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6年04月27日 星期三

    温家宝读书箴言

    《 中华读书报 》( 2016年04月27日   07 版)

        我出身教师世家,从小喜欢读书,尤其喜欢阅读历史和文学作品。1954年9月,我考进南开中学,走进了一个学习知识的新天地。在南开中学时,我如饥似渴地读书,获得了很多知识,认识了学校以外广阔的世界。

     

        从中外历史和文学作品的宏篇巨著中,我看到了人类历史的辉煌和未来的光明,也看到历史和现实中丑恶的一面。我常含着热泪阅读这些不朽的作品。书中记载着历史的厚重和启示,人类的进步和前途,个人的奋斗和命运。每读这些篇章,我的心情总是跌宕起伏,掩卷久久沉思。我经常以历史上的英杰名人为榜样,把他们作为指引我前进的明灯和克服困难的力量。在阅读中,我时常联系社会、思索人生,想着社会发展的道路,想着自己将来应该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我爱读描写哥白尼、伽利略和布鲁诺的著作,非常崇敬他们坚持真理的作为,懂得了一个科学工作者应该以献身的精神和追求真理的热情去从事科学研究。我也读魏格纳的书。他一生曾四次深入酷寒的格陵兰探险,在他50岁生日那天,不幸冻死在暴风雪中。虽然他提出的大陆漂移学说,在当时曾受到严厉的抨击,但终于在地质构造学上引起了一场革命。

     

        我十分仰慕我国古今杰出的地理学家、地质学家,常饶有兴趣地读徐霞客、李四光、丁文江、章鸿钊、杨钟健、谢家荣等人的各类著作,了解他们的经历、生活情操、思想境界、学术造诣、治学精神和工作作风。他们中的许多人既是科学家,也是文学家、社会活动家。他们的事迹告诉我,如何努力才能成为一个以考察研究为己任的地质工作者。我深深地认识到:地球太大,宇宙太大,自然是千变万化的,它处在变动之中。这是一个真理。地质学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必须以严谨求实的态度对待它,这就是科学精神。一个科学工作者只承认规律和真理,而不屈服于任何权威。在学校期间,我遇到问题总要问“为什么?”这也就养成了在日后工作中不迷信、不盲从的信念。

     

        在学校学习期间,我阅读了大量政治、历史和哲学书籍,读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的著作,也读林肯、华盛顿、丘吉尔、甘地的书;读孔孟老庄、商鞅、王安石、范仲淹的论述,也读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康德、歌德、亚当·斯密的名著。我特别爱读名人传记。《马克思传》、《恩格斯传》我爱不释手。马克思“为世界工作”的名言一直激励着我。这些著作震撼了我的心灵,锻造了我的意志,照亮了我生活的道路。我不仅读书而且记笔记。我经常把名人格言抄在笔记本上,常看常思,常看常新,激励自己,下决心要用自己学到的知识服务于国家和人民。

     

        1968年春节后,我远赴甘肃工作时,随身带的四件行李中,有两件是装满书籍的小木箱。1969年至1974年,我在祁连山的崇山峻岭中从事野外工作期间,这些书籍伴我度过了寂寞的时光,给我许多精神的抚慰。在地质队,我给自己定了一个学习计划,每个冬季自学一门学科,包括物理、化学、历史、文学、外语。为此,我买了许多书,其中有《中国通史》、《史记》、《汉书》、《资治通鉴》、《刘禹锡诗文选注》、《王安石诗文选注》等。每到祁连山或北山出野外,我都要带上几本,有专业书,也有文史哲类的书,甚至带着英语课本。那时,每到晚上,劳累一天的同事们有的下棋、打扑克,有的聊天、写信。夜晚是我读书和思考的最好时光。我想,只有把别人玩耍的时间都用于工作和学习,才能弥补我资质的不足,才能不空耗生命,才能在有限的生命中为人民做更多有益的事情。

     

        ——摘选自《温家宝地质笔记》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