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6年09月07日 星期三

    本期导读

    《 中华读书报 》( 2016年09月07日   01 版)

        批判斯韦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

     

        白俄罗斯作家斯韦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已经十一个月了,对她作品严肃的、有分量的质疑刚刚在美国主流媒体上出现。专长于俄国与乌克兰事务的作家索菲·平卡姆(SophiePinkham)上周在自由派月刊《新共和》发表长文,指责阿列克谢耶维奇操纵证言,留下似是而非的历史神话。(详见4版)

        夏志清早年留美生活 

     

        1961年凭借《中国现代小说史》(HistoryofModernChineseFiction,1917-1957)的问世,夏志清一举成名。他此后的学术和生活已为学界所熟知,但此前他的经历,则不是那么清楚。2015年出版的《夏志清夏济安书信集》一、二卷(王洞主编,季进编注,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后三卷将陆续刊出)为我们提供了了解他早年生活的绝好资料。他从学习英美文学转向研究中国文学,走过了一条不平凡的道路。

     

        (详见7版)

        与倪德卫教授辩论早期中国编年

     

        我非常清楚倪先生很享受这场辩论,希望它至少能再延续若干年。虽然倪先生斯愿未成,但通过陈致教授和香港浸会大学饶宗颐国学院的鼎力相助,这场辩论至少可以在若干读者中延续。我想请大家阅读最后一篇文章,倪先生为了它一直工作到去世前的几个星期。无论读者站在我这边还是倪先生这边,或者认为我们都错了,我希望读者能欣赏驱策倪先生探索的强烈求知欲。他的生活丰富多彩,为研究古代中国投入良多。他对我学术上发展的帮助无可估量。我不能说他的研究从没让我失望过,但我知道我会怀念我们之间的争辩。

     

        (详见9、10版)

        席勒说法国大革命中的暴力

     

        席勒认为,出现在法国的这种道德败坏和堕落现象,不仅仅是社会政治、经济的问题,也不仅仅局限于法国,而是整个欧洲:社会的发展导致了欧洲文化本身出了重大问题。在18世纪后半叶,从英国开始的工业革命逐渐扩展到整个欧洲。城市中新型工场应市场发展成为一种高度复杂的行业,造就了社会的新兴力量。这一全球范围不断扩展的行业,开发了为它服务的商业机构。银行和联合股份公司提供了资金进行国际商业投机。欧洲作为庞大的世界性贸易体系中心宣告完成。社会财富更加集中。农村人口大量外流,聚集在大城市、矿场、煤田等有限的空间里。随着城市工厂强加了新的工作条件和习惯,艺匠和工人们不得不屈从自己不熟悉的种种要求。

     

        (详见13版)

     

        “夺诗杀人”,一桩悬疑千年的文坛公案

     

        千百年来人们对宋之问的杀人指证一直缺乏充分的证据,也毋容置疑。如果没有坚实的铁证,仅凭《旧唐书》一句语焉不详的“志行不修,为奸人所杀”和《大唐新语》含糊其辞的“或云宋之问害之”以及《刘宾客嘉话录》中刘禹锡一段毫无根据的谈话与后世人云亦云的文字记载,是很难定宋之问杀人之罪的。在没有强力的新材料支撑的情况下,如何对待这桩悬疑千年的公案,《御定全唐诗》的编者已经做出了表率。作为后人涉及到类似悬疑不绝的公案时,我们应秉持的基本态度是:一、直面,不回避,承认公案的客观性和历史性;二、存疑,不轻率下结论,不盲目介入论争——这才是科学审慎的态度。

     

        (详见15版)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