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6年04月06日 星期三

    用“免费阅读”撩拨“阅读兴趣”

    《 中华读书报 》( 2016年04月06日   08 版)

        近日,记者在西华师范大学图书馆看到,馆外巨大的显示屏上打出《关于向市民进一步免费开放阅读的通告》:为了让市民们入馆阅读更为方便、快捷,从即日起,市民们只需凭本人身份证进行登记后,便可入馆阅读,不再向市民办理阅读证。(3月29日《南充晚报》)

     

        四川南充的这家师范大学图书馆向市民的免费开放,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开放日里,到这里免费读书的市民蜂拥而至。在大学校园里免费读书,有不少好处。一方面,这是对资源的再次利用。大学校园有很多书籍,在保障学生阅读的同时,让市民也能阅读喜好的书籍,是对书籍的充分利用。一方面,这是对文化的有效传播。市民到校园读书,感受的是浓厚的文化氛围,这种氛围是在家庭里感受不到的。

     

        在南充,放开校园图书馆的还有很多学校。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用“免费阅读”的形式唤醒人们的阅读欲望和阅读兴趣,开启人生精彩的文化旅程,让温馨的文化氛围传播到社会的每一个神经里。

     

        大家都知道一种现象,随着生活的多元化,随着娱乐的多元化,书籍的清香距离我们越来越遥远了。在灯红酒绿里,在红尘滚滚里,在肉山酒海里,昔日的书香已经慢慢被红尘的烟雨所淹没。于是,我们在蓦然回首中发现,我们对书籍的热爱变得淡薄了。这是一种社会的忧虑,这种忧虑的蔓延,又导致了我们对文化流逝的担心。

     

        这种担心不是多余的。虽然,在进入一个浅阅读时代之后,我们生活中还是有阅读的,只不过是这种浅阅读带来的危害是无穷的。我们被标题党吸引着,我们习惯了为眼球而点击。我们被美图片牵引着,我们习惯了读图时代。在这种浅阅读中,我们丢失的是对文字厚重的依恋。

     

        想想少年时的我们,在那个贫穷的年代里,我们对于书籍的热爱到了痴迷的地步。在一个村庄里,谁家要是有一本书,就会传遍村子里所有家庭。读书破万卷就是那个时代的真实写照,一本书真的会被翻阅到破烂不堪,而即使是破烂不堪了依然是手心里的宝。这也难怪,那个时代,可以供我们娱乐的项目太少了。

     

        虽然时代不同了,但是阅读的好处却会是永远的,也不是其他项目可以取代的。在这个时代,我们更应该思考该如何撩拨人们的阅读欲望?这个时候,学校放开图书馆,让市民免费阅读就是最为合适的事情了。回归阅读时代需要有更多的担当,除了学校开放的“免费阅读”之外,我们需要让“免费阅读”延伸到社会的各个角落。新华书店能否设置“免费阅读区”?公益图书馆能否进驻到社区里?政府是否需要建设更多完全免费的阅读广场?

     

        让阅读回归,是文化厚重的需要。这就需要开启“免费阅读”新时代,而开启这个时代则需要更多的担当。在阅读渐冷的时代里,我们不妨用“免费阅读”撩拨一下尘封的阅读兴趣。

     

        江苏省徐州市 郭元鹏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