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6年05月11日 星期三

    访谈

    贺耀敏:中国的发展呼唤中国经济学的繁荣

    本报记者 王洪波 《 中华读书报 》( 2016年05月11日   08 版)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是国内经济学图书的出版重镇,也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图书的出版重镇。该社这一图书板块传统悠久,积累深厚,近年来出版力度进一步加强,推出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比较研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十五讲》等受到好评的力作。在此,我们以综述、书评等形式呈现该社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出版领域的探索,并采访了该社原总编辑、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助理贺耀敏教授。——编者

     

        读书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是国内经济学图书出版的一大重镇,在这一板块的出版中强调坚持“世情为鉴、国情为据,马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出版原则,请问这是怎样考虑的?

     

        贺耀敏:改革开放几十年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在经济理论和经济管理类出版物的出版方面已经形成了鲜明的出版优势和特色。在这个过程中,大家感到“世情为鉴、国情为据,马学为体、西学为用”比较能够反映人大出版社的出版原则,因而比较愿意使用这样的概括。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急剧变化,对于中国的改革与发展影响巨大,认识世界是我们思考自己政策决策的主要借鉴;但是办好中国的事情,还主要依靠我们对于中国国情基本把握和判断,这是一切政策决策的根本出发点;中国的发展证明,只有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才是我们的根本指导思想,什么时候背离和偏差了,什么时候就出问题;与此同时学习和借鉴国外的优秀成果,丰富我们的理论和实践,这是我们在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应该始终坚持的态度。打开国门,承认不足,立足国情,奋起直追,这就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真实写照。人大出版社在出版有关我国学者编写的介绍西方经济学的教材时,十分注意强调不能全盘照抄照搬,一定要有分析批判。例如,著名经济学家高鸿业教授主编的《西方经济学》,就是贯彻这种编写原则的代表作。这部经典的教材不是简单地仅仅介绍西方经济学理论,而是增加了精当、简要的评论,以“洋为中用”为目的。该教材发行量超过千万,深受广大师生的欢迎,已成为我国高校经济学专业的经典教材。

     

        读书报: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图书的出版方面,贵社多年来独领风骚,请问你们如何理解做好这一板块图书出版工作的意义?

     

        贺耀敏:理论来源于实践又指导着实践,理论的发展最真实地记录着时代的发展。我们做好经济理论出版物的出版,最主要的就是做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成果的出版工作。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科学的理论,是中国建设与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多年来,我国许多著名经济学家都把他们重要的理论研究著作交由人大出版社来出版,例如,2010年人大出版社出版了著名经济学家吴易风教授主编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比较研究》,这部著作共三大卷,250多万字,是国内几十位专家共同的心血之作,也是国内这一领域研究的最新成果。该著作先后荣获了第三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和第四届“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出版工程。2015年人大出版社又出版了著名经济学家顾海良教授主编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全书共四卷,全景式地研究和论述了一百年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的历程,对于我们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时代意义。

     

        读书报: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学好用好和发展好政治经济学作出重要论述,你们如何理解习近平总书记这些重要讲话的精神内涵?

     

        贺耀敏:中国的发展需要和呼唤中国经济学的繁荣发展。从习近平总书记对政治经济学的重要论述中可以感到,面对我国正在进行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面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经济学承担着重要的历史使命。这不仅要求中国经济学家们从大量中国经济发展的新鲜案例和研究素材中总结和提炼中国经济学理论,丰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而且还要将中国经验以崭新的话语传播到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实际上关注和研究中国经济问题也成为越来越多世界各国经济学家的自觉选择。人大出版社近10多年来相继策划和出版了“中国经济问题丛书”“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丛书”以及《改革开放口述史》等一大批优秀图书,真实反映和记录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的历史轨迹,将思想性、史料性、可读性结合在一起。我们的目的就是为了鼓励经济学者的创新和探索精神,推动中国经济学的进步与繁荣,创建一个适宜新思想生长的园地,为探索者提供一个发表高水平研究成果的场所,培育一批具有理性与探索精神的中国学术先锋。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