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6年03月09日 星期三

    两会声音

    政协常委朱永新:借鉴总分馆体系“苏州模式” 加快社区图书馆建设

    本报记者方文国 《 中华读书报 》( 2016年03月09日   01 版)

        本报讯(记者方文国)长久以来,全社会对知识的旺盛需求与公共图书馆接待能力之间存在着巨大的矛盾,尤其是社区缺乏图书馆,居民无法就近借阅的矛盾更为突出。为此,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副主席,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秘书长、常务委员会委员朱永新提交了一份《关于推广苏州图书馆总分馆建设经验,加快社区图书馆建设的提案》,建议文化部和国家新闻传播广电总局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苏州图书馆的主分馆制度。

     

        据朱永新委员介绍,2005年10月,苏州图书馆与苏州市沧浪区政府共同建立了第一个直接委托管理的分馆——沧浪少儿分馆,实行全新的办馆模式:即由沧浪区政府出资购买图书馆服务。分馆由苏州图书馆统一管理,统一服务,总馆与分馆资源共享,通借通还,沧浪区政府支付一定的人员和购书经费,并承担分馆的物业费用。“政府出资购买公共图书馆服务”的主分馆模式受到了群众的热烈欢迎和广泛好评,被业界称为总分馆体系的“苏州模式”。

     

        朱永新委员表示,苏州市公共图书馆总分馆体系有两大好处:首先,主分馆建设有效地分流了总馆的读者,减轻了总馆的压力,解决了“读者需求与图书馆服务能力”之间的矛盾。2015年苏州图书馆全年接待读者1014.6万人次,外借图书421万册次,其中分馆接待读者516.64万人次,外借图书230.67万册次,均超过总接待人次和总借阅册次的一半以上,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服务效能得到明显提升。其次,主分馆制度创新服务手段,资源共享,方便读者。2014年苏州图书馆在全国创新推出了“网上借阅,社区投递”项目,截至2015年底已建成77个服务点,其中19个24小时自助服务点,56个分馆服务点,2个社会合作服务点。读者随时可以网上查询借阅状态,还书时也可就近还到社区分馆或者投递点。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