年12月第一版、2015年5月第十一印

     

        毛姆的小说集出过很多,这本的好处一是所选篇章,能反映他几种主要题材、类型和写法;二是名译名编,译者还包括傅惟慈、凯蒂、黄昱宁、陆谷孙等,并附收录与董桥探讨其中一篇题目该译作“食莲”还是“吞枣”的往来文章,这些都是陆灏的组稿之功;三是装帧设计好看,封面的毛姆抽烟像画得过瘾。

     

        这些短篇作品,不乏与毛姆名著《月亮和六便士》类似的题材:抛下俗世的营营役役、离开城市的繁嚣生活、摈弃现实的成功人生,在太平洋海岛的纯朴美景和安闲懒散中,追求自我与自由、永恒与快乐,那种不为世俗“正经人”所理解的洒脱放浪、独立精神,如《爱德华·巴纳德的堕落》《吞食魔果的人》《雷德》等。如此一写再写,可见这一世外桃源的逸游梦想,是毛姆写作(乃至人生)的“元主题”。

     

        其他种种,一以贯之的都是这类非主流、不“正经”,人物或是主动放弃、或是被动挫折,故事多有政治不正确的“毁三观”(如《珍珠项链》的坏人有好报)。毛姆以此表达了对人世(包括对英国人)的讽刺,对正统道德价值观的逆反,对人类阴暗面(包括弱点也包括本质的恶毒)的洞察。

     

        毛姆辛辣而精细的文笔总是那样令人会心,而又往往那样无情,即使对他自己钟情的梦想亦如是:上面举引的那篇《雷德》,最终剧情反转,他以拿手的关子悬念、也以拿手的对人性的冷酷观照,最后揭破一个(且一个接一个)美丽爱情故事背后的残酷现实,读来颇有苍凉讽刺的震撼。——此为全书压轴篇,这就是人世美好故事的结局了。

     

        《东方快车》,格雷厄姆·格林著,黄梅等译,漓江出版社1991年10月第一版

     

        这是以通俗惊险小说包装的直指人类生存困境的杰作。二十多年前在一次旅途中读过,风雨苍茫中的少年心事,一如书中的旅途故事:混乱年代、封闭空间(车厢)的各色人等,交织了理想、凡俗、政治、逃亡、伪诈、背叛、牺牲、情欲、实惠、良知等人间因素。而格林毫不动容,他节制冷静到近乎冷漠地展示一场闹剧,又带点嘲讽地让它归于平静,一切都仿似失落了意义。于是,有了那句卷首引语:“世间万物万事,其理想本质富于诗意,其命运必为悲剧,其存在荒唐滑稽。”有了那姑娘唱的一首“骰子的点数老是不对头”、让人怆然泪下的流行歌曲,深刻地概括了悲凉人世中的人性人情。

     

        这是值得一读再读的书,今年在另一次小行中重读了,再次体会那种小空间中的大手笔,重温那种人生本质的哀凉:混杂与虚无,挣扎与颓然,跃动与失败,柔情与算计,温暖与冷酷,记忆与现实,悲天与悯人,百转与千回……因之反观自己、回顾经历,乃再生“岁月长,衣裳薄”的浩茫心情,低徊感喟。

     

        仅凭这一部不长的作品,格林就可立足一流作家之列。

     

        《英格兰,我的英格兰》,D.H.劳伦斯著,黑马译,上海三联书店2014年9月第一版

     

        这本劳伦斯中短篇小说选,分别代表其三个创作阶段。点题的《英格兰,我的英格兰》属于他中期名篇,“被认为是对英格兰(而非广义的不列颠英国)之民族性格和原型意识的深入挖掘”。写的是爱情在婚姻生活中的异化,年轻夫妻分别代表的英格兰两种文化特质(“务实的苦行精神与空灵虚幻的审美精神”)之间的冲突。男主人公不为现实束缚、“不愿跻身于尘世”、鄙视成功、远离大众,只独立自我地热爱文艺,爱着老英格兰“过去的时光”,这份性情在家庭生活中面对压力而最终违背本真,酿成悲剧。——这种对立,其实不限于英格兰的民族性,而是人的存在本质之叩问,让我想起自己的从前,有一份微怅的亲切。

     

        小说中还有典型的英国元素:乡居的生活,古老的农村,木屋、菜地、花园、树木……劳伦斯不愧为“了解英国乡村和英国土地之美的最后一位作家。”当中可喜地出现了玫瑰这种英伦代表植物的象征,一处比喻男主人公,一处比喻英格兰。

     

        如此,小说在对人的思辨中充满英国元素,或者说,是乡村生活等英国元素支撑起“人”的本质——这确实就是英格兰。

     

        《存在的瞬间》,弗吉尼亚·伍尔芙著,刘春芳等译,花城出版社2016年10月第一版

     

        研究者珍妮·舒尔坎德从伍尔芙遗稿中整理编辑的这些回忆性篇章,是她“从未出版的自传文字”,从早期成长岁月到布鲁姆斯伯里社团、从至亲家人到交往的文人,都有坦诚的记述(很多涉及隐私,她生前并不打算出版),是珍贵的史料。

     

