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学,在诸多学科中,算得上历史非常悠久的了。它强调的是人对万事万物的认识、了解、分类、探究,并不显得多么高深。它基本的研究方法就是观察。博物学讲究的是人走出实验室,回归大自然,用眼睛去观察,用身体去体会。
古人很重视博物的训练,认为这是一个人的基本素养。这叫什么草,那叫什么花,什么时候抽枝条,什么时候授粉,都能说个大概。
《诗经》共三百多篇,据统计,里面提到了一百多种植物的名字。而现在我们写文章,往往只能说“一大片绿色”,或者“一片灌木丛”,究竟是什么草什么树,已经叫不出名字了。
《诗经》的三种主要表现手法赋比兴,充满了对事物的细致观察和事物间的相互比较。如《卫风·硕人》中对庄姜之美的描述:“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柔荑是一种植物,雪白细嫩。蝤蛴,是指一种幼虫,细长而白。瓠犀,是瓠瓜的籽。螓,是蝉的一种。蛾,大家都知道。如果没有对这些动物、植物的细致观察和体会,没有生活中博物学的训练,怎么可能写得出这样经典传世的诗句。
现在,在一个钢铁森林里生存,好像确实不再需要博物学的知识了。现代科技可以提供你生活所需的绝大部分东西。并且,对自然的认识了解,如不同蝴蝶翅膀的细微差别、蚂蚱蝗虫的生活方式、蜜蜂扭动身体的生物学意义,对个人来说,好像是无用的知识。人们热衷的是GDP的增长,经济利润的获取,但是,有多少人在丰饶物质生活之中却觉得百无聊赖、生无可恋?那是因为我们的精神世界是虚空的。除了金钱的获取和社会地位的提升,我们能获得的快乐是极其有限的。我们缺乏对身边美好事物的感受能力。
为何对美好事物无感?是因为你不懂这个事物。对事物了解得越深刻,就越能感受它的美,就越能感受到它带来的愉悦。比如对京剧的欣赏,如果你没有基本的京剧知识,不知道它的程式动作,不知道角色的分配,不知道脸谱的符号意义,你就不能看懂那精彩的演出,就不能享受到这种艺术带来的美感。
养成对大自然的观察习惯,你会发现哪怕一株小草一只蚂蚁都是一个精妙的世界。这种观察可以丰富和提升一个人的情感体验。更重要的是,这种跟其他生命体的交流体悟,能让一个人养成对万事万物的悲悯情怀。我们经常对这个世界或者其他物种表现出极度的冷漠与残忍,社会戾气十足,原因之一就是缺乏这种博物的观念,缺乏对其他生命的体验。
科学哲学专家、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刘华杰这些年在不遗余力地做一件事,就是推广博物学文化,希望能复兴博物学传统。他认为,自然科学有四大传统:博物传统、数理传统、控制实验传统、数值模拟传统。其中博物传统的历史最悠久,但现在正被挤压。现代科学的力量实在太强大了,对环境的破坏也最大。他认为博物传统跟老百姓的关系最密切,它不仅是一种科学研究方法,也是一种生活态度,是每个人都可以去实践的。刘华杰自己就是一个狂热的植物爱好者,周末暇余,他总是背上相机去北京的郊区拍照和采集标本。
关于博物这个词,刘华杰老师有个很精彩的解读,用四个英语单词来表述:Beauty,即大自然有大美;Observation,指细致观察、记录、分类、探究;Wonder,指童心和惊奇感,万物皆奇迹;Understanding,即寻求理解,可持续共生。这四个词的首字母正好构成了博物的汉语拼音(BOWU)。
他还撰写、编辑了很多博物学方面的图书,我这里想推荐的是他在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主编的“博物学文化”丛书。今年新出版的一本是《纳博科夫的蝴蝶——一个文学天才的博物之旅》。很多人知道纳博科夫是著名的文学家、《洛丽塔》的作者——现在流行的对少女的称呼“萝莉”,就来源于这本书主人公的名字Lolita——但知道纳博科夫还是著名的鳞翅目分类专家的人就不多了。这本书对纳博科夫身兼文学家和博物学家的一生做了严谨精到的描绘。
另外一本新书《大自然的声景:一个野地录音师的探索之旅》也非常有趣。这是一本可以“听”的图书!一个台湾的“声景人类学家”带着录音机出入山林之间,将大自然的寂静之声录了下来。书中附录了12段珍贵的台湾当地原音声景,我们可以将大自然带进书房,闭上眼睛,感受“寂静”……
在上海,我们很高兴地看到,自然博物馆每天人满为患。更多的家长,带着孩子走向了广阔的郊外天地。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与大自然亲密接触,体悟万事万物,对孩子的成长是多么有益。
其实,就在城市里,我们的身边,花草树木飞鸟虫鱼也并不少,我们离博物学的距离,很近很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