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6年12月28日 星期三

    科学普及出版社将建设中国科学文化传媒集团

    “科普中国云、网、端”正式开通

    本报记者王洪波 《 中华读书报 》( 2016年12月28日   01 版)

        本报讯(记者王洪波)“科普能够对一个人产生很大影响。小的时候,家里订了科学普及出版社出版的《知识就是力量》,我真的是如饥似渴地读这本杂志,看完一期,就盼着下一期赶紧来。我后来走上科研道路,或许与此有关。”近日,在“科学普及出版社建社60周年座谈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郑静晨回忆道。

     

        科学普及出版社诞生于党中央发出“向科学进军”号召的1956年。60年来,科普社出版科普图书、科普挂图以及科技著作1万余种,发行科普图书约4亿册,科技著作约3500万册。“60年来,科普社在普及科学、服务国家科技和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科普社还在发展中,传统出版也面临着巨大挑战。因此,科普社集团化、数字化转型改革势在必行。”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尚勇在致辞中指出。

     

        2016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科协系统深化改革实施方案》,《方案》明确提出:“建设中国科学文化传媒集团,整合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科普出版社和科技导报社以及丰富权威的科技期刊资源,打造拥有海量信息的科学数据集团和内容供应商”。目前,科普社已启动公司制集团化改革工作,积极探索建立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所属业务部门模拟法人运作模式等。

     

        科学普及出版社数字化转型工作也在快速推进中。据科普社社长秦德继介绍,该社承接了科普中国服务云、科普中国V视快递等科协科普信息化重大项目,实现了科普中国网、科普中国移动端的开发和运营。此外,旨在服务全国8100万科技工作者的大型科学服务网群“科技工作者之家”(“科猫”)项目也已由科普社开始筹建,该网群建成后将是一个集科技资讯、学术研究、学术服务、科研成果转化于一体的社交型科技服务平台。

     

        座谈会上,还举行了“科普中国云、网、端”开通仪式,标志着科普社数字化转型取得阶段性成果。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