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6年06月29日 星期三

    ■学术书架

    吴梦窗:并不只是漠然国事的唯美派词人

    ——《吴梦窗研究》的实证精神和理论开拓

    陶文鹏 《 中华读书报 》( 2016年06月29日   09 版)
    《吴梦窗研究》,孙虹、谭学纯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11月第一版,68.00元

        学术书架近二十年来,吴梦窗一直是宋词研究的热点。钱鸿瑛、田玉琪、周茜等学者的专著不同程度地厘清了梦窗生平事迹,推进了相关研究。最近,孙虹、谭学纯教授合作出版了50万字的专著《吴梦窗研究》,该书超越了清末民初以来朱祖谋、杨铁夫、夏承焘、陈洵、刘永济等词学大家的研究框架,在实证研究与理论开拓两大方面,集成近现代学人的多元成果,别裁众说,是具有学术个性的创新论著。

     

        从实证精神看,在撰写本书之前,孙虹已经完成专著《梦窗词集校笺》,系列论文《吴梦窗年谱》等,然而前者限于体例,考证结论如云中鳞爪,难窥全貌;后者囿于篇幅,考证点到即止,无法充分展开。《吴梦窗研究》则以时空为经纬,从词作内证与资料外证中获得支撑,考证出梦窗生于嘉泰二年(1202),19岁游幕杭州,30岁客苏州(次年入仓幕),43岁入绍兴知府史宅之幕中,45岁随史宅之再入其杭州幕中,48岁至51岁隐居苏州,约在52岁前后入嗣荣王赵与芮幕中,往来绍兴、杭州的荣邸,64岁至宋亡归客苏州。

     

        本书通过实证,排比梦窗各个阶段的相关词作,得出梦窗一生关切朝政时局的观点。《金缕歌·陪履斋先生沧浪看梅》嘉熙二年(1238)写于苏州,词人称颂沧浪亭主人韩世忠的盖世功勋呼唤重振中兴雄风。《瑶华·戏虞宜兴》因为确考“虞宜兴”是虞允文的曾孙虞兟,行将赴任宜兴县令,故知是淳祐三年(1243)写于苏州。词作激赏社稷重臣虞允文独木撑厦的英雄壮举,反讽当下守将无能而使边境南移千里。《高阳台·过种山》写于景定三年(1263)深秋再登种山时。种山,即卧龙山,是宋朝绍兴府治所在地,山上有著名建筑蓬莱阁、飞翼楼等。忠臣吴潜此年遭奸臣贾似道陷害,五月卒于循州。词作结句“暮登临,几树残烟,西北高楼”,所指为飞翼楼。此词在怀古中悲悯国事日蹙,又借文种之事为千古忠臣泄愤。上述词作按时间排比出梦窗关注朝政的事实,证明了吴熊和先生的观点:“过去常把吴文英看作是个不关心国事的唯美派词人”,“这种看法不免失之片面”。

     

        本书还设专节,质疑杨铁夫先生一姬一妾的“泛本事化”阐释法和吴蓓教授的“骚体造境”阐释法。杨铁夫关于梦窗艳史,有影响甚广的苏州遣姬说,其《吴梦窗事迹考》考证梦窗理宗绍定五年(1232),约三十余岁入苏幕,纳姬则在次年或稍后,苏州阊门西园是同居同游之地。淳祐三年(1243)秋冬,梦窗卸幕职挈姬迁杭;第二年暮春,姬去归苏州。而孙虹考证出梦窗先客杭州十二年再客苏州十四年的行迹,使杨考苏姬之说难以立足。吴蓓创造性地提出梦窗词集中至少有58首词作采用“骚体造境”法。但她笺释梦窗变身女性,有学者已感到“稍觉生硬”“不能自圆其说”。孙虹指出这是狭义地坐实了男女角色转换,得出的结论往往背离词人作意,同时采用实证方法对所举显证一一进行驳议。如《宴清都·饯嗣荣王仲亨还京》:“问几时、重驾巫云,蓬莱路浅。”吴蓓笺为“问赵与芮几时归来,共赴云雨仙境”。孙虹根据考证成果确定词写于咸淳元年(1265),是在绍兴荣邸饯行嗣荣王赵与芮(字仲亨)阖家前往临安参加度宗生日庆典,又根据宋朝会稽方志论证词句采用了卧龙山蓬莱阁正对海上仙山的旧典,而蓬莱本多云气。引句牵合《神仙传》沧海桑田、蓬莱水浅典故,意思是不知腾驾蓬莱仙云的嗣荣王车驾几时离开皇宫,回到绍兴荣邸。

     

        本书的理论开拓属于程千帆先生所说“文学的理论研究”范围。梦窗词虽是文学个案,但与晚宋词学理论同生共济,这是本书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视角。晚宋有两部重要的词学专论,对《乐府指迷》而言,梦窗是作词四标准这一创作原则的倡导者与实践者;对《词源》而言,梦窗是被称赏,同时也被批评的对象。孙虹在校注评考——整体把握梦窗其人其词的基础上,尽量还原宋词的理论语境,对与梦窗相关、争议较大的词学原创范畴提出别具只眼的见解。如她认为四标准之一“发意不可太高”,是指身世飘零、盛衰今昔以及命运无常的意旨要抑之使深藏,发之使缠绵,并非忽略词中立意。再如针对张炎提出“清空”“质实”的理论命题,她在两宋词历时发展的过程中观照“质实”与南宋雕琢之风,“清空”与北宋浑涵之气,阐释梦窗“质实”词风出现的必然性与理论内蕴,指出由于梦窗词“由南追北”的二元走向,所以郑文焯说梦窗“清空在骨气”的观点切中肯綮。本书理论研究的另一个视角就是东西方理论交汇。“现代性”、“梦幻型”、有李贺“奇谲、夸诞、冷隽的风格”,是叶嘉莹、陶尔夫、吴熊和诸位先生提出的观点,孙虹贯穿融合,从心境幻化、内省隐喻、感觉贯通三个层面,尝试探究梦窗词合乎东西方审美体验的朦胧美境。

     

        总之,本书体现了求实严谨的学风与准确精炼流畅的文风,显示出作者具有扎实的文献学功底和较高的理论素养,是一部有较大学术价值的优秀研究成果。但因为本书过于注重实证和理论阐释,显得沉潜稳实而浪漫飞扬不足,影响了审美性与可读性。若能更深入细致地揭示梦窗词的艺术特色,全书将更引人入胜。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