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6年08月03日 星期三

    尼尔·哈丁关于列宁主义的“新”解读

    孟娟 《 中华读书报 》( 2016年08月03日   19 版)
    《列宁主义》,[美]尼尔·哈丁著 张传平译,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尼尔·哈丁是当代西方著名的“列宁学”研究专家,英国威尔士斯旺大学政府与政治理论系主任、政治学教授。其代表理论著作是《列宁主义》一书,该著作发表于1996年。

        与众多“西方列宁学”家对列宁主义进行肆意歪曲和诋毁不同,尼尔·哈丁力图对列宁主义进行深入的理论分析和探讨。在《列宁政治思想》一书中,哈丁指出:“西方关于列宁的学术著作,一般都认为列宁的天才在于他是一个政治活动家,而不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在哈丁看来,列宁不仅是一个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家,而且首先是一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家。因此在《列宁主义》一书中,哈丁一如既往地对西方占主导地位的基本观点和流行见解加以批判,并试图重新诠释列宁主义。

        列宁主义源自于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理论反映。对于列宁主义的起点,西方“列宁学”家为了把列宁描绘成民粹主义者或者是雅各宾主义者,把列宁主义描绘成极权主义和意志主义。在代表性著作《怎么办?》把列宁主义产生时间定位于1902年。在《列宁主义》中,哈丁指出“列宁主义作为当代世界有特色的理论,起源于列宁对一战爆发的反映。正是一战使列宁重新评价当代资本主义的本性和其历史进程;正是一战使他重新界定社会主义的本性和实现道路;正是一战使列宁重新界定谁是他的朋友和敌人。”(第295页)“作为对当代资本主义完整的批判,作为社会主义世界革命日益临近和不可避免的信念的列宁主义在1914年至1917年间很快形成。”(第9页)(本书页码,下同)尼尔·哈丁深入地论述了列宁主义形成的外部条件,认为列宁主义产生于1914-1917年间,是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理论反应。这对于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列宁主义产生的外部条件,具有学术参考和启示意义。但是哈丁把列宁主义的产生仅仅视为是对战争爆发的一种狭隘的激进的反应,未从俄国内部社会条件进行阐释,存在一定的片面性。

        列宁主义的思想体系具有前后一致的逻辑完整性。早期西方“列宁学”主流观点否定列宁思想前后联系性,割裂其逻辑性。在《列宁主义》一书中,尼尔·哈丁认为“列宁主义作为一个人的思想产物,无疑具有一种严密的内在一致性。它在哲学上、方法论上、政治上和组织上都是一个整体,或者正如列宁经常说的‘是一整块钢铁制成的’”。(第310页)因此它不仅区别并对立全部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还与其他社会主义派别的意识形态也划清了界限。

        列宁主义的哲学基础―确定性哲学。为了弥补其在另一本列宁研究重要理论著作《列宁政治思想》中未对列宁的哲学思想给予过多关注和讨论。因此,在《列宁主义》一书中,哈丁试图用一章内容来专门阐述列宁的哲学思想。在他看来,列宁哲学思想的基础就是确定性哲学。在书中,尼尔·哈丁指出“列宁重新发现了马克思思想辩证法结构中的黑格尔主义根源……对于列宁主义最终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第13页)他认为列宁对辩证法的研究对其思想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并与列宁主义意识形态内在的联系起来。

        “列宁主义是教条化的马克思主义”。关于列宁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在“西方列宁学”的研究中,一种流行的做法就是试图通过歪曲列宁主义的思想来源制造列宁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对立,制造出所谓的车尔尼雪夫斯基和民意党人来源说。在《列宁主义》中,哈丁指出,“列宁从一开始就表现了对马克思的强烈兴趣。他在18岁那年就已经阅读了《资本论》第一卷,从那以后就对马克思的所有著作怀有极高的兴趣。”(第22页)“列宁在1914年以前的著作中是一脉相承的和彻底的马克思主义者。评论家所声称发现众多偏差,经常是由于断章取义或者是忽视马克思本人著作的模棱两可”。(第53页)在尼尔·哈丁看来,列宁主义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它使作为阶级斗争和革命的理论获得新生。

        以尼尔·哈丁为代表的注重从学术角度研究列宁主义的西方“列宁学”家,重新定位了列宁主义产生的时间,梳理了列宁思想逻辑的一致性,丰富了列宁哲学思想中的理论内涵,解读了列宁主义的理论本质,特别是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进而远离了20世纪50、60年代的西方“列宁学”主流派对列宁主义肆意歪曲和误解,对我们深入研究列宁主义有具有较大的学术价值和积极借鉴意义。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尼尔·哈丁由于其个人意识形态偏见,不能对列宁主义做出客观科学的评价,需要我们对其思想进行批判性思考。正如张传平老师在《尼尔·哈丁的列宁主义观及其批判》一文中指出的:“把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坚持视为教条和僵化,而把列宁依据实践和时代发展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造性发展视为狭隘,从而歪曲和否定列宁主义的理论本质,而这正是尼尔·哈丁僵化狭隘的政治思维的体现。”尼尔·哈丁在当时理论环境中认识到了列宁主义的一些新的理论实质,为列宁主义在新时期的发展开启了新篇章。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