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6年10月26日 星期三

    北极会成为“下一个中东”吗

    《 中华读书报 》( 2016年10月26日   12 版)

        从政治家的发言、军费和修订的政策,都可看出北极的军事地位愈来愈重要,目前的趋势就是如此。

     

        跨国公司争抢水源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也使得局势更加混乱。为了抢夺水资源,跨国企业无不使出浑身解数。近10年,至少有3家公司,包括法国苏伊士能源集团(Suez)、威立雅环境集团(VeoliaEnvironmental Services)和泰晤士水务公司(ThamesWater)都在发展中国家扩展水利产业:2009年年初,德国工业巨头西门子公司斥资10亿美元,收购北美最大的水处理设备制造商美国美净集团(U.S.Fil⁃ter)。其他跨国大公司如通用电气、陶氏化学(DowChemical)也计划涉足水资源产业。还有一些你想不到的公司也打算分一杯羹,如印度国营铝业公司(Nalco)、美国国际电话电报公司(ITT)和丹·纳赫集团(DanaherCorporations)等。

     

        这股水资源争夺的热点,主要是贫穷国家迫切需要水处理与输送的设备。但这些水处理公司都是营利机构,而非政府机构。为了营利、向股东交代,这些公司会向当地民众收取水费,才能回收基础建设的投资。这是发达国家熟悉的交易模式,民众也习惯缴纳水费,然而这对贫穷国家来说却是根本上的改变,因为贫穷国家提供给民众使用的水通常是免费的。

     

        不可或缺的水资源如今落在外国跨国企业手中,对《蓝色金脉》(Blue Gold)作者莫德·巴洛(MaudeBarlow)这样的水资源研究者来说,简直可恨之至。因为对穷苦的当地人来说,即使日常用水只要几分钱,他们也付不起。到头来,这些居民还是必须从污染的溪流和沟渠取水饮用,由此引发疾病,甚至死亡。巴洛以目前全球化的趋势来看水资源的问题,并在《蓝色契约》(BlueCovenant)一书中谈道:

     

        一家大公司会紧紧抓住水资源,为了获利不择手段。他们送来饮用水,把废水带走,制造大量的塑料瓶装水,并以昂贵的价格卖给我们。这些公司利用先进而复杂的科技回收我们用过的脏水,再将水卖给我们:他们利用巨大的水管从水源区或蓄水库把水输送到大城市,也供给各个产业的用水,这些公司在公开市场买卖水,就像买卖鞋子一样。更重要的是,这些公司希望政府别插手,让市场自行决定用水价格。他们已一天天地接近这个目标。

     

        跨国企业想要掌控饮用水,这引发了一些公益和环保团体的反对。他们抗议,供水系统的私有化已成为世界银行的主要目标业务,就连地区性的放贷银行也是,如非洲开发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甚至得到联合国和世界贸易组织的支持。反对团体指责世界水资源协会(WorldWaterCouncil)不中立,成为水资源私有化的帮凶,违背当时设立的理想,也就是“以环境的永续发展为基础,为了地球所有生物的福祉,致力于水资源的保护、发展、计划、管理与使用”。这些团体组织反抗运动,静坐示威,甚至曾在密歇根州雀巢公司旗下的波兰泉瓶装水抽水站放置炸弹,虽未引爆,但已强烈地表明立场。他们反抗可口可乐公司在印度的帕拉奇马达建厂,超抽地下水,并发动抗争把意图染指玻利维亚水资源的跨国公司伯克德(Bechtel)赶走。

     

        如果我们保持一定距离,冷静地看这些因水而起的纷争,或许可以了解这些公司的商业运作模式。如果一个国家无法把洁净的水送到每一个民众手里,民众就快渴死了,世界银行也做不到,为什么不让企业做这件事呢?但另一方面,干净的饮用水可以说是对民众生命最重要的东西,当地政府拱手把水资源控制权交给外国企业,岂不会让人心生不安吗?毕竟,对外国企业而言,它们的主要目标是获利,是向股东交代。在发达国家,民众安居乐业、收入丰厚,付点水费是天经地义的,但在贫穷落后的地区,民众一天的收入只有1美元,如何付水费呢?水究竟是私人财产,还是基本人权呢?同样的纷争还会在世界各地上演,目前尚无可行的解决办法。

