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6年09月14日 星期三

    在《幻河》的背面写字

    墨白 《 中华读书报 》( 2016年09月14日   03 版)
    飞奔 林那北漆画

        到目前为止,《幻河》是我见过的在装帧设计上最为独特的一本书。这本内容竖排关于黄河的图文并茂的诗集,你要在大约16米长的空间里才能全部展开,而这长卷的另一面,则是一张漫长的空白纸,就像一条从来不曾被污染的河流,可以用我手中的笔来任意摆渡时间。由此,我记住了装帧设计家张胜。

     

        1987年春天,马新朝作为一名记者,跟随当年著名的黄河漂流探险队一起来到了黄河源头,就像后来诗人在《幻河》里所呈现的那样,他们一路穿越黄土高原,沿着黄河中下游直至入海口,历时半年,诗人把中华民族在漫长的时间长河中思考的有关历史、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哲学、人性的结晶像珍珠一样都镶嵌在了弯曲的黄河两岸。应该说《幻河》是诗人在文学之路上的一个里程碑,但在我看来,《幻河》只是新朝诗歌生命里的一个序曲,这部长诗意象的概念化与主题先行、流性的叙事语言仍然难免被后来的研究者所质疑。而他诗歌的成就,是随后在诗人对故乡与情感、土地与生命思考的短诗里才得以显现。

     

        2016年的6月8日,我去郑大二附院探望因身患胰腺癌住院的马新朝,看上去面容已有几份消瘦的诗人那天上午半卧在病床上,在一丝伤感和无助从他眼神里消失之后,他对我说:这个病,我想通了。咱农民的孩子,该经历的都经历了,该得到的都得到了……说到这儿,那一刻他脸上露出了一丝孩子般的笑容。在以往的岁月里,我和新朝常常谈起人生,谈到我们身后那一望无际的田野。我深深地理解,这位以土地为背景的诗人,从来没有背离过那个名叫“马营”的村庄,记忆里的阳光与鸟鸣,树叶在雨水里的摇曳,聚集在响器声里的哀鸣与欢乐,诗人都视为自己的呼吸;乡村的房屋与土地、从村口出进的身影他都视为自己的血肉。我知道,他无法摆脱这些:“一个人不断被删减。减去枝叶的繁华/词语的修饰,减去内心的风暴,使他不再摇晃/他的话越来越少,后来只剩下骨头/在大地上行走”(《幻象平原》);“假若我往后退,后退/马营村一定是我最后的屏障,最后依靠的/亲人。到了那一天/它会瞬间站立,和我抱在一起”(《到了那一天》);“我的脸在衰老/就像挂在门口的牌子,被风雨/漂着。它只是我的一个符号或标记/在人群中漂浮。我活在我的思想或想法里/我的思想,是用平原上村庄的梦/还有远山的阴影作为营养,让它一寸一寸地/生长”(《我的脸》);“夜深人静时,冥火为路,死者把一生的/细软、财产,还有经历,一遍遍地搬进响器/沿着它那铜质的幽径”(《响器》)。诗人的整个生命,到了《响器》这本书里,已经完全融入了文字,就像血与肉,无法剥离。

     

        那天我回到家中,从书架里取出《幻河》,发现这之前我已经在《幻河》背面写下了《三个内容相关的梦境》里的《地槽》和《盐》。那些文字唤醒了我的记忆,2005年的某一日,刚刚调入河南省文学院的马新朝送我一册《幻河》,在随后的日子里这本书就放在我的床头。入睡前,我沿着那条湾曲的河流逆流而上,在黎明,等睡醒之后,我就随手在《幻河》的背面写下我的思考。从6月8日起,我就把《幻河》放在我随手都能拿到的书桌上。偶尔,我会在那里随手记下一些资料和信息:马新朝,河南唐河人;1970年11月入伍;1985年2月在《时代青年》杂志社任职;作品获得过鲁迅文学奖;出版的诗集和散文集有《幻河》《爱河》《青春印象》《黄河抒情诗》《乡村的一些形式》《低处的光》《花红触地》《大地无语》……

     

        2016年9月2日下午三点,也就是马新朝离开我们的前一天,我和诗人萍子又一次来到了马新朝的病榻前,我握着他骨瘦如柴的手,他微微地睁开眼睛,平日温和的目光现在已经有些浑浊,但有一滴泪水从他的右眼角里走出来,漫漫地从在他蜡黄消瘦的脸颊上滑落。我的心,一下被那滴泪水刺穿了。新朝兄,我的新朝兄……那一刻,我仿佛置身在一望无际的森林里,冬天的森林。在我的耳边、吹过一阵强烈的寒风,无数片枯黄的树叶从天空中飘落而来……夜里,我眼含泪水在《幻河》的背面抄写新朝的诗:《马营村的房屋》。《唱戏的乞丐》。《我在听》。抄写他关于诗歌的宣言:诗歌是我生命的灯盏,我一边用它照看自己,照看这个苍茫的人世,一边用手罩着,以免被四周刮来的风吹灭。我相信词语后面所隐藏着的神秘的真相以及真理的美和拯救的力量。

     

        第二天傍晚,就传来了新朝辞世的消息。深夜,从新朝家吊唁回来,我在当当网上下单购买了两本书:一本是新朝刚刚出版的《响器》;一本是《马新朝研究》。尽管这本收录了谢冕、吴思敬、杨匡汉、唐晓渡、程光炜、韩作荣等八十余人关于马新朝诗歌的评论集我本来就有,但我还是毫不犹豫又买下了一本。新朝兄1953年11月24日在一个名叫马营的村庄里来到世上,再有82天,就是他满63岁的生日。但,他没有等到那一天,就离开了这个世界。我再也看不到他的音容,他走了。我和新朝兄有过许多次的分手,有时是他开车送我回家,我下车后站在路边看着他开车离开。在离开之前我们总是要挥手告别,说,再见。可是,这次已没有再见。昨天,在他的病榻前,我和他最后一次握手。再没有下一次。没了下一次,就再买一本《马新朝研究》吧,再买一本《响器》,用来当做我们最后分手的见证。

     

        2016年9月3日的深夜,我坐在书桌前,伸手拿过那本不知被我抚摸过多少次的《幻河》,我又一次提起手中的笔,在书的背面,我工工整整地抄下了新朝兄的《最近》:“最近,我常想他,去看他/他也想我,来看我/回忆是阶梯——/大哥说,我们兄弟一场,却隔着/阴阳两界,没有办法打电话/只能在回忆的阶梯里遇见……”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