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6年03月30日 星期三

    树想衣裳山想容

    肖克凡 《 中华读书报 》( 2016年03月30日   03 版)

        师宗县名源于人名,唐朝初年聚居部落首领名叫师宗,演化成为地名。3500年前这里便有人居住,设州县700年了。悠久的历史,多元的文化,汉彝壮苗多民族的融合,形成师宗独特的风情。这里为咸丰帝师何桂珍、岳阳楼楹联作者窦垿故里,师宗因此赢得“帝师故里、楹联之乡”之美誉。

        师宗境内有山,名叫菌子山。举凡风光奇特的地方,往往不以名号赢人。你听——菌子山,多么质朴的山名。我望文生义想象着漫山遍野的菌子,有红的,有黄的,有白的,有紫的,取之不尽,采之不竭。

        初春拜访菌子山,从黑松林起步,并未见到菌子丛生。登山途中多有树木,一株株沿山坡生长,以栎树居多。有的树态度严肃,一株株笔直而立,作玉树临风之状;有的树生性散漫,一株株斜倚侧靠,作闲云野鹤之态;满山栎树形态万千,彼此相处融洽,不论顸细年轮,都径自生长着。树,可能是世界上最不勾心斗角的植物。

        初春还寒,菌子山未受雨水滋润,略显干躁。绿色生机潜伏地表下,暗暗积蓄勃发的力量。放眼菌子山,一派褐色包裹,使人想起画家速描使用的赭石。

        人们喜欢绿色,她象征着勃勃生机。然而,初春时节的菌子山,一派深褐色里透露出深沉的气质。这是大山的沉稳与持重。横断山区有民谚:“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我们沿山行走,并没有感到气候骤变,身心仍在初春天气里。

        我停步与栎树合影,权作留念。一瞬间我发现,菌子山的树木竟然穿着“衣裳”。一株株树木被一层层苔藓包裹,从树身到树叉,几乎毫无裸露,令人想起褐色法兰绒。身穿苔藓外衣的栎树们,形态各异,尽显毛绒绒的憨态,如今这种憨态叫“萌”。一时间,我觉得漫山遍野充满童趣——菌子山令我忘却年龄,有返老还童的感觉。

        树的衣裳——这是初春季节的褐色法兰绒。一俟夏季雨水降临,空气湿润,苔藓吸足水分,褪去褐色外衣,苍绿初显。那时放眼菌子山,满山遍野身穿苍绿衣裳的栎树们,好像一群英俊威武的少年。

        难怪我在旅游手册里看到菌子山的学名:英武山。我想象着这座英俊威武之山:冬春有着深褐色的稳重,夏秋有着苍绿色的鲜活。在深褐与苍绿之间,菌子山厚积薄发。这是大自然赋予师宗山水的性格。不论叫菌子山还是英武山,这都是一座蓄满力量的大山。

        沿着石板路逶迤前行,山间两侧有树为伴。树枝伸手牵住你,这是菌子山对你的邀请,树干横身拦住你,这是菌子山对你的挽留。我记得李白有诗“云想衣裳花想容”,壮胆改为“树想衣裳山想容”。

        菌子山的树,每株都穿着衣裳,几近正装。菌子山的岩石呢?反而肌体裸露于世,不遮不掩,满山的石头凸现身躯,尽情展示着亿万年前的体态——考验着人们的想象力。

        亿万年前,这里是大海。这里的岩石均被海浪雕凿。大海退去亿万年,人间留存菌子山。此时,犹闻海涛拍岸,海风佛面。

        一块青色岩石矗立山坡上,遍布皱褶形似头颅,侧望苍茫云天,其形宛若老者沉思。另一块岩石伏在山坡下,深黄色的苔藓头顶丛生,犹如猛虎下山。

        一片山岗,浩浩荡荡遍布岩石,岩石凸露于山坡,形成广阔岩石阵地,山间掠过清风,好像吹起号角,疑似山间埋伏雄兵百万。大山,轻而易举就拟人化了。

        一座城池,巍巍然屹立山谷间,取名“荒城古墟”,疑是人工建造,实则出自神奇造物,大自然的伟力令人臣服。

        鹰巢,古城垣,荒谷,野猪林……历经远古大海洗礼,再由人间烟火熏染,菌子山的石头充分表达着自身来历。有的像铁砧,有的像铜鼓,有的像棋盘,有的像釜钵……

        一尊体形修拔的岩石,不声不响站在高处,引起我的观望。有人说像树冠,有人说华盖,有人说像灯塔。我听到一个声音说:“这像蓑笠翁的背影……”

        蓑笠翁的背影?我被这个重大发现感动了。人,这是菌子山最大的风景。如此风景,令人心旷神怡,忘了山路辛苦。

        沿着山间石板路行走,曲折蜿蜒。石板路面上刻有各种图案,隔三差五,驻足欣赏。石刻图案以动物居多,动物以牛为主,形体神态极其传神。人物图案多为狩猎题材,或射箭或投石或跑跳或攀援,无不诉说着远古祖先的生活。一路走下来,仿佛从历史深处返回现实世界。回想石板路的石刻内容,多为对祖先感恩与对大自然敬畏。

        感恩与敬畏。这是菌子山留给我的深刻印象。既然叫菌子山,我还是想品尝它的菌子。因此,我会再来。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