     

        到2050年,世界人口将再增长40%,这些多出来的人口基本集中于发展中国家,也就是常年饱受缺水之苦的地区,这些新的人口要过上较为富足的生活,每人平均食物消耗量也必然增多,因此到了2050年,作物的产量必须加倍才能应付全球人口所需。要种两倍多的作物、生产更多粮食就需要更多的水。更进一步的产业发展也需要水,加上未来必须增建数十亿间新的住宅,每一间房子都要有洁净的水可用。我们要如何才有足够的水可用呢?如何让洁净的水永无止息地在我们的肾脏和环境之间循环?这些似乎都是这个世纪最大的挑战。

     

        难以预测的天气变化

     

        2008年《科学》一篇文章宣布:“稳定已死!”这个消息让人不禁打了个寒战。这篇文章的共同作者是水文研究界的梦幻团队,包括克里斯·米莉(ChrisMilly)、鲍勃·赫许(BobHirsch)、丹尼斯·莱特梅尔(DennisLettenmaier)、贝唐克特(Ju⁃lioBetancourt)等人。他们宣布水文研究最基本的东西——可靠的统计数字——已渐渐消失。

     

        大自然尽管变化多端,但依然有稳定的规律可循,这就是风险评估的基石。没有可靠的统计数字,保险业就无法运营。桥梁、摩天大楼及重要基础建设的兴建,也必须依赖可靠的统计数字拟定建筑法规,才能抵抗火灾、洪水、龙卷风和地震。

     

        以洪水为例,比方说我们长达20年持续不断测量河流水位,就可以推算出罕见天灾发生的概率,如“五十年洪水”“百年洪水”,甚至是“五百年洪水”等。其实,所谓的“百年洪水”是指每年发生某种规模的洪水概率为1/100,但一般大众常误解为是100年只会出现一次。不管是桥梁的兴建或土地使用分区管制都必须依靠这种明确的统计数字,而非市长或土地开发商一厢情愿的想法。但像洪水预测等天然灾害的风险评估依据的历史统计资料必须适用于未来。这就是稳定。如果没有借以评估的可靠数据,所有的风险评估都会失准。

     

        愈来愈多的研究人员发现,旧的统计资料已渐渐失效。气候变迁不是唯一的罪魁祸首。城市化、务农方式的改变以及像厄尔尼诺现象造成的气候震荡,都会影响洪水发生的概率。不管如何,从米莉团队及其他研究人员提出的类似研究报告,可知气候变迁已从根本上改变了大洪水和大干旱的统计数字。无论洪水或干旱都会对人类社会造成重大冲击。米莉等人指出:“从水文气候变迁的程度和普遍性来看,我们可以断定大自然不再保持稳定的状态。在进行与水资源有关的风险评估和计划之时,再也不能把过去的稳定状态定为默认值。如果人类要适应不断改变的气候,就必须寻找更合适的参考数值。”

     

        可是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找不到这样的参考数值可以取代过去的统计资料。此外,这方面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基础研究尚未建立。我们不可能发明一套新的数学系统,或是在一夜之间就训练好新一代的水文专家。之后,莱特梅尔在另一篇文章发出不平之鸣。“过去30年,水资源研究一直不受重视。显然,这方面的研究人员太后知后觉了,不明白现在必须应对变化采用新的方式。”即使我们已经发现问题很严重,旧的统计资料已不可靠,但也没有新的可以取而代之。在我们找到解决方法之前,我们所面临的风险将更难预料。目前大概只有保险公司会先调整。例如,2010年佛罗里达州一家大型保险公司欲将龙卷风灾害保险的保费调高50%,但没得到州政府的同意,只好与位于龙卷风侵袭高风险区的12.5万户终止合约。保险公司表示,由于最近佛罗里达遭到一连串超级龙卷风的袭击,如果该公司照旧的合约提供理赔,将无法经营。天灾的相关保费未来势必大幅上扬,有些不动产甚至根本没有保险公司愿意承保。

     

        冰河挽歌

     

