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6年12月28日 星期三

    一部阐述生态文明的鸿篇巨制

    郭兆晖 《 中华读书报 》( 2016年12月28日   11 版)

        我一直从事生态文明、绿色发展领域的研究与教学,正值暑假空闲,认真拜读了金建方先生的《生态社会》一书,收获颇丰。该书与我三年前参与由我的博士导师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杨志教授组织编写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研究》有异曲同工之妙。两本书都是以宏大的视野,从人类文明发展史出发,针对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各领域来阐述生态文明的发展。

        金先生的著作对我有很多启示,我选取三点与大家分享:

        第一,《生态社会》引入了“生态体”这一全新的概念。“生态体”是指在一定空间范围内,所有生命物质和非生命物质,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过程,形成彼此关联、相互作用的统一整体。“生态体”类似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研究》一书中使用的生物圈学说的创立者、前苏联科学院院士维尔纳茨基提出的“活物质”。“活物质”是指能够以重量、化学成分、能量、空间特征来表示的所有有机体的总和。这两个概念都成功地把自然界与人类社会联系起来了;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联系起来了;把人体、民族、企业、国家、自然生态体联系起来了。

        第二,《生态社会》把生态文明作为资本主义无法解决其基本矛盾后的新发展阶段。从现实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总结出了一系列规律性变化:随着资源稀缺性的变化,资本主义以产业资本为核心转向生态主义以自然资本;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主导权的变化,资本主义以工业企业为主导转向生态主义以营销企业为主导;随着网络订单、外包的兴起,资本主义从供给侧为起点转向生态主义以需求侧为起点,从大规模生产过剩转向小批量、多品种符合大众需求的生产;随着生产要素市场与商品服务市场关系的变化,资本主义下生产要素市场与商品服务市场是分割的,而生态主义下,生产要素市场从传统的雇佣关系或直接买卖关系,向提供服务或承包工作方向转化和过渡,逐渐与商品服务市场融合在一起。

        第三,《生态社会》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经典做了良好的继承。在农业文明下,孔子的半部《论语》便可治天下;在生态文明新阶段下,老子的《道德经》具有强大的指导作用。金先生分析,“天之道”就是生态体的运行规律,“人之道”是个人谋取私利的活动——削减不足的而供给多余的。这不正是当前中国如火如荼推行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去除多余的供给,补足不足的需求!而且还指明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正是使“人之道”符合“天之道”。

        当然,我个人认为《生态社会》一书也有一些不足之处,由于涉及内容的宏大,一些观点还缺乏数据、有说服力的案例来支撑,这可能也需要我们这些这一领域研究者在金先生搭建的框架下提供相关素材。因为生态文明本身就是一个基于共享的新阶段。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