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舒晋瑜)湖南作家彭晓玲长篇报告文学《空巢》研讨会近日在京举行。与会专家认为,《空巢》在朴素的表现中有一种鲜活的力量,在看似平常中带有相当实际的普遍性。作者用贴近现场的文字解析留守老人的生活现状,为探析空巢老人现象提供了非常真实有效的范本。
“彭晓玲的作品充满了大爱,拥有扎实的第一手材料,写作充满女性的温情,有对老境遇的深刻同情和体谅。”雷达认为,从全球化的眼光来看,老人的生活质量是权衡一个社会幸福指数的重要尺度。彭晓玲足迹遍及八个省市,采访了七十多位老人,描述了当下社会各种各样的老人问题。作品不是诉苦文学,同时肯定了老人对社会的贡献,旨在唤起整个社会的警觉和良知,而不仅仅是为了作品中的老人。李炳银说,真正的文学作品关心的是真实的人的生活命运,文学最核心的是对人希望的指引。《空巢》看到社会的病变,企图唤起人们的关注,有对弱者的悲悯,也有人文的情怀和社会的担当,作者的文学创作态度是值得肯定的。
空巢老人现象,是转型期的中国社会之痛,随着农村空巢化的加剧,这种现象已经成为横亘在当下中国前进道路上的一道高塄硬坎。评论家白描指出,《空巢》像一个病理切片报告,把思考、诘问、疑虑、忧患融汇于行文叙事,不做高深态,藏思想锋芒于行云流水般的文本进行中,水到渠成。白描同时指出,《空巢》尽管在地域概念上涉及面不算小,但还谈不上全景式地表现这一问题;对于问题形成的原因以及解决之道尚未充分展开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