        温室气体增加所导致的气候变迁,不只让干旱和洪水变得难以预测,也对淡水供应造成影响,人类所有的水库、池塘等储水设备所能储存的水量与冰河和高山上的积雪相比,只是九牛一毛。储存那些冰雪不但不需要花钱,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命脉。

     

        寒冬,冰雪将陆地上大量的淡水储存起来,到了春夏万物滋生的季节再释放出来。这可比说是全世界最大、最理想的水资源管理系统,而且全自动,不需要管理人员,又完全免费。冰河和终年不融的积雪尤其宝贵,因为这些冰雪可以撑过炎热的夏季。简而言之,冰河在湿冷的夏天帮我们把水存起来,而遇到又热又干燥的夏天时,再释放出来。冰河学家称前者为“冰河质量增加”,而后者则为“冰河质量消蚀”。冰河对水的调节可以说是大自然送给人类最好的礼物。在大地炎热干燥之时,冰河调节水资源,让河川仍有潺潺的流水。

     

        如果你常注意气候新闻,应该已经知道由于气候变暖、降雨减少,全世界的冰河在节节后退。俄亥俄州立大学研究冰河的夫妇隆尼·汤普森(LonnieThompson)与艾伦·汤普森(EllenMosley-Thompson)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拍摄了多张冰河死亡的照片,有些冰河甚至在峰顶消融于无形。阿尔卑斯山有些滑雪胜地甚至用反射毯将冰河覆盖起来,以免宝贵的冰河一命呜呼。大多数的冰河研究人员预计到2030年,蒙大拿州冰河国家公园的冰河将完全消失。

     

        季节性积雪将在夏天全部融化,不像冰河可以把好几年的水分储存起来,虽然如此,积雪也是重要的水源,可在农民最需要之时把水释放出来,以供农作物之用。少了这个天然巨大的储水库,水资源在冬天就会直接流入大海,错过最需要用水的农耕季节。如果气候变暖,气温上升,雨量变多,融雪季节也会提早到春天。由于生长季节不只是和温度有关,也要看日照的长度,农民不一定可以提早耕作。到了夏天,农夫最需要水的时候,积雪早就融化不见了。

     

        融雪季节提前,这项改变将对北美西部等依赖冬天积雪的地区造成很大影响。如此一来,在漫长、干旱的夏天,农作物将面临缺水的危机。像美国最大的农业产地加州中央谷,就十分依赖内华达山脉的融雪。然而,长期看来,美国西部地区高山的积雪恐怕凶多吉少。目前,尽管冬天下雪量增加,但很多地区在春天已开始融雪。2008年年底,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ScrippsIn⁃stituteofOceanography)的蒂姆·巴尼特(TimBarnett)与其他11位科学家认为,这种现象与气候变暖有关,也就是人类自作孽。他们在《科学》发表专文表示,这实在是令人忧心的现象,并提出警告:美国西部将出现供水危机,缺乏储水机制也会影响河水的季节性流量变化,这种转变不但导致农业受到影响,城市用水也将不足。

     

        当然,政策制定者不会忽视权威期刊的重要研究。政府于是决定兴建更多的水库和运河,利用工程科技来储水和调水。中国也正计划在新疆西部兴建59座新的水库,以收集冰川融水。2009年,美国内政部部长肯·萨拉查(KenSalazar)宣布政府将在美国西部新的水利计划投入10亿美元的经费,仅仅是加州一个州就即将耗费2.5亿美元。

     

        眼见冰河和积雪不断消融,我们或许只能在科技上再加把劲,然而,科技再进步,还是远远比不上大自然储存冰雪的能力。俄罗斯水文专家希克洛曼诺夫虽曾发明巨大的储冰库和蓄水库,然而,这又如何能与冰河相比呢?即使全世界的水库增加4倍,也不能替代冰河。即使可以取代,储水量也一定少得多。水库里的水可不像冰雪,是很容易蒸发的。

     

        全世界高山上的水不断流失,奔流到海不复回,而我们只能望洋兴叹。

     

        消失中的北极冰帽

     

