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6年11月09日 星期三

    里皮:中国足球不应追求“最快速度”的超越

    《 中华读书报 》( 2016年11月09日   12 版)

        看足球比赛的人很多,中国的电视上,几乎能找到所有欧洲顶级联赛杯赛的赛事直播,还都是免费播出的,甚至连一些南美联赛都有,可是孩子们却被阻止去踢球,想踢球的孩子们,找不到几片平整的球场,这样的现象在中国并不罕见。

     

    足球是一种文化建设

     

        不论在欧冠赛场,还是在观看欧冠赛事的直播时,耳边总会响起那古典优雅又激动人心的欧冠旋律。那是世界最顶级职业足球的音乐。我很想念欧冠的乐曲,一项足球赛事的成功,其实是整个足球文化环境的成功。欧冠音乐的深入人心,能成为全世界体育迷最熟悉的运动音乐旋律,就是这种文化传播的成功。

     

        亚冠相比而言,有一点点的遗憾,类似欧冠那样识别性极高的音乐,在亚冠还没有出现过。但是在2013 的亚冠赛季,我在天河体育场,听到了最美妙的足球之音,那就是全场观众齐声高唱的声音。在这样的声音背后,足球文化的发展,正在悄然生成。

     

        和欧洲相比,中国的领土面积、经济体量,大致相当,可是在足球这一项上,中国还没办法和欧洲相提并论。人们都说足球是在中国最受欢迎的运动,可是在我看来,足球只是在中国吸引观众最多的运动。倘若足球在中国最受欢迎,那么参与足球运动、真正通过身体力行来体验足球的中国人,肯定要比现在更多。如果中国人真正从心底里接受了足球,那么肯定会有更多的孩子们来参与这项运动。而据我所知,看足球比赛的人很多,中国的电视上,几乎能找到所有欧洲顶级联赛杯赛的赛事直播,还都是免费播出的,甚至连一些南美联赛都有,可是孩子们却被阻止去踢球,想踢球的孩子们,找不到几片平整的球场,这样的现象在中国并不罕见。

     

        中国的人口基数,意味着这个国家只要真正接受足球、重视足球,必定能成为一个世界顶级的足球大国,然而这样的转变并不容易,需要很长时间、需要细致入微的文化观念转变,才能实现。在中超联赛里,这几个赛季下来,投资中超的公司和商业品牌越来越多,我相信这和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是直接相关的。因此在联赛里,能够引进的欧洲和南美的高水平教练和球员,也越来越多。不过这只是对一个职业联赛的建设,职业联赛在一个国家的足球架构中,属于最顶层的部分,中国足球发展的基础,重点在于基础设施建设。

     

        广州恒大在自己的足球战略布局上认识到了这一点,恒大足校就是专门打造出来的一个专业化足球学校,我很荣幸地承担了这个学校校长的职位,这是许家印先生和广州恒大授予我的殊荣。恒大足校现在有两千多个孩子在这里学习和踢球,文化知识学习与足球专业技能培训,有着非常科学的安排。对于低年龄组别,我指的是十五岁以下的年龄组别,不会对孩子们进行过高、过大强度的足球专业技能培训。按照足校里西班牙教练们的安排,这个比例应该是8 比2 的范围,也就是孩子们踢球的时间,和他们文化学习的时间相比,只会占到后者四分之一的比例。

     

        只是在中国,像广州恒大这样有足球战略眼光、有足球投入气魄的社会机构还不够多。中国足球缺乏优秀的传统和传承,即便能拥有一些出色的球员,但是在整体足球文化氛围稀薄的环境下,这些出色的球员,还难以改变现在的中国足球气候。所以我对中国足球的观察,始终会强调这种足球文化的建设。

     

