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6年10月12日 星期三

    作家的心和医生的眼睛

    余茳 《 中华读书报 》( 2016年10月12日   19 版)
    《最后24小时》,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16年6月,定价:31.00元

        在儿科重症病房里,一个罹患绝症的小女孩,生命在不屈的挣扎中渐行渐远,而她陷入昏迷前的心愿,是将眼角膜捐献。还来不及被这种善行感动的人们赫然发现,此时,小女孩的父亲因病魔和刺激已经陷入癫狂,手抓利斧,追逐着病房里的医生……故事在紧张的节奏中徐徐伸展,鲜活的人物慢慢凸显。在阅读中,这部书的独特之处也渐渐明晰。书中不仅有患儿的无助和天真烂漫、家长的无奈与备受折磨、医务人员的压力与艰辛酸楚,更毫不犹豫的揭开了医患之间的矛盾与伤疤,将血淋淋的现实拿出来剖析,与此同时,却依旧让人们感受到人性的温暖与光辉。

        《最后24小时》不是一部披着医疗外衣的言情剧,也不是枯燥乏味的医学专著,作者曾说,希望这是一部医疗圈的朋友看了饶有兴趣,非医疗圈的朋友阅读后能够受益的书。我想,她做到了。

        透过小说,作者告诉我们,“医者和患者,绝不应该是不共戴天的仇敌,而必须是共同进退的战友,因为大家共同的敌人是疾病”;她认为“做医生必须冷静但不应麻木”,并坦诚的表示,“莫怪医患关系现在日趋紧张,其实正常情况下,没有几个患者或患者的家属到医院专程就是为了打架来的,但由于身处困境、逆境乃至绝境的他们,身体遭受着病痛的折磨,所以难免会心情烦躁、心态失衡,此时哪怕是一丁点不满也可能如燎原之火,勾起暴戾之气”;她也有疑问,“其实,奖金和工资,实在不应该是医生和护士关注的事情,否则,人们的头脑和心思,将耗费在带着铜臭味儿的欲念之中,当赚钱成为工作的重要目的之一,有时候甚至被迫成为唯一的目的时,谁还能理智的界定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呢?怎样做是正确的怎样做是错误的呢”;在她的眼中,“生命,脆弱起来宛若游丝,顽强起来坚若磐石”,因为看到过太多的生死,她发自肺腑的告诉我们,“如果对某些人而言,看到今天的太阳都是一种奢望,那么对于活着的人们而言,还有什么借口不珍惜自己的拥有,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过得幸福”!

        书中的文字没有刻意的煽情,不是为了感动而感动,读者却可能在不知不觉间潸然泪下;字里行间虽轻如耳语,没有激烈的嘶吼呐喊,却因为过于真实的笔触激荡起振聋发聩的回响。于读者而言,它捅破了神秘医疗与普通百姓间的隔膜,从感情上模糊了医患之间的界限,从理性上明确了谁才是医患真正的敌人;于患者而言,在这部书里甚至还普及了相当多的医学常识,堪称开卷有益;于医者而言,它表现出切肤之痛和精准的专业,让人相信这绝不是一个作家简单体验医院生活便可以信手拈来的。事实的确如此,撰写这部书的,是学医从医二十余年的儿科主任,天津文学院签约作家,刘薇,同时她也是这部书的插画作者。所以,除了文学和医学,这部书里还有美学。这美学,表现在作者自己绘制的插图,一幅幅钢笔画笔触细腻,描绘精致,仿佛可以看到手术刀锋反射的光芒;这美学,还表现在故事情节之中,这种美并不张扬,而是那种风动藤蔓、细嗅蔷薇的温润之美。

        正如《最后24小时》所传递的信息,生命中,其实真的只有今天是真实的存在,昨夜已逝,明晨无期,唯有眼前的今天才是永恒。难道不可以把每一天都当成最后一天,心无旁骛地认真活着,然后在新的一天来临时,将昨日的所有清零,重新再来吗?也许正是这样的感悟,才让刘薇和她笔下的医务人员笃定的选择了自己的从医之“道”,愿意用一生去从事“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的职业。

        我觉得,《最后24小时》是作者和百花洲出版社献给每一位读者的礼物,其中自然也包括直面疾病的患者和勇于担当的医务人员。凭借阅读,读者可以借助作家的心通过医生的眼睛去看当下现实中的医疗,又有谁能不被触动呢?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