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6年10月12日 星期三

    寒门学子进北大也是精准扶贫

    《 中华读书报 》( 2016年10月12日   18 版)

        北京大学今天迎来了4000余名2016级本科新生。记者获悉,今年,北京大学共录取农村学生700余人,为近年最多。其中,校本部共录取农村考生近500人,占比16.3%,继续保持逐年增长态势。(9月4日中青在线)

        向寒门学子招生倾斜,北大做得对。录取农村学生的比例逐年上升,得益于倾斜政策的落实。曾经,“北大不是北京人的北大”深入讨论过,引发对高招公平与教育公平的反思。北大更要成为农村人的北大,这才是秉承“北大遗风”。追根溯源,1917年,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义”,使得北京大学思想解放,学术繁荣,树立了当时北大新风气。“五四”运动之后,北大就成为精神启蒙与学术自由的象征。

        三代无大学生,偿还教育不公的“欠账”。中国人民大学曾实施“圆梦计划”,要求被推荐的考生平时成绩排名为所在中学的前10%,且家庭中三代之内无大学生的农村户籍学生。教育不公的“欠账”很多,总是要偿还的。在广大农村,“三代之内无大学生”确实存在,或还很普遍。贫困、上不起学、教育资源匮乏、高校名额“被挤占”……让不少平民没有实现“努力奋斗十八年”,更不能“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就是从恢复高考算起,差不多有二三代人的时间周期。其间,确有很多教育公平“被拯救”,但亦有很多教育不公“被遗忘”。

        寒门学子进北大也是精准扶贫。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更加注重对特定人群特殊困难的精准帮扶。而社会政策要托底,则是要守住民生底线,要更好发挥社会保障的社会稳定器作用,把重点放在兜底上,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基本公共服务。扶贫的形式多种多样,其中之一就是教育扶贫。而让更多寒门学子顺利进入高考教育的象牙塔,更加能够实现“知识改变命运”,更是一种“授人以渔”的长久之策。

        高校承担起教育扶贫的责任,也是大学精神的回归。大学精神的本质特征就是创造精神、批判精神和社会关怀精神。大学只有不忘初心,才能体现大学情怀。草根有梦想,社会更有希望。就教育而言,既要“锦上添花”,更要“雪中送炭”,后者显得更为重要且急迫。困难学生可能只是少数,但是,就高等教育来讲,他们应该成为教育的“关键少数”,他们有知识地健康成长能够折射出教育的“健康成长”。

        安徽省合肥市 王旭东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