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6年10月26日 星期三

    本期导读

    《 中华读书报 》( 2016年10月26日   01 版)

        怎样读经典——淮南子

     

        (详见8版)

     

        林非:做学问要讲学术良心

     

        与许多人公开倡导散文情感的虚假和虚伪不同,林非强调散文情感的真实,并将之视为生命。林非散文的情感总体来说始终坚持真、善、美的内在统一,但又有其独特的关系结构与变化,这主要表现在纯粹与包容、炽热与平淡、粗犷与细腻的辩证关系。细心体察林非散文的情感世界,可以感到作家心弦的律动与震颤,是一种美好呈现与知音之感的书写。林非曾是一名军人,他年轻时扛过枪,渡过江,还打过仗,后来读了大学,随后全力以赴地从事学术研究和文学创作,成为国内外知名的学者和作家。林非一辈子以学术研究为主,又酷爱散文随笔创作,一面执著于鲁迅研究,一面又热爱散文研究。可以说,在林非身上充满着丰富性、多元性、矛盾性、辩证性与和谐性,这是理解其学问人生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详见7版)

     

        陈寅恪《唐代政治史略稿外一种》价值述略

     

        1941年,陈寅恪先生在香港的书斋中,将一摞誊抄得工工整整的稿件打包封起,题上“请交上海浙江兴业银行王兼士先生收存弟寅恪敬托”字样,随后寄往上海,希望借银行家的保险柜,将自己的心血妥善保存。不料随着珍珠港事件的发生,上海沦陷,香港沦陷,陈先生虽受尽磨难终于回到大陆,却与王兼士先生彻底失去了联系。1943年,商务印书馆来谈出版事宜,陈先生只能找出“不完整之最初草稿”,由一位叫邵循正的年轻人帮助整理,“拼凑成书”,即著名的《唐代政治史述论稿》。终其一生,陈寅恪先生都没有再看到自己早年遗失的那份稿件,更不可能想到,1980年,这份稿件竟重见天日,他亲手题写的“唐代政治史略稿”七字,终于出现在世人眼前。前不久,上海古籍出版社推出《唐代政治史略稿外一种》线装本,引起一波小小的轰动。

     

        (详见9版)

        城市边缘的边缘化空间

     

        从空中俯瞰北京,其空间规划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其由一个个的同心圆组成。自内向外增加的条条环路,分别标志着北京近几十年城市扩张的步幅。北京五环外的城市边缘地带,也即德国建筑学家和城市理论家托马斯·西韦特所说的“夹缝城市”。西韦特认为,这种夹缝城市完全不同于城市环境,充满一个个分散无序的“岛”,并快速成为21世界的决定性景观。城乡结合区那些星罗棋布的城中村,成为少数本地农民和大量外来人口在大城市的栖居地。道格·桑德斯用“落脚城市”来定义由外来移民构成的城市边缘地区。他在《落脚城市》中说:“这片由乡村移民在城市里构成的飞地,位于我们的视线边缘,存在于旅游地图之外,已成为这个世界下一阶段发展的场景,充满了勤奋与希望的动力,惨遭暴力与死亡的打击,备受漠视与误解所压抑。世界各地的落脚城市正在创造着历史,但这些历史却普遍遭到忽视。”

     

        (详见13版)

     

        邓一光:在绝望的故事中找出不肯绝望的人

     

        1995年我从报社离职,因为干倦了,还有一些别的原因。本来有两个职业选择,一个我没干下来,另一个在办理入职手续时被终止了,这样我就失去了工作,在家里待了几个月,没法再待下去,就开始写小说,《父亲是个兵》是第一篇,以后,写小说就成了我的职业。““军旅作家”是狭隘的体制规定下带有强烈意识形态色彩的界定,存在严重的概念模糊和混淆错误,我无法回答。我只能说,战争是人类生活的一种基本姿态,是人类文明最大的灾难和元动力,战争情结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我的重要构成之一,它让我充满了个人述说的欲望。

     

        (详见17版)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