        在这样的建设过程中,一些特殊的手段,肯定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中国申办世界杯。北京的2008 年奥运会也证明了,中国举办世界杯不会有任何问题。这两年的时间里,我去过中国许多个城市,有一线大都市,也有二三线的城市。我所到过的中国各地,几乎每个大城市都拥有六七万人容量的体育场,而且这些体育场建成的时间都不长,设施良好,因此对于举办世界杯来讲,硬件上中国没有问题。经济实力上,中国更具备奥运会和世界杯这些顶级国际赛事所需要的政府和社会公众投资潜力。

     

        举办一届世界杯,不会从根本上改变一个国家的足球文化,但在家门口举办的世界杯,在中国足球转暖的前提下,会对足球在中国的发展起到催化剂的作用。这样的例子,我想2002 年在日本和韩国举办的世界杯,就是一个最积极的证明。

     

        长久的中国足球发展,在青少年足球培训上,需要广泛的基础,进入专业提高阶段,同样需要自己具备培养高水平人才的体系。如果过度依赖其他国家的青训专业培训体系,只能够得到一些短期的高质量产品,却不会具备自己的育才系统。

     

    留洋、外援与青训

     

        在广州恒大执教的前半个赛季,我对于球队和队员,以及整个中国足球、亚洲足球的环境,都处于适应和认知过程中。最早我感觉在广州恒大队内,能够在欧洲一流联赛站稳脚跟的,首推张琳芃。通过随后这一个完整赛季的共同成长和经历,我发现有更多队员是具备去欧洲发展的潜力的。

     

        郑智已经在英超证明过自己,他现在年过三十,不过仍然具备足够的实力。他踢球越来越聪明,适应性非常强,球场上几乎没有他不能打好的位置,当然,对于郑智,我觉得中国国家队总让他打中卫,这有些可惜。郑智最适合的区域还是中场,他对比赛清晰的观察力,他的大局感,他能攻善守的全面性,以及他对于球的支配能力,决定了他在中场能发挥出最大效用。

     

        张琳芃和郑智之外,冯潇霆、孙祥以及曾诚,都是具备征战欧洲潜力的。孙祥以前就在欧洲踢过,时间不够长,但打过欧冠。孙祥是真正的职业球员,我所说的那种“冠军”球员,我很喜欢这样认真的球员。

     

        广州恒大的几名外援,被广泛认定为亚洲最出色的外援,孔卡、穆里奇、埃尔克森,都具备在欧洲顶级联赛成功的素质,孔卡想念南美,回巴西踢球是他和他家人的选择,我们必须尊重。新加盟的迪亚曼蒂,早就是在意甲英超得到过证明的意大利国脚。

     

        不过我否认广州恒大只是依靠外援才能取得这样优秀的成绩,一支球队光靠外援,在中超不可能取得成功。

     

        在这之前,上海申花不是有过德罗巴和阿内尔卡这样的顶级前锋吗?德罗巴到此刻,仍然能在欧冠和土耳其联赛里不断进球,阿内尔卡也回到了英超赛场,可是他们共同效力的那个赛季,上海申花只取得了中超联赛第九的成绩;大连阿尔滨的凯塔,以前是巴萨的球星,西甲冠军和欧冠冠军的资历他都有,能力出众,阿尔滨还有乌塔卡,可是这样的外援组合,也没有帮助大连取得太好的成绩。所以我们首先需要建立一支完整的球队,然后再加入一些球星,或者外援或者内援。

     

        中国球迷和媒体,对于自己的球员能够去到欧洲效力,总是充满着期待,这样的心态能够理解。过去几年,中国足协和一些不同的机构,将许多青少年球员送到欧洲,送到南美,让他们去更先进的足球环境里接受训练,目的还是为了锻炼出有国际竞争力的未来的国家队。这种做法无可厚非,不过这只是短期的做法。长久的中国足球发展,在青少年足球培训上,需要广泛的基础,进入专业提高阶段,同样需要自己具备培养高水平人才的体系。如果过度依赖其他国家的青训专业培训体系,能够得到一些短期的高质量产品,却不会具备自己的育才系统。我觉得这种系统,才应该是中国足球去花力气培育的。未来的广州恒大足校,就要起到这样的效果。恒大足校已经和包括皇家马德里在内的欧洲先进足球机构展开合作,我相信,这种基于本土的青训计划,最终结出的果实,最大的便是自己的成功培训体系。

