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6年12月07日 星期三

    第七届财新峰会首次开设文化专场

    刘震云:文学是打捞被人类忽略的那些东西

    本报记者张隽 《 中华读书报 》( 2016年12月07日   01 版)

        本报讯(记者张隽)“文学最重要的责任,就是把容易被大家忽略的人,以及情感,一点一滴地打捞出来,摆在大家面前。这就是文学的作用,以及作者的作用。”12月2日,为期三天的“第七届财新峰会:改革执行力”在北京召开,本届峰会首次开设了文化专场,作家、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刘震云应邀成为文化专场的首期主讲嘉宾,他在演讲中是这样来描述文学的作用的。

     

        有媒体称刘震云擅长讲故事,是“段子手”。他笑说,“其实我是中国人里最不幽默的人,因为我们的生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太不幽默了。我不生产幽默,我只是生活的搬运工。目前我搬了生活中的万分之一、十万分之一都不到。”他说,真正的幽默并不产生在喜剧,真正的喜剧也不在于说笑话。

     

        最近正在上映冯小刚导演的电影《我不是潘金莲》,票房非常火爆,有的观众在看完电影后把它与张艺谋导演的电影《秋菊打官司》进行对比,认为二者之间的故事有雷同之处。作为电影《我不是潘金莲》的编剧,刘震云认为,《秋菊打官司》从头至尾就是秋菊打官司这一件事。但《我不是潘金莲》里,一件事很快变成另外一件事,李雪莲从假离婚变成了真离婚,从上诉失败变成了上访。他说,北京大学中文系陈晓明教授对电影《我不是潘金莲》有一句非常中肯的评论——这部电影里要写的,就是一件事与另外一件事的联系。“一粒芝麻怎么变成西瓜,一个蚂蚁怎么变成大象。这时候再看有些观众评论说,‘李雪莲’是‘刁民’或者‘法盲’,都说得太表象了。我们生活当中或者就在我们身边,处处都有李雪莲,只不过十个里有九个选择了沉默。”刘震云希望,看完《我不是潘金莲》这部电影之后,大家不要纠结于某个细节,而是更多地去思考影片中的人物以及他们生活的逻辑。

     

        随着电影《我不是潘金莲》的热映,图书《我不是潘金莲》热销180万册。有读者质问“在娱乐至死的年代,严肃文学是否只能靠电影这种通俗的文艺形式来解救?”对此,刘震云谈到:“严肃文学要不要突围,我觉得这不是个问题。如果作品写得不好,突围也是死。作品写得好的话,不改编成电影一样好卖。《我不是潘金莲》没改编电影之前,印数就已经突破了150万册。有人说卖得好的都是通俗文学,严肃文学都不受欢迎,我认为这是自欺欺人。”

     

        财新峰会是一个思想交流、谋求共识的平台。本届峰会围绕“改革执行力”这样一个主题,议程不但聚焦中国宏观经济趋势、世界经济发展、全球制造业前景等,也关心信息、科技的快速发展;还围绕数字革命、虚拟现实、金融科技、金融创新与监管等议题设置了专场讨论。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