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6年05月04日 星期三

    陈忠实的宽厚

    陈歆耕 《 中华读书报 》( 2016年05月04日   03 版)

        4月29日清晨,刚刚在微信圈转发了陈忠实先生仙逝的消息,就接到陕西师大文学院朱鸿教授的来电,他说,他正驱车去医院见忠实最后一面,说着说着,我就止不住语塞泪流。忠实先生让我感佩的不仅仅因为他的如丰碑矗立在当代文坛的扛鼎之作《白鹿原》,更因为他的慈厚善良、胸襟宏阔的人格和品格。

     

        还是在二十多年前,读了陈忠实先生的《白鹿原》。当时手不释卷、备感震撼的阅读感觉始终萦绕在脑际。在我心中,新时期文学有《白鹿原》与无《白鹿原》高度是不一样的。毋庸置疑,《白鹿原》是新时期最好的小说。如果把话说得有点弹性,要排出新时期五部最优秀的长篇小说,《白鹿原》是无可争议的其中一部。美国汉学家葛浩文先生,近两次到上海来,在交流对中国当代文学的看法时,我都非常郑重地向他推荐这部小说。我说,您是国际知名的汉学家,一直在关注中国当代文学,如果连《白鹿原》都未翻译,是会感到遗憾的。因为种种原因,其中一个直接的原因,葛浩文先生本人也年逾古稀,精力不济,大概这部小说仍未能列入他的翻译计划。

     

        关于忠实先生的这部代表作,已经有汗牛充栋的评论文章,无须我再在这里做毫无新意的评论。我想说的是在与忠实先生直接接触过程中的几个细节,正是这几个细节让我看到了忠实先生的为人待人之道。几年之前,忠实先生在上海书展期间,应出版社之邀,来为他的新书《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作演讲和签售活动。我听闻此事后,就到他下榻的宾馆拜访他,同时邀请他到《文学报》的作家创作基地苏州震泽镇去一次。遗憾的是,正值酷暑天气,先生身体有些不适,再加上书展活动时间安排又很紧张,他无法应邀成行。但他同时表示,为了感谢《文学报》和震泽镇的邀请,他回去后要为震泽镇题写两幅字寄来。时隔不长,忠实先生就把特意为震泽题写的两幅四尺整张的笔墨寄到了报社,然后由报社转给了震泽。我想,此类事,说“感动”都显得有些苍白吧。

     

        第二件小事,是我在餐桌上观察到的。也是几年前,去陕西作家协会参加作家冷梦长篇小说《西榴城》的研讨会,会后忠实先生个人邀请几位外地来的作家、评论家去品赏羊肉泡馍。席间,饭店的老板,听说陈忠实先生光临,就几次三番地到包房来。该老板滔滔不绝,先是用尽夸赞词语说忠实先生名气如何大,让该店蓬荜生辉等等。过了几分钟,老板又来了,这回又是口若悬河,介绍这家店历史如何悠久,羊肉泡馍做得如何好,来过多少高官名人。一说又是很长时间。陈忠实先生听着,并不打断他的话,只是偶尔点点头。其他人心里就有些烦,座上有位评论家朋友说,要不是忠实先生在场,他要拉下脸来把老板赶走。没有想到,过了一刻钟,老板让员工把一张大桌子搬进餐厅,然后把宣纸笔墨拿来,显然是要忠实为该店题字。原来老板前面说了那么多废话,做了那么多铺垫,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这个。忠实先生没有生气或婉拒,而是神色平静地走到写字台前,挥毫写了一幅长条。当然也没有提出所谓润格费之类。饭后结帐,老板饭钱一分不少,照收不误。有人看不过,愤愤地骂老板是只知索取而不懂礼仪的市侩小人。可忠实先生却完全以平常心待之。从这里,我看到了,忠实先生看透世情后的宽厚和大度。

     

        我与忠实先生接触不多,但凡有接触,总有一些显示他人格品格的细节镌刻在脑屏幕上,不会随着时间的磨洗而消失。在新时期的作家中,有才气有名气的不少,但人品文品俱佳让人由衷敬仰者不多。乍看,忠实先生的面容如陕北老农,但如细看,那如版画般刀刻斧削、如山谷河流般沟壑纵横的褶皱中,深藏着的正是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淀和涵养。

     

        忠实先生在不到五十岁时,下决心要写一部死后可以用来垫枕头的大书。现在他头枕《白鹿原》魂归“原下”,应该笑慰于九泉了吧?让我们重读《白鹿原》为他送行。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