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6年09月07日 星期三

    哲匠徐应源的探索

    傅强 《 中华读书报 》( 2016年09月07日   07 版)

        由于《哲匠--深入存在的原理与机制》(下面简称《哲匠》,东方出版社2016年4月)一书的出版,其作者徐应源先生新颖的艺术与哲学跨界思考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徐应源,男,1940年出生。1961年毕业于福建省艺术学院表演系。随后的三十多年,他苦心研读和实践俄罗斯著名戏剧理论大师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演剧体系,在福建省话剧院历任主要演员和高级编剧。

     

        徐应源先生退休后,从零开始,涉猎造型艺术。他遵循和依据马克思“存在决定意识,物质决定精神,主观服从客观”的认识论和老子“无为”思想以及他终身从事的话剧事业——“斯氏演剧体系”的核心理论“激发有机天性”,从事“自然门造型艺术”,历时16年,先后完成了两百多件没有重复、没有雷同、表里一致、有机无常的作品(根雕、石刻、漆画)。

     

        徐应源退休前从未有过雕塑、绘画的创作体验。最初搞自然门造型艺术,是否是闲暇老人的游戏,玩玩而已?不,事出有因——那是十多年前的一天,徐应源在公园散步,路旁草地上一块茶几般大的石头吸引了他的目光。出于好奇心,他近前观看。哦,他在石头上看见了人的额头和一双颇为生动的眼睛。哎,遗憾,没有鼻子和嘴巴。他突然异想天开——会不会埋在草丛里?他没抱太大的希望,但不无期待地轻轻地拨开了石头周边的青草……天哪,他看见了鼻子和嘴巴!他一屁股坐在湿漉漉的草地上静观、黙察,一个无比生动的“石之头”呈现在眼前……望着美丽生动的“石之头”,他不由浮想联翩——这个“石之头”从生成至今应该有亿万年了吧,它会不会一直在等待,等待一个发现它的人?徐应源感到无比自豪,他是这个“石之头”亿万年后等来的第一个发现它的人!不经意间他巡视了一下周边的石头,其他石头仿佛一个接一个地苏醒了,左边这块像猴子;右边那块像老虎;前面那块像一个女人……他向这些美丽、生动的石头致敬,他热泪盈眶,挨个走近这些石头,庄严地宣告:弟兄,人类看见你们了,真美!

     

        从事“天人合一”的自然门艺术后,他才明白了那天格外激动、忘情的原因——他无意中深入了存在,与存在发生了一次从未体验过的深层次的互动……“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相通和统一所带来的异常感觉震撼了他的内心。从此,他把对戏剧艺术的热爱彻底地转向了造型艺术……

     

        与传统的雕塑不同,徐应源的自然门根雕是“不雕之雕”,是把在原生态树根中发现、看见的生命的样式和形象按照其原本的结构和纹理完完整整地“剥离”出来。五、六年时间里,他剥离出了几十件新奇的根雕作品。

     

        而当其根雕作品备受赞赏,面临良好前景时,他却破釜沉舟、毅然收手,转向“漆画”。最初,他展示的画面令人忧虑,但他顽强地继续实践,终于在中国大漆流动与渗透的轨迹中发现、看见、突显出了美丽的图案和动人的形象。而且,在他的大脑中激发出了与之有关的精神现象,为作品提供了主题和思想。岁月流逝,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徐应源完全痴迷了。从早到晚,他都是在工作室里度过,眼中只有石头、枯木和流动与渗透的轨迹,心里只有自然门艺术,剥离、凸显、抄录,劳作。不舍昼夜的创作,俨然成了一个十足的工匠。

     

        2004年,香港“正生基金会”林希圣先生看到徐应源的作品,对自然门艺术的创作方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毅然决定提供资金支持。有了资金保障,自然门艺术取得长足进步。徐应源和助手们,在原有基础上,花了两三年时间,又完成了几十件作品。

     

        始料未及的是,这些作品很快就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赏。一些业内人士评价之高,令徐应源惊讶不已。他从事了一辈子艺术活动,几十年梦寐以求的成功,一夜之间成了现实,他完全被这个意外的成功震撼了。

     

        是什么使他这个造型艺术的门外汉,成为了某些专家眼中的的“黑马”?最直接、最简单的逻辑是:在他这些作品的背后隐藏着一个鲜为人知的艺术创作原理与机制,隐藏着一个有价值的思想。它们是什么?它们在哪里?最初,徐应源感到茫然,头脑一片空白。就在他倍感困惑之际,接连发生了几件事:

     

        首先,罗丹说:“艺术的唯一的原则,是把看见的东西抄录下来……问题在于见与不见。”徐应源曾反复地教导他的学生(助手)们,要注重“看见”。一个跟随了他多年的助手,因故离开工作室,走前她带着沉重的心情说,“老师,你不是好老师我也不是好学生,你没有教会我‘看见’。”他无言以对,羞愧万分。是啊,“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徐应源虽然自己看见了存在中的一些奥妙与秘密,也知道“看见”的重要性,但是究竟何为“看见”的原理与机制?徐应源决心搞清楚、弄明白“看见”--即深入存在的原理与机制!

     

        其次,2008年8月《福建艺术》发表了学者孙绍振评论自然门艺术的文章。文中最后一段:“正是因为他(徐应源)把对‘道’的理解从客体宇宙扩展到材质和工具中去,而且在实践和理论两个方面,为迷航的西方艺术呈示了一条新的航路,他才有本钱把和西方艺术大师的争辩,提高到‘道的较量’的制高点上去”。如果说孙教授文章是某种点悟的话,这时徐应源虽然对其作品背后的理论还十分模糊,但却极大地鼓舞了他潜心“悟道”的信心!

     

        第三,香港“正生基金会”林希圣有一次提醒徐应源,“作品不过是形而下的器,要注重、关切作品背后的形而上的道”。这使得他开始把甲方乙方、市场、成本核算等概念从大脑中彻底地抛开,放开手脚、不计成本、满怀信心地把工作的重点转入“悟道”。

     

        徐应源慎重评估可行性,衰年变法,闯入陌生的哲学领域,在实践的基础上,应用哲学的思辨搞清楚、弄明白作品背后的思想以及深入存在(看见与发现)的原理与机制。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