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6年08月10日 星期三

    崔昕平:看力与美绽出悲悯情怀

    崔昕平(太原学院教授,儿童文学博士) 《 中华读书报 》( 2016年08月10日   12 版)
    崔昕平

        在一片祥和、快乐的童年书写中,翌平作品之所以呈现出罕有的阳刚气质,深层的原因,在于作家思想所具有的深度。

     

        翌平(赵易平)的作品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是在第八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评奖时。在众多小说类参评作品中,他的《少年摔跤王》充溢的硬朗气质令人眼前一亮。之后的几年里,翌平独具的文风屡屡引起学者的关注,曹文轩评价:“翌平的文字,使当下的儿童文学出现了新的维度,新的走向,新的境界,新的阅读感受。”汤锐、徐鲁等文学评论家也都曾撰文给予热情评价。此番在“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中,看到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的《翌平新阳刚主义纯文学系列》入选,很是期待。

     

        该系列成书一套六册,汇聚了翌平代表性的短篇小说和中长篇代表作的节选,数量大约达40余篇。当下不少作品集都在作品整体质量上让人担心,但这部集子收录的40余篇作品,品质均衡,不见弱篇。其中包括不少备受赞誉的名篇,如《野天鹅》《小西湖的风景画》《飘扬的红领巾》《断刀》《穿透云霞的小号》《寒秋时节的烧烤》《炉灰墙里的桃花》《猫王》,等等。诚如徐鲁的评价:翌平的短篇小说是“在创作上付出心血最多、用力甚勤的文体”,也是“最能代表他的儿童文学高度和深度的作品”。细读后深感,翌平该系列作品独具的艺术魅力来源于两点:其一,作品充盈的阳刚之气传递出振奋人心的力量之美、追求之美与生命之美;其二,支撑作品的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交相辉映的思想深度。

     

        在当代儿童文学创作中,翌平作品所呈现的典型的阳刚之美着实是值得珍视并可堪褒奖的。翌平的笔下汇聚了许多个性鲜明的孩子,且多是一些棱角分明、充满荷尔蒙力量甚至具有破坏力的男孩子,如缸子、铁砣、林涵、瑞福……他们有憨厚耿直、倔强不服输,有的阳光洒脱、鬼精灵一般,有的正面励志,也有的误入歧途。翌平为这些人物设置了重重的困难、巨大的危险,以激发他们的斗志和勇气。当他们面临这些危机的时候,蕴藏在他们身体中的巨大力量便爆发出来。

     

        《飘扬的红领巾》中塑造了少年丧父的三兄弟:爸爸出海失踪后,哥哥辍学,代替父亲支撑家庭。以暴抗暴的男性哲学,倔强的性格,不服输的骨气在三兄弟间传承。哥哥以严苛的训练使“我”迅速从弱小的男孩成长为坚强果敢的小男子汉。而参军牺牲的哥哥加快了命运的轮回,“我”用哥哥当年的方式训练着弟弟。在别的孩子还是少年不识愁滋味的时候,这些孩子已经挑起了生活的重担。结尾处,出海的兄弟俩再次与死亡擦肩而过,执著抗争命运的孩子身上涌动着顽强的生命力。《飞》中,一个男孩子经历了地震的劫难,看着亲人在身边先后死去,却用顽强的求生意志战胜了恐惧与死神。翌平书中的孩子,直面了各种天灾、人祸或是命运的不公,作品焕发出激动人心的力量之美、追求之美和生命之美。

     

        作品中,还有许多为学艺而痴迷的孩子,痴迷跆拳道的“林安”,酷爱小号的“斑鸠”,要学摔跤的“铁砣”,学习美声的“柳雅鸣”等。在坎坷的学艺之路上,这帮孩子不断克服困难、不断战胜自己并最终证明着自己。正如翌平在篇末《作者的话》中所说:“最后成功的人不一定都是聪明人,有时候笑到最后的人往往是有点倔,因为他们有坚定不移的理想和渴望,安心于平凡和枯燥的磨炼”;而且,“他们都是从一次次的失败中,慢慢恢复了自信,坚持不懈的让自己一点点强大和强壮起来”。作品以昂扬的基调,为孩子们诠释了人类精神层面的理想之美、追求之美与成功之美。

     