     

        每个休赛期间,球迷关注的往往会是转会市场上的动向,这也是我们作为职业教练必须要做的工作。不过和外援同样重要的是,广州恒大能否从自己的梯队里选拔出更多年轻球员,我们的青训体系能不能培养出更多提高广州恒大战斗力的年轻球员。

     

        青训关系到这个俱乐部的未来,而且不仅是我能看到的未来两三个赛季,不仅是我和俱乐部合同期的这么两三个赛季。我希望能给广州恒大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且能在未来很长时间有用。外援不能成为球队的基石,他们应该是锦上添花的角色。我们的青训,会根据一队不同位置的需要培养球员,我们不能犯上海申花和大连阿尔滨犯过的错误,这支球队的核心力量必须是中国球员。打个比方,对于这支球队,中国球员就像一块大蛋糕,外援是蛋糕上的小樱桃。

     

        中国球员们是否要努力争取到欧洲踢球的机会?当然需要。不过在具体情况下,欧洲职业足球对于中国足球的不了解,让这种沟通交流难度很大。中国球员的整体能力,包括他们的语言沟通和生活适应性,要在欧洲扎根,也需要做出很大提高。本土联赛的提高,是中国球员竞争力提高的最好解决方案。

     

        和印尼队在西安的比赛,一段时间内,场上的中国国脚们,有九个人来自广州恒大。但他们在国家队的表现,和在俱乐部之间有所不同。人们看到的,是他们彼此之间居然比较生疏,配合不够好,这种状况,恰恰是国家队的压力和环境所带来的。

     

    中国国家队

     

        2013 年的下半年,我过得非常忙碌,几乎是在不间断的旅行和比赛当中度过的。其中一次联赛和亚冠间歇期,我去了中国最古老的古都西安,观看中国国家队的比赛。这场比赛中我的出现,以及这场比赛之前我曾经去过清远的中国国家队训练基地,让媒体和公众产生了大量的联想,关于我和中国国家队之间的距离。

     

        我听说西安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都城,现在还能看出当年国都的一些痕迹。可惜时间不够,我在西安只能短暂停留。像西安这样的文化古都,许家印先生告诉我说,哪怕是旅行一个月,也是不够的。意大利教练里,卡佩罗是一个对文化古迹和各种古典艺术特别感兴趣的人,我记得就在2006 年世界杯期间,他曾经和夫人一道来中国游览北京以及长城。意大利队夺取世界杯,卡佩罗给我打电话致贺时,人就在中国,正在享受他的中国文化之旅。希望未来我能有机会,多多走访一下西安这样的城市。

     

        我在现场观看了中国队同印尼队的比赛。那是一场亚洲杯预选赛小组赛。中国队最后1 比0 胜出,能取胜当然是好事,尤其考虑到在客场和印尼队的比赛,中国队表现得不够好。只是这场取胜的过程,的确很艰难。中国队本应该再多进几个球,但在比赛里中国队的进攻没有完全发挥出来。

     

        事实上,我虽然出现在了西安,但我不是去考察国家队的,我只是观察自家球员。就像在中国队客场打印尼队之前,我去清远基地观摩,也是为了考察本队队员。

     

        和印尼队在西安的比赛,一段时间内,场上的中国国脚们,有九个人来自广州恒大。但他们在国家队的表现,和在俱乐部之间有所不同。人们看到的,是他们彼此之间居然比较生疏,配合不够好,这种状况,恰恰是国家队的压力和环境所带来的。两次去看国家队训练和比赛,我见到了中国队的代理主教练傅博,有过一些简单交流,但这只是平常问候。我是去看我的队员的,傅博负责的是中国国家队,这和我无关。

     

        值得一提的是,西安这座城市,据我所知现在没有中超联赛的俱乐部,不过我在西安的朱雀球场,在温度很低的环境里,看到了三四万热情洋溢的球迷,他们对于国家队的支持不遗余力。

