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7年01月04日 星期三

    追寻中国文明的智慧之源

    赵益 《 中华读书报 》( 2017年01月04日   15 版)
    《经典之前的中国智慧》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在我们充分享受人类精神和物质的成果,并不断开拓进取以获得更大的生存意义的今天,有一个问题似乎不应该忘记,那就是:人类究竟是怎样走出“野蛮时代”的?人类文明的第一道曙光究竟是如何绽放的?一言以蔽之:我们今天人之为人的一切,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又是怎样产生的?这个问题之所以值得思考,是因为它并不属于虚无缥缈的玄学思辩,而实在是一个有关人类意义的理解与把握,且关系到人类过去、今天以及未来的实际课题:文明的起源既可以折射出人类的本质,告诉我们从何而来,也就必然会预示我们向何处而去。实际上,只要是关心人类及其意义的人,就无法不对这个问题兴趣盎然、孜孜求索。

        中国文明是世界范围内少数几个在公元前800-300年之间成功实现“轴心突破”的古代文明之一,其核心标志就是经典的形成。经典是几十乃至几百万年经验积累的结晶,它吸收了此前的古代文明,从而形成了此后文化发展的基本格局。但不可避免的是,经典也淹没和取代了古代文明;在下一批经典没有诞生之前,它就永远是人类思考和创造的唯一源泉。中国古代经典似乎尤其如此,“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以及稍后的诸子百家之论,在奠定我们理解中国的基本框架的同时,也遮蔽了在它前面的一个漫长的过程。所以,意欲寻找中国文明之源,还必须逆流而上,翻越经典这一理性的高坝,跨越经典时代和前经典时代之间的鸿沟。近现代以降的人类学、史前史特别是当代新兴的考古人类学、艺术人类学以及思想史、知识史等研究,所欲追求的正是这样一种突破。

        王小盾教授正是这些穷源极流者中的一员。最为难能可贵的是,作为一位有着深厚传统学问素养的学者,却并未因为中国经典的蕴积深厚而高山仰止、裹足不前,也就是不像大多数本土学者那样,或是过度执着于所谓“二重证据法”,对文明起源的考察必与经典的记载相联系;或是一切皆以经典为标准进行“疑古”“信古”的是非判断,而是遵循研究文明起源的逻辑之路,从经典出发但摆脱并超越经典。《经典之前的中国智慧》这部新作,从研究初衷到内容主题再到论证方法,都再一次地印证了王小盾教授的学术品性和见识水平,是一部值得推介的探讨中国文明之源的优秀作品。

        王小盾教授的研究,以“智慧”为经典之前文明之“名”并以此为讨论中心,本身就呈现出一种独特思考和睿智之见。首先是一种整体观念,其核心是将“前经典”和“经典”都归结为文明的智慧,于是中国文明就成为一个浑然统一的实体,不存在所谓“原始思维”与“人文理性”的高下之判。其次是综合的观念,“智慧”的常用今义来源于佛教对“般若”的意译,指向一种超越世俗认识而能把握真理的能力,用以指代文明之源,遂将原始宗教观念、经验知识、思维方式、社会行为乃至更核心的“思想”综合起来,融会贯通。最后则是一种直探本原的眼光,作者既以“智慧”为观照,遂能切入到“意识”,从人类意识的高度来分析文明的状态;同时注重知识的底层作用,从经验知识的生长探索意识的进步。

        精彩的主题必然意味着精彩的内容。《经典之前的中国智慧》的第一部分从“神话”“艺术”“科学”三个方面来追索中国文明经典之前的智慧之源。正如作者所指出的,如果说神话是上古时期人类智慧的遗存的话,艺术可以视为表达这一智慧的符号,而科学则是关于这一智慧的宗教性“启示”。王小盾教授精心选择了三个例子来作讲述,第一是“鸱龟曳衔”,第二是青铜“饕餮”,第三是武王伐殷天象,为我们演出了三场穿越时空、再现遂初的精彩大戏。随着剧情的步步深入,读者会惊异地发现:从新石器时代陶器就有的猫头鹰(鸱)形象一直到马王堆帛画“羽渊”中的龟负鸱号鸟画面,原来竟是上古关于太阳在晚上运行的神话的展现;今人所感到“狞厉之美”的商周青铜器饕餮之纹,其实是与图腾信仰、祖先崇拜及其仪式紧密相关的一种仪式道具,亦即是萨满巫术人神交通的工具和符号;而武王代殷时“岁在鹑火,月在天驷,日在析木之津,辰在斗柄,星在天鼋”的天象,完全是建立在天文知识基础上的真实记录,通过集体记忆而传流于周族后代,并成为仪式性符号而表现在曾侯乙墓漆箱之上。

        《经典之前的中国智慧》始终强调认知早期文明信仰、知识和观念的方法,所以不仅通对三个专门研究的讲述介绍给聆听演讲的学生,同时还专门做了系统的理论总结,并且运用这一理论对中国“轴心突破”作出了新的解释。文化基于符号,符号的象征与隐喻是人类意义赖以存在的基础,但符号的阐释却并非易事。所以,王小盾教授在《经典之前的中国智慧》中不仅提供了数以百计的神话、艺术、知识、语言的符号材料,尤其对如何解读中国上古符号并以此探寻经典之前的智慧,提出了自己的睿智看法。他的核心观点是,中国智慧前后连接的两个发展阶段——前经典阶段和经典阶段,正对应着一种符号的发展过程:具象物体符号→具象事类符号→抽象事物符号,而中国哲学关于符号的“言、意、象”理论所特标的那种追寻“圣人之意”的终极之路,既是这一符号发展过程的反映,同时也是探寻它们真切意义的不二法门。“仪式”是表达信仰的行动,深蕴着仪式行为真实意义的“圣人之意”,所以《经典之前的中国智慧》在最后强调,只有从仪式中去观察上古符号,才是探寻中国文明智慧之源的正确道路。

        《经典之前的中国智慧》是北京大学出版社“名师大讲堂”丛书中的一种,这一丛书之所以享有盛誉,不外乎它能把学术名家的课堂化身千亿,展示给更多的莘莘学子和一切有心于鉴往知来的探索者。人们常说,真正的名师传授的是智慧而不只是知识,王小盾教授的这部讲堂之作恰为显例,它带给我们的正是一种高妙的智慧,包括体察入微并能回到遂初时代的高度的想象力、掌握各种经验知识以观察世界的洞察力以及综合阐释繁复象征和深刻隐喻的分析力。与智慧者一同踏上探索未知的道路,必将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旅程。无论是怎样的读者一定都会发现,在寻找中国文明的智慧的同时,自身也得到了某种智慧,并为它深深感染,体会到无尽的快乐。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