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小朋友喜爱过的六个超级英雄
马尔契什-基巴尔契什:中译“小帽子娃娃”,苏联作家阿尔卡季·盖达尔笔下十二岁的社会主义小英雄,在狠毒的资产阶级面前守口如瓶,放声大笑,视死如归,最终牺牲。最早出现于1933年的《军事秘密、马尔契什-基巴尔契什和坚定言辞的故事》,两年后收入小说《军事秘密》。
装备:布琼尼帽,军刀,红旗,配武装带的衬衣,光脚丫子。
超能力:勇敢,保守“军事秘密”的能力。
成就:马尔契什-基巴尔契什帮助红军与资产阶级战斗,由于小叛徒出卖而被捕,遭到酷刑折磨,但至死没有说出“军事秘密”。
敌人:资产阶级反动派,为了一罐蜂蜜和一篮子饼干背叛革命同志的坏小孩马尔契什-普洛希什。
座右铭:“我们只要撑过夜晚,再坚持一个白天。”遗产:《马尔契什-基巴尔契什的故事》被改编成动画片和真人扮演的故事片。1972年,莫斯科少年先锋队宫外为马尔契什-基巴尔契什树立了雕像。
(详见4版)
2016年,畅销书市场往那个风向吹?
从2016年一季度的大众畅销书榜单结构来看,少儿类图书的热度依旧最高。大众畅销书TOP100中,少儿类图书占据47个品种;其次是虚构类图书,占据30个上榜席位;非虚构类图书仅占23席。结合前几年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虚构类图书的市场热度在提升,而少儿类的上榜席位有小幅收缩的表现,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成人阅读热度回升以及文学阅读主题不断丰富的现象。每年年初,虚构类市场会有一个典型的“中小学寒假”效应。经典名著类图书的集体返榜,已成为寒暑假期间大众畅销书榜单的一大特点。与虚构类榜单在整体大众畅销书榜单上的热度提升相比,非虚构类的表现在2016年初以来依旧稳健而扎实。
(详见6版)
内藤湖南何以提出“唐宋变革论”?
内藤对于包括自强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以及民初政治走向的观察,为相关的史学叙事提供了现实感极强的问题意识和研究视野。从1890年代中期开始,伴随着变法与改制思潮在中国的广泛兴起,他便曾多次游历台湾、大陆进行考察,广泛地接触包括梁启超、严复、文廷式、刘学询等中国政学精英,持久地思索中国改革的前景问题。与那些简单地将西欧式改革视为“万灵丹”的日本评论家不同的是,内藤坚决摒弃无视中国文化根基的论调,认为只有在深入挖掘中国文化的“潜势力”下,才能够真正理解中国,也才得以预判中国的未来走向。正如傅佛果在书中所指出的,内藤关于“唐宋变革论”和中国历史的梳理,自然包含着浓厚的知识兴趣,但更重要的是,这为他提供了观察中国现代转型的绝佳视角,也最终决定了他的观察不是琐碎的、一时的,而是全局性的、影响深远的探索。
(详见9版)
《儒林外史》与科举制度
吴敬梓的出身和教养都决定了他不会否定科举制度。他生于累代科甲的阀阅人家,不到二十岁就中了秀才,参加过几此乡试,未能中举;到三十六岁那年(乾隆元年丙辰,1736)安徽巡抚推荐他应博学鸿辞科,他参加过省考,但因病未能正式入京应试,对此他是很有些遗憾的,到临去世的前一年即乾隆十八年(1753),他在《金陵景物图诗》之末,还郑重地自署“乾隆丙辰荐举博学鸿辞……吴敬梓撰”,可见他始终念念不忘,以此为荣。吴敬梓没有也不可能否定科举制度,他只是痛恨在这个制度实行的过程中,有若干读书人忘记和违背了传统的道德,走上了邪路。惺园退士在《儒林外史》的序言中说,此书“善善恶恶,不背圣训”,“足以兴起观感,未始非世道人心之一助”。这话虽然听上去似乎比较陈腐,其实合于原著的实际。
(详见1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