        对大多数人而言,即便是得知几十年后气候变迁的计算机模型预测后,还是一副事不关己,不痛不痒的态度。然而2007年9月,我们终于看到了现实世界最令人触目惊心的一幕:人类史上第一次见到覆盖大西洋的北冰洋海冰,在几个月之内就消融了40%。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著名的“西北航道”竟然开通了,过去这里只是一片坚实的冰层,不知有多少探险家葬身于此。在太平洋北端,美国与俄罗斯隔着白令海峡相望,而在海冰融化之后,新出现的海路几乎可一路通到北极。

     

        北极冰帽消融的新闻引来媒体的大量报道,尽管这股热潮一下子就退烧了,但这消息却令气候学家打了个寒战。虽然这件事早在气候学家的预料之中,但发生得实在太快了。根据气候模型,北冰洋海冰的确会逐渐消融,或许到了2050年的夏季,海冰会全部融化——但是大规模的消融至少应该在2035年之后。气候模型的预测已跟不上现实的发展,大西洋海冰消融的速度显然已经超过我们的想象。

     

        两个月后,数千名专家、学者齐聚在旧金山的莫斯科尼会议中心,参加美国地理学会举办的年会,每个人都对海冰的消融感到忧心。科罗拉多大学的马克·赛瑞兹(MarkSerreze)教授在一场专题演讲中,让我们深切了解了北冰洋海冰的现状。他说,20世纪70年代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首次利用卫星传送微波信号掌握北冰洋海冰面积的数据,当时夏季的整片海冰面积至少将近800万平方公里,差不多是美国48州的面积减掉俄亥俄州。啪!俄亥俄州已从投影仪显示的美国地图上消失了。自此之后,北冰洋海冰的面积每年逐渐减少,但今年大量海冰竟突然消融,只剩下430万平方公里,形状就像一只大海葵。啪!啪!啪!一转眼整个美国密西西比河以东,包括北达科他州、明尼苏达州、密苏里州、阿肯色州、路易斯安那州和艾奥瓦州都不见了。会议厅响起一阵“嗡嗡”声——赛瑞兹不用一堆冷冰冰的数据和表格,而是使用这般生动的比喻,大伙儿不由得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听完赛瑞兹的演讲后,我们继续就“降尺度模型”“云驱动力”与“非线性动力”等主题发表意见。有些学者开始修正2035-2050年的北冰洋海冰消失模型,甚至认为2013年的预测也得修改。还有一些人(包括我在内)则认为这是自然变异,也就是说2007年的北冰洋冰海消融只是特例,未来海冰或许会恢复为原来的面积。

     

        事实证明我们错了。结果,2008年和2009年北极夏季海冰的消融面积依然创下纪录,分别为史上第二少和第三少,几乎是2007年的翻版。

     

        “西伯利亚的诅咒”不灵了

     

        “西伯利亚的诅咒”是指北方内陆每年冬季的严寒低温。西欧和北欧国家由于北上的墨西哥湾洋流带来暖意,因此没有西伯利亚那么酷寒。但从俄罗斯到阿拉斯加,包括加拿大和美国北部各州,每年冬天都难逃西伯利亚的诅咒。由于布鲁金斯学会的菲欧娜·希尔(FionaHill)与克利福德·盖迪(CliffrdGad⁃dy)合著了《西伯利亚的诅咒》一书,此名因而不胫而走。不过这个概念就像生命一样古老,低温降临时,鸟儿飞离避难;大地龟裂,泥床上的青蛙被冻成雕像。如果气温下降到-40℃,钢铁就会裂开,所有的引擎停摆,人类一切活动也必须终止。

     

        无论哪一个环北冰洋的国家,居民都非常讨厌-40℃的极度低温。加拿大白马市的餐厅老板、加拿大艾伯塔省的克里族猎人、俄罗斯的卡车司机,以及在赫尔辛基的退休老人,都向我抱怨过这种情况。尽管他们对于气候改变所带来的困扰或好处各有意见,但他们都同意,近年-40℃的低温似乎变得愈来愈罕见——这是让人松了一口气的好消息。

     

        西伯利亚东部每年冬天都会遭受酷寒的考验。以上扬斯克(Verk⁃hoyansk)而言,1月平均温度约是-48℃,甚至比北极更冷,而维克扬斯克离北极尚有2,400公里。我们想象住在那里的俄罗斯人大概都穿着皮草躲在家里,在火炉旁边喝着伏特加,但我们恐怕很难想象7月的维克扬斯克会是什么情景。夏季的白天平均温度将近21℃,当地居民常穿短袖衬衫或背心逛街,吃着冰激凌。