     

        以前贵州俱乐部就以这个城市为主场,后来听说是俱乐部老板觉得贵州当地政府给的条件更好,才搬离了主场。这是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就像哪天国际米兰突然搬离了米兰,去到另外一个城市,这简直难以想象。我为西安的球迷感到惋惜。

     

        此前此后,关于我可能执教中国国家队的消息,从中国传到欧洲,又从欧洲传到中国,我想这可能就是互联网时代信息流通的特点吧。事实上,在那段时间里,我和广州恒大的合同,要到2014 年年底才结束,在这之前,我不会考虑任何其他问题,我的身份就是广州恒大的主教练。在2014 年休假结束,回到广州恒大时,俱乐部马上和我开始续约讨论,一切都进展得非常顺利。我对俱乐部长远的战略考虑,包括恒大足校这样的项目,都充满着信心,我们的球队结构、俱乐部后援支持和管理,都非常到位,我坚信在未来两三年内,恒大都会是在自己参加的各项赛事中,强有力的争冠候选。我这一年半的工作,成绩斐然、心情愉快,我的身体和精力也完全能应对这样不间断的俱乐部事务,为什么不和广州恒大续约呢?

     

        至于中国国家队,这只是媒体传说中的可能,根本没有走上我的议事日程。球迷如此欣赏我、看重我,是我的荣幸,只是这一切都还只是传说。

     

        一次传球,实际上包含了大量的工作,需要在两三个组合动作中完成,这当中,球员本身对球的控制,只能占据一小部分,大部分工作,需要通过观察、判断、猜测来完成,必须是球员从小接受的训练,已经形成了对于这种局面操作有效的本能反应。

     

    中日韩足球之我见

     

        虽然中日韩这三个国家的职业联赛起步时间相近,都在1990 年代初期才有了正式的职业联赛,但是我觉得日韩的足球文化,和中国差别很大。日本J 联赛的前身,是以日本企业为主导的半联赛,那样的过渡期,再考虑到日本高度发达的商业环境,让日本的职业足球有了很好的发展基础。在职业规则制定和职业规范遵守上,日本早就在亚洲领先一步。

     

        日本是很有远见也很有耐心的一个民族,这些优点体现在他们的足球发展上。来到中国之后,我听说过一些中国足球人对日本足球发展的观点,认为在1990 年代初期,日本足球的水平是不如中国的,因为当时的日本国家队打不过中国国家队。这种看法有竞技成绩作为证据,当然会有些道理,但是也有些狭隘。在这二十年时间内,日本足球对中国足球的领先,在一点点扩大,甚至在整个亚洲足球范围内,日本足球已经取得了整体上的优势。

     

        这种优势,在日本国家队和日本J 联赛俱乐部层面上,还体现得不够完整。我所知道的日本足球,是一个全国拥有六万多名日本足协认证并且专业培训过的教练,具备从事足球运动人数超过百万的青少年基础,全国教育体系对足球运动无比支持的环境,一个高度职业化社会化运营日本足协的管理体系。

     

        说到日本对青少年足球人才培训的重视程度,我相信中田英寿的成功,就应该是一个亚洲足球的范例。中田英寿并不是第一个能闯荡欧洲并且成名的日本球员,更不是第一个这样的亚洲球员。在他之前的亚洲足球代表,有韩国人车范根。车范根1980 年代在法兰克福和勒沃库森达到的高度,到今天仍然应该是亚洲球员闯荡欧洲的最高标尺。

     

        韩国足球的基础,可能要比中国和日本还好,只是在职业化方面,他们和日本人相比要略微保守一些,韩国的社会规模、政治局面,也比两个邻国更加复杂。不过韩国人做事很有韧性,国际交流的意愿也非常强烈,这些年韩国的商业品牌在国际市场上的成功,让大部分欧洲国家望尘莫及。

     

