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昂内尔·施赖弗激烈抨击反文化挪用运动
长居英国的美国作家莱昂内尔·施赖弗(Lio-nelShriver)在澳大利亚戴上墨西哥宽边帽,激烈抨击近年来迅速升温的反文化挪用运动,引发轩然大波。59岁的施赖弗女士本月早些时候飞往澳大利亚,参加9月7日至11日举办的布里斯班作家节,并发表主题演讲。但她的批判性发言令主办者大惊失色,亦有在场同行愤而离席,媒体则在事后连篇累牍地加以报道,广有争论,至今不休。
(详见4版)
林西莉:向世界讲中国故事的人
从1973年开始,她每年都会来中国一两次,到图书馆查资料,拜访专家学者,前往考古发掘地观察实物。她在山东、陕西、河南等地设立考察点,如果发现一种工具或文物器具与某个字字形有关,她就会兴奋得不得了,立即将它补充到自己的书中。就这样,经过整整15个春秋的研究与写作,1989年,也就是她57岁那年,《汉字王国》问世了。书一出版即在西方引起注意,获得奥古斯特奖,并被陆续翻译成十几种文字,成为西方人学习汉语的必备图书。令人称奇的是,《汉字王国》在汉字的家乡也得到读者的喜爱。这本书自1998年在中国推出中文版,迄今已印行了二十余次。原国务院副总理、外交部长钱其琛曾在《参考消息》撰文推许,有关教育专家将它选为适合中学生的基础读物。
(详见9版)
李健吾与法国文学研究
李健吾先生是一位大师,是文学的大师,是法国文学翻译与研究的大师,他主张批评是一门独立的艺术,他重视在文章中实现风格的表达,他的批评既有艺术性,又有科学性,是典型的职业批评与大师批评的结合。瑞士思想家德尼·德·鲁日蒙谈到让·斯塔罗比斯基时,说他“无论处理什么题材,首先是以作家的身份出现……,首先考虑风格、匀称、句子的节奏”。李健吾先生与此相似,只是天不假年,令他早逝,其风格,如灵动如风、激情如火、明白如话、清澈如水、富有节奏性的句子等,未能得到全面完整持续的发展。但是,李健吾先生的批评已然是成熟的批评,不妨可以这样认为:李健吾的批评是一种以个人的体验为基础,以普遍的人性为旨归,以渊博的学识为范围的潇洒的自由的批评。他的批评与研究的文章理应成为批评园地的一枝风姿傲然的花朵。
(详见13版)
100年前的阿拉伯人如何看中国?
中国与阿拉伯世界的友好交往已有近2000年的历史。在浩如烟海的阿拉伯古籍中,关于中国的记述十分丰富,其中既有曾经游历中国的阿拉伯商人、旅行家确凿可信的见闻,也充斥着大量知识与想象、真实与虚构相混杂的文字。在阿拉伯古籍中呈现的中国形象,总体上是正面、美好的,而且不曾出现断层和逆转,具有稳定性和延续性。在近代,中阿两大民族的境遇颇为相似:都遭遇了西方文明的激烈冲击,经历了传统与西化紧张而复杂的互动,也都有一个共同的“他者”——西方。西方既是侵略者和敌人,又是导师和楷模,还是两个东方民族认识自我的一面镜子。因此,近代阿拉伯和中国关注世界的目光,主要集中在西方“他者”身上;近代阿拉伯世界并非大多数中国人关注的对象,近代阿拉伯知识界的目光,也较少投射于中国——遥远东方的另一个“他者”。
(详见1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