     

        每年,至少20人会问我这样的问题:“今年夏天你打算做什么?”我说我要去西伯利亚、冰岛或阿拉斯加,朋友听了之后一脸疑惑,随即点点头笑着表示了解,然后要我别忘了带雪衣和雪靴。当我说,我实际需要的是太阳眼镜、防蚊液和短袖白衬衫时,他们又露出大惑不解的神情。

     

        即使是在北极冻原地带,夏天也是一样闷热。蚊虫飞来飞去,河川里流水潺潺。寒冬使得当地树木矮小,冻原长满苔藓,而且看不到浣熊,但夏季时,太阳不分昼夜都在头顶上照耀,万物全浸在太阳的光热之下。地上的冰雪融化了,花朵盛开,鼠患横行。我在阿拉斯加的费尔班克斯开车时,发现当地居民竟在半夜打垒球,夏天的阿拉斯加一片生机盎然啊!

     

        现在有众多证据显示,北方的冬季气候愈来愈温和,生长季也愈来愈长。我们可从气象观测站的资料得知,在20世纪,北半球高纬度地区的气温逐渐升高,特别是在1966年之后。只有1946—1965年气温短暂下降,然而当时,加拿大南部和欧亚大陆南部仍持续升温。

     

        1966年之后,气温上升的幅度最大,尤其是在欧亚大陆北部和北美的西北内陆区,平均每10年就会再上升1℃~2℃——这种上升速度要比全球平均温度的上升快10倍,几乎都是冬天和春天的变暖造成的。

     

        无家可归的北极熊

     

        2007年的北极冰帽消蚀事件引起世人的关注,大家都为北极熊的未来忧心忡忡。环保人士大声疾呼,希望美国能将北极熊列为濒危物种,受《濒危物种法案》的保护。然而无论布什或奥巴马政府都认为此举象征意义巨大,但并没有实质意义;毕竟北极熊的栖息地大多在加拿大、俄罗斯和格陵兰的海冰之上,而非阿拉斯加,那些国家岂会遵守美国的法案?不过北极熊确实面临危机。它们只能在极地冰冻的海洋上生存,饿了就捕猎环斑海豹来吃,吃饱就睡,有时则和同伴嬉戏或交配。虽然有些母北极熊会跑到陆上生产,但多半还是待在漂浮的海冰之上。北极熊不同于其他熊类,它们并不冬眠。夏天海冰消融了,北极熊不得不到陆地上生活。但它们缺乏食物,只能等海洋结冰,才能重回冰雪的怀抱,大快朵颐。

     

        由于海洋冰冻时期缩短,它们在陆地上等待的时间愈来愈长,也愈来愈饿,最后变得瘦巴巴的,甚至出现反常行为(如进入人类居住的城镇)。2004年,生物学家证实三起北极熊同类相残的事件,为了生存,它们不得不吃掉同类,其中,一只体形庞大的公熊袭击一个熊洞,对里面的母熊痛下毒手,猛击其头部和颈部,最后把尸体拖走,在地上留下血迹。熊洞倒了,里面的小熊则惨遭活埋,窒息而死。在科学家长达三十四年的研究生涯中,这是前所未见的悲剧。

     

        问题在于,北极熊最爱吃的环斑海豹也只能生活在海冰上。这些海豹不是在海冰上休息(同时留意北极熊的踪影),就是钻到海里捕猎北极鳕鱼。北极鳕鱼多半躲在冰层底下或周围,一边猎食小虾、剑水蚤、磷虾等,一边提防环斑海豹的袭击。而北极鳕鱼赖以为食的小甲壳动物,又以冰层底下的鞭毛藻和硅藻为食,在海冰边缘这种藻类尤其多,这整个食物链——从小到肉眼很难看见的浮游生物,到四五百公斤重的北极熊——都和海冰息息相关。海象、髯海豹等虽然也会在海冰上出没,但不像北极熊、环斑海豹和北极鳕鱼那样依赖海冰。

     