        比较而言,中国的职业联赛,虽然和J 联赛、K 联赛基本上同步,然而在职业化、市场化程度上,发展状况不同。中国的职业联赛俱乐部,可以允许商业品牌进入到俱乐部名称当中,这在其他国家是看不到的。中国国家队在国际赛事上,也不如日本和韩国成功,体制上肯定有原因,但专业层面上的原因,其实非常清楚。

     

        我在这两年的观察当中能感觉到的,就是中国球员从小接受的专业培训,有一些欠缺,很多重要的技术细节培训,也许在低龄时期就没有做得足够扎实。一个球员的成型,许多技术能力,例如对于传球的把握,在他进入到青年队时就应该具备。一次传球是什么?不仅是接应好队友的来球,控制住,而且同时要完成对此刻场上局面以及未来场上局面的观察,还要做到用最简洁有效的方式,将球传给队友,还要让队友能舒服地接应到球,并且这一次传球是有效传球,是能够对未来场上局势发展起到积极作用的。

     

        一次传球,听上去很简单,实际上包含了大量的工作,需要在两三个组合动作中完成,这当中,球员本身对球的控制,只能占据一小部分,大部分工作,需要通过观察、判断、猜测来完成,而完成的时候,必须是球员从小接受的训练,已经形成了对于这种局面操作有效的本能反应。这其实就是一个巨大而且复杂的系统工程了,我们很难用绝对精准的量化数据,来评价一次传球是好还是普通,或者是不够好还是很坏。越优秀的球员,越能够在最短时间内作出最正确的判断,并且用最简单的方式,推进比赛的发展。

     

        中田英寿,以及后来在欧洲出名的中村俊辅、长野佑都、本田圭佑、香川真司这些日本球员,他们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技术能力非常出色,看他们的传球、护球,就能看到他们第一脚触球时,那种美妙的球感,而他们在激烈拼抢中的传球,便体现出他们对比赛观察能力的出色。这些良好的技术能力,都是从小在每一次训练和对抗中积累的结果。如果不是长时间高频密地触球、控球,他们不可能具备这样的球感;如果不是注重团队至上的要求,时刻保持和队友形成配合的概念,他们传球不会那么出色。这样的球感和比赛阅读能力,正是少年队、青年队教练,在长期培训过程中,一点点教会这些球员的。他们后来都在欧洲高水平联赛里取得了成功,但是他们成功的基础,早在日本少年时代就已经打下了。

     

        这只是中国和日本以及韩国足球之间对比的一个差异部分,我的判断是,日本和韩国人成为职业球员之前,青少年时代的准备,要更加扎实。这和勤奋与否并不直接相关,关键是勤奋与努力的方向和方式是否正确。

     

        足球是一种软性隐形的社会环境建设,所以足球发展的速度,恰恰不能用时间概念来进行绝对的量化设定,我觉得足球的发展,是一种潜移默化的社会发展过程。如果对于这样的社会事务发展,还要去追求绝对速度的话,那会欲速而不达。

     

    超越日韩的“最快速度”?

     

        中国球迷对于日本和韩国足球的兴趣,是十分浓烈的,我到广州不过两个月,就体会到了这样的气氛。球迷会在各种公众或者私下场合,询问我如何比较中国足球和日本、韩国足球,看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够缩小中国足球和日韩之间的差距,而且经常有人会问,有什么办法能以“最快的速度”去缩小这种差距。

     

        球迷如此,球员也是如此。我们俱乐部里有一位韩国国脚,中卫金英权,他是非常优秀的球员。经常会有中国队友向他询问关于韩国足球的一切,像韩国俱乐部是如何训练的、韩国球员从小的生活习惯、韩国国家队如何备战和中国国家队的比赛等等。这样的求知欲,对于球员和球队的成长很有价值。这样的兴趣,也说明了中国足球对两个近邻的重视。只是我希望所有这些询问和了解,不应该是去寻找一种通过“最快速度”完成的超越。

     

