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6年10月26日 星期三

    太平鼓

    侯文惠 《 中华读书报 》( 2016年10月26日   13 版)

        旧时过年,一直要到正月十五。绝大部分年节的活动,如吃年饭、守岁、拜年、回娘家,以至会亲访友等,都不出家庭的范围,尤其是那些常年在外打工行商之人,一年之中,春节几乎是他们唯一能与家人团聚的可贵机会(这一点,今日倒与过去没有不同)。元宵节就不一样了,这是一个社会性的节日,就连封建社会的皇帝,都把赴元宵节夜里的灯会看作是与民同乐的机会。

     

        旧时兰州的元宵节,白天,有郊区农民的社火,晚上则有缤纷绚烂的灯会。届时,千家万户,倾巢出动,携老带小,涌上街头,一览节庆的风光。上世纪四十年代末,我家住在中山路,正好是兰州城的中心,因此也自然是社火的必经之地。到了那一天,哥哥和我搬着凳子,扶着年迈的外祖母,和爸爸妈妈一起,带着妹妹,早早来到家门外的路边,等待着社火的来临。只见大街两边,全是密密麻麻的人群,站的坐的,都在等看社火。不一会儿,远处传来了隆隆的鼓声,“来了!来了!”孩子们欢呼着。

     

        通常,打头的是一些装扮得奇形怪状的风婆雨师,应当是企望风调雨顺之意吧;接着是春官老爷,标志着春天的来临;然后是旱船,推车,高跷,舞狮,最后则是太平鼓和“铁芯子”——两项最具兰州地方特色的表演。

     

        所谓铁芯子,是把八、九岁到十二三岁的男女小孩装扮成某一戏曲中的人物,分两层或三层固定在高达五到七米的铁支架上,铁支架隐藏在戏装下面,相互连接在一起,支架根端则固定在由七、八个壮汉抬着的平台上。一个平台一出戏,不过只有两手的简单动作,无有演唱。据说,这铁芯子是以险、巧来取胜的,因此特别受到人们的喜爱。但是,在我——当时只有六、七岁的女孩儿眼中,这铁芯子似乎只有“险”,而无“巧”。想象一下,那些只有八、九岁的孩子被绑在那么高的铁杆上,一站就是四、五小时,该是什么滋味?他们不饿吗?他们不渴吗?他们不想去方便吗?……不仅如此,他们还得强作笑容,取悦观众。直到如今,每当我想起当年观看铁芯子的情景,眼前就会浮现出那些稚嫩的不自然的,有时甚至略带哭意的面容。然而,令人不解的是,这种近乎体罚的“艺术”,竟然在前两年被列入了兰州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中!

     

        太平鼓排在铁芯子之前。在京剧舞台上,倒数第二个节目往往被称作“压轴戏”。压轴戏亦称“压台戏”,是最佳阵容的演出,必须“压”得住阵脚,是当晚节目中水平最高和质量最好的,也是观众最期待的。有趣的是,太平鼓也恰巧被安排在社火的倒数第二部分(最后是铁芯子),无论组织者有意无意,却正合我意——我认为它就是兰州社火中的压轴戏,是整个社火表演中最精彩的部分。

     

        太平鼓呈圆筒状,长约三尺,直径约一尺半,鼓面蒙皮,绘太极图;鼓身或黑或红,并以金线勾画狮子滚绣球之样。鼓之两端铁环系有布带,斜挎在鼓手的右肩,鼓身横垂下来,直达左侧腿边。鼓手左手握带,右手执鞭——一股用麻绳拧成的约二尺长的鼓鞭。一眼望去,几十名身材挺拔高大的鼓手,身着清一色的黑衣黑帽,与前后花花绿绿的社火装扮形成了明显的反照。俗语说,“男要俏,一身皂;女要俏,一身素。”鼓手的武松式的黑色紧身装束,加上斜挎肩上以金线勾勒图案的红色或黑色鼓身的点缀,尤使鼓手矫健的身姿英气十足。在倒走的手执卷旗的队长指挥下,由尺八大钹和铜锣配合,鼓手们一边行进,一边击鼓,只听得“嗵——啪,嗵——啪……”,真如春雷轰鸣,声震四方。