        作品选取的题材,儿童文学界鲜有人涉足。《快腿VS铁腿》《真正的强手》《小西湖的风景画》、《约拳》等小说中多次写到好斗的男孩双方气势的较量和真实的拳脚相向,阳刚气十足。《甩鞭》的题材也可谓男孩专属:一段关于“巴丹”壮着胆子点鞭炮的细节描写极其精妙。对日渐孱弱的儿童而言,这种需要冒险、果断的游戏倒未尝不是一种很有必要的情绪体验。

     

        此外,翌平运笔时也表现出大笔勾勒的特色。作者惜字如金,叙事从不拖泥带水。

     

        儿童小说较之于同为叙事类儿童文学体裁的童话、儿童故事等而言,要表现更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有着更高的思想性的追求。不少当代儿童小说止步于“纯文学”,都在于作品没有深层次意蕴,没有独立的思想作为内在的精神支撑。在一片祥和、快乐的童年书写中,翌平作品之所以呈现出罕有的阳刚气质,深层的原因,在于作家思想所具有的深度,在于作家在面对客观现实生活时激起了怎样的情感与思索,又是以怎样的方式去呈现了他所感知的生活。没有创作主体对客体本身的崇高之美的深刻感知,就不可能呈现出真正的阳刚之美。透过翌平的创作,既可以感受到这位作家深切的现实主义责任感,又被他笃定的理想主义精神所感染。

     

        作品集中,不乏藉着深刻的现实关照而直抵本质的悲剧。《海的夜曲》中,作家敏感地捕捉了身有残疾的“馨子”如何在众声喧哗的怜悯中深深被刺痛。通过作品我们发现,真正的关爱与应景的同情虽差之毫厘,却谬以千里。它将患病的孩子无情地推向弱势、推向另类、推向不平等的人格地位。《红烧肉》在讲述:一个转班的孩子,实则面临一次命运的赌博。“余晖”就很不幸,转学后,这个插班生希望通过隐忍甚至为他人担责来融入同学圈,善意的愿望却被恶意的孩子利用,并最终陷入彻底的孤立。无形的力量将这样一群孩子带入到孤立的境遇,让他们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在主观无过错的行为中,遭遇心灵的冷暴力。还有一些孩子甚至在这个过程中走向悲剧性的毁灭,《迷失的弹丸》便是这样。作品塑造了一个机警灵敏、有正义感、有着英雄情结的孩子“林涵”。失去英雄父亲而过早独立的林涵,如脱缰一样偏离了应有的生活轨道,困境、不公、暴力一次次激发他好斗的一面,并一发不可收拾,向所谓的“快意江湖”滑落,并最终走上不归路。英雄侠义对很多男孩子都充满诱惑,翌平以悲悯之心目睹这样的少年“活力四射、无所顾忌地浪费青春”,多年后不是遭受悲剧性地重创,便是黯然度过余生。作品深刻的现实观照、孩子尚未成熟的陨落,令人心痛。

     

        富于思想的作家很多,但翌平身上具有与众多成人文学作家不同的思想力量,这就是与现实思索不离不弃的理想主义。他的心里仿佛住着一轮太阳,温暖而充满光芒。《野天鹅》就是一个光芒四射的故事。童话木偶剧演出现场,演员与观众全情投入,童话散发出无穷的魅力,荡涤了孩子们的心灵,让孩子们尽释前嫌,让成年人热泪盈眶,沉浸在隐喻着人类美好愿望的经典之中。

     

        如前所述,作者深入到了许多现实主义作品非常审慎的题材领域,苦难,甚至死亡,而对于如何描写死亡,作者是心怀敬畏的,在态度上,引领孩子直面了死亡,而在手法上,则规避了直接的白描,而以象征手法加以展现。《飞》中,被压在地震废墟下的男孩最终决定用手边的藏刀割断被石板压着的腿求生。当不得不直面血腥时,作者选择了特技般的手法,一段奇异的描写,不直面这个惨烈的场景,而是以刀为视角,“刀,急速地蜿蜒着,像浅水里的一条蛇,破开黑褐色的血痂……”完成了这次自残性质的拯救。读者在陌生化的语言效果中被紧紧地摄住了。而当男孩获得重生时,“风,将我的身体托起来,我飞翔着,飞得兴高采烈,就像那次同爸爸一起飞行。”象征性的语言完成了重生的瞬间的描写。

     

        翌平以自己的所思、自己的写作实践诠释了一点:一部优秀的作品必然诞生于一个有思想深度、有悲悯意识的写者。有这样的深邃思想为依托,作品才会有着深深的根脉,探入生活的内里,呈现表象背后的本质。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