        尽管生存的压力愈来愈大,北极熊甚至会吃人,但北极地区的物种还没有立即濒亡的危险。然而,如果夏季海冰完全融化,北极熊一定也会跟着绝迹。在布什执政时代,政府机构的科学家曾在《濒危物种法案》相关报告中指出,到2050年,北极熊的数目预计将只剩下1/3。

     

        从全球种种迹象来看,气候变迁正促使地球生态重组,有些物种濒临生存危机,有些物种则更加繁盛。在《温室气体排放情境特别报告》中,有一个模型预测,到2050年全世界的物种将有15%-37%因气候变迁而绝种,具体情况依据温室气体排放浓度的情况而定。如果这项数据没有错,那实在是天大的坏消息,与雨林滥伐造成栖息地消失一样令人难过。自上一次冰河时期以来,这将是地球上的第六次大灭绝。上一次是在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恐龙就是在那个时期从地球上消失的。

     

        气候变迁导致物种灭绝的机制有很多。干旱一来,首先无法生存的就是两栖类和湿地物种;气温上升时,极地和高山生物根本无路可逃,最后只能退到最北边或是最高峰;另一个间接的影响则是由于物候(生物的周期性现象)循环失调,在一个食物链里原本互相依赖的物种只好脱钩。例如,鸟类迁徙到筑巢产卵之地的先决条件是当地必须有足够的毛毛虫,然而等它们飞到筑巢之地后,才发现毛毛虫已经走了。再者,气温上升使得许多有害的昆虫、具有侵略性的物种和疾病,以及生存力强的物种(如老鼠和浣熊)不断繁殖蔓延,其他物种无法与之竞争。另外,气候变迁的速度很快,有些定着类物种(如树木)无法立刻移往他处;即使因为无法耐受某一季的气候而迁移至别处,也未必能适应当地气候,或者水土不服。像在北极或高山地区,有些气候形态可能就此消失。到21世纪末,如果二氧化碳排放率居高,则地球陆地表面约有10%-48%原来的气候形态将会完全改变,而其中的12%-39%(大部分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可能会出现前所未见、怪异的气候形态。如此一来,全世界的生态系统将会受到强烈冲击,有些地区在节能减排上的努力就此功亏一篑。最后,由于生态系统与食物链的交互作用极其复杂,还会出现许多目前未知的涟漪效应,再加上已有的种种生态威胁,包括栖息地的破坏、物种的侵略和污染等。

     

        与其他地方相比,在阿拉斯加、加拿大北部、环北冰洋国家以及俄罗斯东部,栖息地丧失与污染的问题不是很严重。很多生物还居住在这一大片广大的针叶林、冻原和高山上,这里可谓是地球最后的净土。不过北方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也比较单纯,而且物种比其他地区(如亚马孙雨林)少。自从18,000年前这里被冰雪覆盖以来,此地的土壤形成与生物扩张仍在早期阶段。

     

        我想象2050年的情况,心想这样的环境对许多生物的生存竞争来说并不公平,输赢已经很明显了。自6,500万年前发生大灭绝以来,很多动植物正面临濒危的考验。以地球上700万种真核生物而言,几近半数的维管束植物与l/3的脊椎动物都被困在危险的“热点”,大多数位于热带,且这些地区只占整个地球陆地面积的1.4%。

     

        即使是在遥远的北方,当地的生态系统本已适应严寒气候,但由于南方的物种、害虫与疾病不断进逼,因而大受威胁。从加拿大到西伯利亚那一大片高纬度地区的针叶林区,未来有可能变成大草原。不过初级生产总量——指植物生物量与食物链底层——也将大幅增加。有些来自南方的物种将在北方找到新乐园,享受更大、更完整、更少污染的生存环境。由于缺乏海冰的遮蔽,阳光便可射入海水深处,促进藻类光合作用,增加海洋的初级生产力,进而影响整个北极地区的食物链。如此一来,北方的海洋生物量将大增,食物链会变得更加复杂,而南方物种的入侵当然会出现鸠占鹊巢的效应,威胁到北方物种的生存。

     

        总之,北方的生态将不断变动而且面临危险,但绝不是死气沉沉。

     

        (本文摘自《2050,人类大迁徙》,[美]劳伦斯·史密斯/著,廖月娟/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16年3月第一版,定价:69.00元)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