     

        当队伍走到十字路口或较开阔的路面上时,鼓手们便会散开,拉开彼此的距离。队长挥动卷旗,大钹铜锣亦举过头顶猛击,鼓手们则齐将鼓身撂过头顶,右腿高抬,从腿下击鼓。一时间,只见鼓鞭起落,鼓身飞舞,击鼓者转身抬腿,如同鹞子翻身。鼓手与鼓身浑然一体,真似翱翔中的鹰隼,时而如飞梭直冲下方,时而又如闪电划过长空,浮沉自若,令人目不接暇,惊叹之至。这一动作,可连续十五、六次。

     

        显然,与前面提到的那些社火表演相比,无论在形式上,以及给人的视觉和听觉的感受上,太平鼓都与其有明显的差别。如果说,观众在其他社火中看到的是“热闹”——轻松和喜庆,那么,从太平鼓中所看到的就是一种“气势”——威武和震撼。

     

        这种气势,来自它的声,来自它的舞,亦来自它的色彩。它的声音,高亢而深远,浑厚而庄严。它没有细碎的鼓点,也没有缜密的轻重缓急;绝不同于清脆的腰鼓,亦不同于欢快的花鼓。它铿锵激越,沉稳有致,犹如黄河流水,一泻而出,滚滚而来。它的舞姿,舒展而自然,简洁而有力,犹如黄河两岸的山峦,参差起伏,逶迤不断。它的色彩,素雅而明快,无华而肃然,犹如西北高原的蓝天,明朗深邃,纯净无染。

     

        反之,也正是这水,这山,这天,赋予了太平鼓一种特有的美,一种带有黄土色彩的粗犷之美,一种具有崇山峻岭之势的阳刚之美,和一种在蓝天下休养生息的田园之美。这种美,是一种独特的地域之美,是一种只有在这一土地上的人才能呈现的美。

     

        它的独特的声响,尤其使我激动,更使我着迷。很久以来,我总想知道,太平鼓为什么能有如此的音响?未见答案。因此,我自己猜想,是否应与它使用的击鼓用具有关?我们通常见到的击鼓用具都是木制的鼓槌,其粗细大小决定着鼓声的轻重,而太平鼓用的是麻绳拧成的柔韧的鼓鞭,它只有在合适的力度下才能击出响应的声响,其波长和频率显然与木槌的所击不同,传到我们耳中的声音也自然相异。除了太平鼓,还有什么鼓能发出这洪钟大吕之音?

     

        这鼓声吸引着我。我不自觉地随着鼓队向前走去,一直走到下一个路口。这时,才突然意识到,我已经离开家人很远了。

     

        太平鼓诞生在兰州,据说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岁月里,流传着许多关于太平鼓的故事,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明初洪武年间,朱元璋的开国名将徐达攻取被元军死守的兰州王保保城的传说。据说徐达在百姓挑水的水桶启发下,依照桶形制成大鼓,并在鼓中藏入刀枪,于正月十五和社火队伍一起,混入城中,里应外合,击溃了守军。从此,这种鼓便被称作太平鼓,成为百姓渴望和平的标志。尽管近年来不断有明史专家指出,这个传说中的地点和人物都有错位,但是并未影响到老百姓对这个故事的喜爱和传诵,因为它表达了世世代代人们对太平鼓的赞美和对太平世界的向往。

     

        长大以后,又不止一次地看过太平鼓的表演,却似乎都未能带给我小时候的那种气氛和感受。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太平鼓走出了兰州,甚至走出了国门。经过专家和行家的加工改编,太平鼓的表演艺术化了,也更规范了。但是,遗憾的是,我们看到的已不再是那种粗犷而豪放的带有田园气息的太平鼓了。换成了头巾和带黄边的红色服装的太平鼓,虽然红火(热闹),却少了肃穆,更少了英武。

     

        2006年,太平鼓被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愿这一具有六百年历史的艺术瑰宝能在现代人的的传承下下保持其本色。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