        “最快速度”?我想这正是中国在过去三十年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给中国社会、中国人带来的信心,所以会觉得很多问题,只要找准了解决方案、找对了解决问题的人,就能以最快的速度完成。如果将这种挑战放在城市建设、铁路修建等方面,在一些物质化的建设方面,我觉得“中国速度”是可以实现的,因为这个国家和民族蕴藏的能量确实太大,而且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并没有得到合理的挖掘。但是足球的发展不同,在社会层面上,足球是一种最复杂的运动。我之所以不断重复足球是一种文化概念,就在于文化的建设,不是像物质建设那样,能够通过高度密集的资源和人力集中,就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

     

        足球是一种文化,足球更是一种软性隐形的社会环境建设,所以足球发展的速度,恰恰不能用时间概念来进行绝对的量化设定,很多时间里,我觉得足球的发展,是一种潜移默化的社会发展过程。如果对于这样的社会事务发展,还要去追求绝对速度的话,那会欲速而不达。

     

        国家队的成功,由于往往发生于杯赛型的世界大赛上,会需要一定的运气,也就是偶然性,不过所有的偶然,其实都是各种必然因素积累的结果。这种必然的积累,在我眼中,就是文化积淀的过程,存在于和足球相关的每一个细节当中:学校里孩子们是如何接触足球、如何接受足球训练的;俱乐部联赛当中,本土球员如何准备每一场比赛、如何在洲际赛事中不断和对手交流学习;国家队在备战一届大赛过程中,如何能将旅行、休息、训练和恢复的所有细节都做到完美……在细节之上,还有战略性全盘规划的正确、进步方向的准确。所有细节和整体战略相加,才能促成健康的足球文化生根发芽、相辅相成地发展,这个过程是何等的复杂与繁琐,不是我们用语言能描述清楚的,需要我们在实践当中一点一滴地沿着正确的方向去做。

     

        所以我不认为我们要去追求“最快速度”。设定太具体详细的时间目标,我觉得是有违足球规律的。足球的发展,是一种文化整体的发展,循序渐进的过程中,会有量变到质变的加速期,但这样的加速时期可遇而不可求,并且必须是在基础扎实的情况下才能实现的。历届世界大赛上,从来不罕见的就是成绩突然提升的“黑马”,只是这些“黑马”球队迅速成功的原因各不相同:或者是遇上了一批同年龄阶段的优秀球员,或者是在比赛抽签分组的形势里十分有利。但是如果我们将时间跨度放大,不是只关注一两届杯赛,而是在一个更广阔的时空里去权衡,这些“黑马”在闪耀之后,陨落的速度也会很快,它们要再度攀升起来,会无比艰难。

     

        2002 年世界杯上,有过打进了半决赛的韩国和土耳其。韩国当时的东道主之利,利用到了惊人的地步。土耳其在那之后,也就是在2008 年欧洲杯上有所表现,此外的大赛,想要从欧洲区出线都很难,哪怕他们的联赛同样很具备吸引力。比利时是1980 年代的欧洲“红魔”,然而直到最近这一波“85 后”“90 后”球员集体井喷,比利时队在欧洲也沉寂了多年。南美的乌拉圭,情况和比利时类似。2004 年希腊夺取欧洲杯、1992 年丹麦夺取欧洲杯,都是“神话”和“童话”级别的表现,可是用“神话”和“童话”来形容两支球队的表现,本身就包含了对他们自身足球基础和足球文化底蕴的怀疑。这两个欧洲杯得主果然也没能实现在国际足球范围内长久的突破。

     

        “最快速度”在幸运的环境下,是会产生的,但是世界杯近百年的历史上,仍然只有八个国家或地区成为了世界冠军,法国和西班牙的世界杯成功,更只是发生在最近这十六年。一个国家的足球发展,没有“最快的速度”,只有最坚实的积累。

     

        (本文摘自《思维的竞赛:里皮自述》,【意大利】马尔切洛·里皮著,李蕊等译,译林出版社 2016年5月第1版,定价:38.00元)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