        史料研究价值之外,这些《前尘旧事》《往事札记》《记忆俱乐部文献》,更充分体现了伍尔芙对自我的反思,对个性各种侧面的探寻,对变化的不同身份的追问,对内在个体与外界影响之间关系的注视。她的真实内心,矛盾纠结,隐秘的情感世界,“人生根基”的最初回忆,就像她一再写到的童年印象中那些美丽苹果一样鲜明呈现。

     

        今年又一次集中读伍尔芙,越来越为之着迷。虽然她是“海浪”般的前卫作家,但更像一个沉静的深潭,故事情节并不引人入胜,却引人不知不觉沉潜入去。用伍尔芙自己的话说,那里面深深地沉降着生命的瞬间,从而带出无穷尽的存在体验。

     

        ——年轻时,我看不上英国(及其文艺),痴迷的是法国意大利希腊西班牙那些火热激情、浪漫缤纷,嫌英国人沉闷保守、正统老旧。随着年纪增长,却越来越接受那份英式风度了,领会他们的守旧含蓄、深沉自处(哪怕现代先锋如伍尔芙,也有这种英国特色)。这便是人生的过程吧。

     

        《莎士比亚的动荡世界》,尼尔·麦克格雷格著,范浩译,河南大学出版社2016年4月第一版

     

        写法很特别、内涵很丰富的书,介绍了莎士比亚其人其剧(恰好应和今年其逝世四百周年),也介绍了他那一代人的世界(重点是体验莎剧的观众)、以及一段历史,还介绍了大英博物馆的文物:选取二十件馆藏精品,以之切入莎士比亚的时代。作者是大英博物馆馆长,他还用类似方式写过一套《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两本书合起来可视为大英馆藏精览。

     

        这个构思概念很妙。除了作为引子的大英藏品,还以其他大量古代图画、文物,对应莎士比亚剧中的元素,从而反映其时的社会、政治、民俗等方面背景(如介绍莎翁剧中对玫瑰战争的描写,关于红白两色玫瑰代表两大家族,指出剧中一些出于想象的细节)。这是博物志式的文学鉴赏和历史小品,读来很有趣味;这种实物展示带来的现场代入感,确实可以把现代读者带回逝去的时光,进入当时的“大众体验”,共同感受那个纷繁和变动的世界。

     

        《英国通史》,钱乘旦等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2年12月第一版、2016年3月第六印

     

        英国的史书众多,这本“通史”果然够“通”,详略得当,不深不浅,适合通盘了解。仅仅是《前言》和《结束语》,简短的篇幅就将英国发展的重点脉络、关键核心、意义价值、特色特点,以及与吾邦和世界的联系与启发,都讲得很通透,诚大手笔也。这样一本有自己原创观点和独特看法,有鲜明的人文气息,又能晓畅生动、客观平情的英史,让我在前往英伦的旅途上读后,对英国之所以为英国,有了脉络清晰的认识。

     

        不过,所述略嫌偏重社会政治方面多了些(当然作者在这方面很有洞见想法)。最近作者又领衔推出六卷本的《英国通史》,这一全新研究成果,内容当会更丰富。

     

        《英国美术史话》,李建群著,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年2月第一版

     

        这册不起眼的旧版小书,是今年所读英国文艺方面专史中最好的一本。除了对画家画派简洁而有深度的介绍,该书还侧重以画作所表现的历史事件、社会变迁、风俗人情等为脉络,展示英国民族的文化历史,这种视角眼光值得一赞。例如关于英国风景画的兴起发展所折射的英国田园生活(及其文艺想象),是很好的史料。

     

        读此书时恰逢英国公投脱欧,深切感到哪怕在美术这个领域,英国传统上都与欧陆如此不同乃至背道而驰。而能有此感正是因为,作者注重将美术放在整个社会历史人文的背景中去论述,让人从绘画背后读到英国发展的一些核心要素。

     

        选收的作品也较为精当,从中发现伊丽莎白女王时期和维多利亚女王时期这两大重要时代,绘画中都出现了玫瑰,是有趣的线索。

     

        《树的艺术史》,弗朗西斯·凯莉著,沈广湫等译,鹭江出版社2016年9月第一版

     

        作者曾任职大英博物馆,借助丰富的馆藏写成此书,包括总论和二十多种树木的分论,介绍各种树木的文化历史背景,侧重呈现人与自然、树与艺术的关系。是一部“大英博物馆荣耀出品”的“树文明简史”,一册精美精彩的丰富大书:其“简”,在于文字的简要简明(但内容很扎实);其“丰”,在于收入丰富的珍藏文物艺术品,琳琅养眼(与《莎士比亚的动荡世界》等一样,也等于参观大英博物馆未能穷尽其藏品,可借之纸上精览)。

     

        因为之前刚写了两篇英伦苹果,我特别关注这部分内容。作者谈这种“最广泛种植的水果以及最令人浮想联翩的符号之一”,引述有关史料介绍其从中亚到古希腊、古罗马,再到英国和美国传播与故事,不长的篇幅涉及神话、宗教、科学和文学等,杂陈可喜而又条理清晰;尤其是收录的古代艺术品中,有一些英国的木刻、水彩、陶瓶、玻璃杯等,非常漂亮,也见出有意思的细节。

     

        ——该书的封面,也正是一幅19世纪的苹果树,散淡纷披地勾勒出一份丰盛而恬静的传统乡村风味,那就是让人悠然神往的老英国了。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